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

更新时间:2023-05-08 21:07

柏拉图(英语:Plato ,古希腊语:Πλάτων,罗马化:Plátōn),原名阿里斯托勒斯(英语:Aristocles)。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此三贤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的奠基人。柏拉图以“理念论”知名,他的哲学核心观点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先于存在。在政治方面,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在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分工论的学说,并提出公有制思想。 在教育方面,柏拉图不仅是西方首个提出完整学前教育体系的学者,其建立的柏拉图学园也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完整架构的的高等学府之一。柏拉图著作等身,其代表性著作为《理想国》(《理想国》)《法律篇》《斐多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等。

据推测,公元前427年(另一说前428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420年,柏拉图进狄奥尼索斯学校学习。公元前407年,柏拉图拜师苏格拉底。公元前404年,柏拉图一度想从政,但后来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失望。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处死后,柏拉图于公元前398年离开雅典开启游学之旅。公元前392年,柏拉图开始撰写《申辩篇》等著作。公元前390年,柏拉图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拜访锡拉库萨狄奥尼索斯一世,与狄奥尼索斯一世的女婿狄翁成为至交。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开启讲学生涯并建立柏拉图学园,此间撰写《国家篇》(《理想国》)等著作。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前往叙拉古。期间,亚里士多德去往雅典求学。公元前366年,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失势出逃,柏拉图怅然而归。公元前363年,柏拉图三度前往叙拉古,先被扣留后被驱逐。公元前357年,柏拉图不再参与政治活动,开始潜心著述,期间其代表作《法律篇》诞生。公元前347年春,柏拉图逝世。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文化具有奠基作用,其影响力持续到近现代。从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艺术,很多流派都曾受过他的影响,诸多大家或师从于他,或从他那里得到启发,或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由他产生的柏拉图主义一度是古希腊时期的显学。在中世纪早期,柏拉图思想深刻影响着神学巨匠奥古斯丁等人代表的教父哲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来源。在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成为科学界和艺术界进步的思想基础。在近代哲学界,柏拉图思想推动了哲学研究转向、促进了辩证逻辑的建立,伊曼努尔·康德、黑格尔、阿图尔·叔本华等哲学家的思想都与柏拉图有着紧密联系,各有借鉴或碰撞。在近现代数学界,柏拉图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学柏拉图主义一度在数学界处于统治地位。

人物生平

少年成长

据推测,公元前427年(另一说前428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柏拉图的父母皆出身名门望族。其父为阿里斯通,据传其父系家族可追溯至古老的雅典帝系。其母为佩丽克蒂奥尼,其祖上曾与雅典历史上的著名大行政官梭伦共事且有血缘关系。但阿里斯通在柏拉图年幼时早逝,佩丽克蒂奥尼改嫁阿里斯通的家族同辈皮里兰佩斯,柏拉图随之一起生活。柏拉图在这样一个几代人都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且多次产生巨大影响的家族里长大,无疑给他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也给了他深刻观察政治生活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观和政治观。公元前423年,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4岁的柏拉图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

公元前420年,7岁的柏拉图进狄奥尼索斯学校,期间曾拜读荷马等人的诗作。此后,柏拉图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又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此时的柏拉图求知欲极其旺盛,他不满足于只习得学校的知识,为此他常常走出学校来到校外讲坛或街头巷尾聆听各种学说,这促成了他与苏格拉底的相遇。公元前407年,20岁的柏拉图拜师苏格拉底。学习期间,柏拉图曾尝试进行戏剧创作,但其作品未获苏格拉底肯定,可是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天赋得到苏格拉底认可,柏拉图也对苏格拉底的学说推崇备至。由此两人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交往甚密。

据传,公元前409-403年之间,柏拉图曾作为骑兵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三次战斗并获有军功。

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占领雅典时扶植了一个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该政府被称作三十主。三十僭主由柏拉图的两个亲戚领导,在家族庇佑下,柏拉图一度想从政的想法得以轻松实现。起初,柏拉图认为新的政权会比旧的政权公平公正,因此柏拉图初进政坛时多有观察,但他发现新政权多有恶行甚至暴行,已经侵害到雅典市民,这导致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十分失望。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迫害。28岁的柏拉图出席其师苏格拉底的受审现场。后因患病,柏拉图未出现在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现场。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感到危险,他和一些苏格老底的朋友去往麦加拉城,投靠欧几里得。学界认为,柏拉图最早是立志成为社会和立法的改造家,而苏格拉底之死彻底改变了柏拉图的志向。从这时起,柏拉图的志向转为学术研究。

青年游学

公元前398年,等苏格拉底案件风头过后,29岁的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逃离雅典,借此开启为期12年的游学,足迹遍及西西里、意大利埃及。据传,柏拉图非常厌恶意大利等地富人的奢靡生活。

公元前392年,35岁的柏拉图开始著书立说,并形成对话式的文风。学界评价,这一时期的柏拉图思想水平,还未企及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公元前390年,柏拉图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掌握的政权。

公元前388年,柏拉图名声愈隆,他的学说吸引了一位年轻的权臣——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的女婿狄翁,两人成为忘年交。在狄翁的引荐下,柏拉图拜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但此时的柏拉图充满书生意气,而狄奥尼索斯一世是一位强权暴君。会谈中,柏拉图的观点激怒了狄奥尼索斯一世,柏拉图一度面临被处死的境地。在狄翁等人的斡旋下,柏拉图得以保命,但依然受到侮辱性的处罚——卖做奴隶。后在一位名叫安尼赛里斯的旅客出手相助,他为柏拉图赎身之后将其送回雅典

中年讲学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Academy学园,开创柏拉图学派,开启其长达二十年著述、讲学生涯。据传,学园所在地曾是希腊传奇英雄Academus住所所在,因此得名Academy。柏拉图于学园门外明示张贴一语:“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被后世尊为西方大学鼻祖的“柏拉图学园”诞生,Academy一词也作为西方学术研究、教学机构的专有名词沿用至今。

公元前385年,苏格拉底案的平反:立苏格拉底雕像

公元前384年,柏拉图43岁,亚里士多德生,德谟斯提尼生。

公元前376年,高尔吉亚死。

公元前371年,底比斯军在伊巴密浓达指挥下,大败斯巴达

公元前370年,德谟克利特逝世。据传,由于柏拉图的学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之间存在冲突,柏拉图曾想购买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并付之一炬。

晚年著述

公元前367年,60岁的柏拉图受到狄翁的邀请再赴叙古拉。这件事的背景是,狄奥尼索斯一世已逝,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摄政。迦太基人的崛起和扩张一直威胁着叙古拉,而此时的狄奥尼索斯二世年仅三十岁,未曾接受良好教育且性格懦弱。狄翁认为,很有必要邀请柏拉图这样的高人来帮助狄奥尼索斯二世成长。柏拉图也想趁此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事与愿违,彼时狄奥尼索斯二世心中最关注的是令他颇为忌惮的摄政者狄翁。狄奥尼索斯二世与柏拉图短暂相处后便把重心放在夺权上,一番政治斗争后,狄翁失势逃离,柏拉图怅然而归。

公元前361年,柏拉图三赴叙拉古。他试图通过自身影响力缓和狄奥尼索斯二世与狄翁的关系,但未能如愿。此间柏拉图未受礼遇,其先被扣留后被驱逐。

公元前357年,70岁的柏拉图,不再参与政治活动及杂务,全力潜心著述。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公元前347年春季,柏拉图去世。公元前348年晚年最后的著作是:伊璧诺米篇续篇,刚开篇即去世。柏拉图去世后,遵其遗嘱,柏拉图学园的房产没有出售、转让,并且坚持继续办学。公元前344-343年,狄奥尼索斯二世最后被推翻,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教师。直到公元529年柏拉图学园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该学院延续办学900多年,成为西方教育史的奇观。

主要思想

思想来源

柏拉图的哲学,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另一方面吸收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的的学说。此外,他也汲取了赫拉克利特学说中的部分内容。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柏拉图吸收了关于数的学说。具体来讲,就是将数当作万物的始基、原型,而万物是数的摹本。另外,柏拉图也从毕达哥拉斯那里获得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的神秘主义思想。

柏拉图从苏格拉底处直接继承的,是寻求普遍性定义的学说。柏拉图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理念论。柏拉图也沿用了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时使用的辩证法和逻辑方法。另外,苏格拉底提倡理性,把理性看作灵魂的神圣部分,认为理性是灵魂的本质。柏拉图发扬了这种理性观并建立了理念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理性神和目的论也有所发展。

埃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学说也被柏拉图吸收,即主张“存在”是惟一真实的,是不动的,存在和非存在绝对对立。同时,柏拉图吸取了巴门尼德“知识不能来自感觉而只能来自理性”的观点。

赫柏拉图曾跟随赫拉克利特的信徒克拉底鲁学习。关于赫拉克里特的学说,柏拉图主要是汲取了“感觉世界永恒变动”的思想。

柏拉图的理念论

《美诺篇》中的回忆说

《美诺篇》是柏拉图中期对话最早的一篇,主要探讨“美德是否可教”,其中提出“理念论”思想,论述了寻求美德和知识的定义就是寻求理念,理念就是从“普遍性定义”而来;学习知识就是回忆灵魂先天固有的理念。柏拉图提出的这一观点意在表明,理念有探求先验的确定知识的动因。

《斐多篇》中的分有论和摹仿说

《斐多篇》是柏拉图的中期著作,标志着他的理念论已开始趋于成熟。书中内容以苏格拉底雅典狱中的最后一次谈话展开。柏拉图借此对话提出,具体事物是因为“分有”了某理念,才成为有某种本性或特性的事物,如美的事物、善的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美自身、善自身。柏拉图进一步从理念论论述世界万物存在和生灭的原因,他的论述鲜明地表现了一种目的论思想。基于自己的目的论,柏拉图认为万物在变化生灭中摹仿理念为目的,最高的目的就是最高理念“善”。此外,柏拉图强调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总是想要达到它,但是却无法达到。

《理想国》中系统的理念论

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表明柏拉图的前期理念论已经成熟,已开始成为一种体系化的哲学理论。书中,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以“正义”理念为哲学与政治伦理基础的理想城邦国家。他的理想国设想反映出,理念论哲学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回忆说,而是阐述了最高理念“善”及其对世界的统摄作用,剖示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基本结构,并详细地研究了求获知识时应有的认知结构和认识阶段。前述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太阳喻”阐释“善”的统摄地位

柏拉图把“善”看做理念世界中统摄一切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最高原因。“善”是全部理念得以成立并有益、有用的最高原因,也是决定现象世界的最高原因。“善”不仅是伦理意义的最高范畴,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也是最高范畴。

柏拉图确立“善”的最高地位后,还把理念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

为了解释“善”究竟是什么,柏拉图在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提出了“太阳喻”。太阳喻如此说明:有了阳光,视觉才能发挥作用看到对象;同时,太阳又是视觉对象生长的原因。“善”就像理念世界中的太阳,它不仅使灵魂获得理智的认知能力,使知识对象即理念得到可执行,而且是使理念产生和成为真实存在的原因,它的地位和能力高于其它所有理念。

以“线段喻”划分世界及认识

为了解释说明可知的“理念世界”和可见的“现象世界”,柏拉图提出了“线段喻”,上图是他所画线段。AB代表理念世界,BC代表现象世界。可知的理念世界有两个级别:DB是数理对象的理念,AD是更高层次的哲理理念。可见的现象世界也有两个级别:EC是最低级的影像,BE是现象世界中的实物。

柏拉图的这个线段比喻,旨在说明理念世界线段长于可见的现象世界线段,比喻前者的真实性高于后者。需要注意的是,线段里的数理对象并非只是数学对象,其包括算数、几何、天文学等,相当于当时全部的自然科学。

相对应全部世界的四个级别,柏拉图将人的认识(灵魂状态)也划为四个级别。对于现象世界的认识都是尚无确实性的“意见”,它包括两个级别:对“影像”的认识是“想象”,对“实物”的认识是“信念”。对理念世界的认识才是确实性的知识,它也包括两个级别:对数理对象的理念的认识是“理智”,对这里理念的认识是“理性”。

以“洞穴喻”揭示理念知识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人有两种状态:通过教育获得了实在的理念知识,没受过教育而沉沦在阴暗的可见现象世界。这两种状态有着本质的区别,为解释说明这个区别,他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有些囚徒从小就被缚于深洞中,他们活动受限只能看向洞穴后壁,他们背后燃起火发出光,在火光和他们之间有一道幕屏般的矮墙。当囚徒看到火光投射在洞壁上的傀儡阴影,他们就会把这些阴影当成实物。如果一个囚徒挣开梏,回头看到了火光,他会感到闪耀夺目,而且分不清实物和影子哪个更真实。如果这个挣开桎梏的囚徒走出洞穴之外见到阳光,更会觉得闪耀无比,看不清实物。他只能从阴影、倒影、星空慢慢适应到阳光下的实物,最后他才能看到太阳本身并认识到太阳主宰万物、是万物之因的地位。

柏拉图继续解释道,即使这位出洞的囚徒曾在洞穴中获得尊荣,他也不愿回到黑乎乎的洞穴。如果他要解救困于洞中的其他囚徒,恐怕那些已经安于习惯的囚徒反倒会杀害这位出洞的先知。

《巴门尼德篇》中对理念论的修正

《巴门尼德篇》是柏拉图一篇重要的后期对话,标志他的理念论思想有了转折。对话以老巴门尼德批评少年苏格拉底的形式展开。对话中指出早期理念论的问题为:孤立、静止、绝对、割裂的理念与具体事物分离,造成了理念之间的割裂与分离。这就导致三个问题:难以用理念说明现象世界中事物的普遍本性,也难以建立完整且有说服力的理念系统;具体事物分有理念会陷入自相矛盾;如果理念是独立于事物的分离的存在,那就不只是世界的二重化,会导致无穷的“实在世界的叠加”。

自我批评之后,柏拉图借对话中老巴门德尼的引导,以理念内在说对前期理念论进行修正,并探究一些最抽象的哲学范畴之间的关系,趋向于不再孤立、静止、割裂地论述理念,开始确认哲学理念之间的动态逻辑联系网络,体现了世界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这也为《智者篇》提出“通种论”做了准备。

《智者篇》中的通种论

“种”,就是指一种最普遍的哲学理念,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范畴。之前在《巴曼尼得斯篇》中,柏拉图曾讨论过十几对相反的范畴,到《智者篇》中只留下了三对最普遍的“种”,即“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通过对这三对范畴的论述,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发展出一种“通种论”:承认一些最普遍的哲学理念是互相结合、沟通与联系的,而不是互相分离、孤立与隔绝的。这种论调,明显带有辩证法意味。最终,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辩证法就是研究所有的“种”(范畴)如何适当地区别与结合这种“逻格斯”。

美学与艺术哲学

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审美思想,并将其作为理念论的组成部分。柏拉图从理念论的高度阐释美学思想,非常重视艺术的教化功能。具体来讲,他是从理念论的推演和理想城邦国家的设计角度阐释美学思想的。

有关爱神“厄罗斯”的讨论

柏拉图的审美思想首先表达了对“爱情”这个永恒艺术主题的探讨。在《会饮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爱神厄洛斯的本性提高到理念论的审美思想高度。

在柏拉图看来,厄洛斯实质上是“认知、情感、欲望、意志”的主体,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真善美是统一的,智慧是最美的,厄罗斯的本性是热爱智慧的,也是美与善的爱好者,厄罗斯以善为目的,统摄智慧、欲望、情感,追求不朽的幸福。厄罗斯在审美过程中追求的对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美的理念。

艺术模仿说

柏拉图非常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甚至认为它关乎城邦体制的存亡。在古希腊,广义的诗泛指全部艺术创作,柏拉图就是使用广义的诗论述自己的学说。

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本性就是摹仿。他认为,现象世界的实物“分有”与“摹仿”理念,理念决定了摹仿它的实物的本质。实际上,这个观点,带有一定的贬义。柏拉图甚至认为,艺术只是摹仿实际事物的影子,是对理念的双重隔层摹仿,艺术的真实性很低,艺术的摹仿并无真知。

艺术的净化作用

虽然柏拉图贬低希腊传统与流行的艺术,但实际上他非常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他认为,好的艺术应具有社会净化作用,所以倾向于改造当时的希腊艺术,赋予艺术净化城邦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所谓的净化,就是道德教化,主要表现为强调艺术教育。他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坏的艺术会污染精神状态。在他构想的理想城邦中,对艺术实行严格监管,禁止艺术作品中出现任何邪恶、的负面因素,同时也要扶植宣扬那些提高道德水准的艺术作品。后期,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还提出了有关艺术的法律规定。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很注重灵魂说的形而上的意义,灵魂说是柏拉图的本体论知识论和社会政治伦理说的重要论证依据。

灵魂与肉身的二元论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二元论。他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相互分离、各自存在的实体。他的这种观点,与“理念和具体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理念具有永恒性”是密切相关且一致的。

柏拉图指出,灵魂先于肉体存在,而且对“理念”早已有所认知。所谓有所认识,就是具有知识。意指灵魂在到达肉身之前就拥有知识,后来受肉身的干扰而暂时忘记原有知识。所以,学习知识就是“回忆”生前就具有的知识。

而肉身的感觉,在回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但柏拉图认为肉身的感觉对象只是可感世界,它所达到的只是意见。不难看出,柏拉图的灵魂说仍是围绕两个世界进行阐述。

灵魂不朽说

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灵魂不朽也是“回忆说”的前提,否则“生前就具有知识”的说法成立不了。柏拉图的灵魂不朽和回忆说处于相互论证的关系。灵魂不朽才能有回忆说,灵魂的回忆也反证了灵魂的不朽。

此外,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又从灵魂运动的角度论述灵魂不朽。具体来讲,柏拉图认为:凡是永恒运动的事物皆为不朽。只有那些被其它事物推动的事物才会停止运动,而那些自身运动的事物只要不放弃自身性质就会永恒运动。那自身运动者为什么具有不朽的性质呢?因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必须源自第一原理,而那些作为第一原理的自身运动者却不可能是产生出来的、也不可能被消灭,否则的话整个宇宙将陷入崩溃。因此,自身运动者一定是不朽的。

而自身运动恰恰是灵魂的本质定义,所以灵魂不朽。

灵魂三分说

柏拉图认为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智、激情、欲望。

三者的关系为:理智负责思考、推理,控制思想活动;欲望本性是贪婪,是非理性的,用来感受饥渴等物欲,欲望与满足、快乐相伴;激情介乎前两者之间,是用来“感受”愤怒的,它是理智的辅助者。当灵魂内部出现分歧,激情愿意站在理智一侧;但如果激情被不良教育玷污,它就会和欲望结盟。柏拉图强调,理智是最高的,它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应该服从、协助理智。而占据灵魂大部分的欲望,必须加以控制,以免欲念过剩毁掉生命。

实际上,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明显体现了他的政治伦理学说,这在他对理想城邦国家的各种制度设计中得到印证。

灵魂马车喻

柏拉图的灵魂三分说,体现了灵魂内的理性与非理性之争,但他没有放弃灵魂的统一性。

对此,他用“灵魂马车”的比喻来解释灵魂三分说:人的灵魂由一位驾驭者、一匹驯服的马、一匹顽劣的马组成。驾驭者是理智,驯服的马是激情,顽劣的马是欲望。当驾驭者看到他所爱之人,整个灵魂会充满情欲,训马知耻而不贸然行动,劣马则不听指挥四蹄狂奔跑向所爱之人。当接近所爱之人,驾驭者极力约束劣马,几番训教后,经历痛苦的劣马终于去除野性服从指挥。这时,爱者的灵魂带着敬畏追随、侍奉他所爱之人,对方也会真诚地对待爱者。

柏拉图提出这个比喻,意在说明灵魂控制身体,理智必须且能够战胜欲望,本质上还是强调“相”高于可见事物、知识高于意见。

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阐述他的理念论时,曾用“洞穴喻”形容人的两种状态:一些人通过教育获得了实在的理念知识而触达了理念世界,一些人没受过教育而沉沦在阴暗的可见现象世界。

而柏拉图的洞穴喻,也涉及到他的“灵魂转向”说。所谓灵魂转向,具体就是:柏拉图认为,一些人局限于可见世界和物欲世界而不自知,他们已经失去了自由。要想让这些人从可见世界走出来,转向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必须借助灵魂的力量。

为了实现这种转向,柏拉图设计了一套教育课程,他认为这套课程可以使灵魂固有的认识能力逐步提升。这套课程依次是算术、几何、天文学、谐音学,最高阶的训练就是“辩证法”。

对辩证法的主张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从《美诺篇》开始,“辩证法”“辩证法家”等词汇频繁出现。一些学者认为,在哲学著作中第一次使用辩证法的哲学家就是柏拉图。学界认为,柏拉图对辩证法的运用和定义都比较清晰,且影响深远。

在柏拉图主张中,辩证法的含义大致有三类: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辩证法属于工具,它是指人们获得真理的整个过程;从方法论角度来讲,辩证法属于方法,为了确保某些知识是可靠无误的,需要使用辩驳、假设、集合等逻辑方法,柏拉图在这些层面做了初步的理论梳理;从本体论角度来说,辩证法是研究“存在”本身的一门科学。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柏拉图融合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的宇宙学说,用自己的理念论提出了宇宙生成论。

柏拉图在他后期对话作品《蒂迈欧篇》中阐述他的宇宙生成论。柏拉图认为,宇宙及万物的生成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个原因就是“努斯”(最高理性和智慧)以及神圣的灵魂。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有了生成宇宙及世界万物的原因后,出现了宇宙的创造者。这个创造者被柏拉图称为“德谟革”,他是融合最高的善和努斯(最高理性和智慧)为一体的理性神。

德谟革创造宇宙时参照了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就是由“善”统摄的理念整体,即“善”所包含的“理念集合”或“理念体系”。这个作为原型的理念整体,它自身内部包含着“存在与非存在、动与静、同与异”等普遍的哲理理念,使它们内在的事物也具有运动变化与生命力,而它们内部的理念之间具有“通种”的辩证关系,使宇宙事物结成有生命的整体。

在柏拉图看来,宇宙创造者德谟革的目的,就是把宇宙及世界万物造成像“原型”一样从“善”无恶、具有运动变化和生命力的摹本,柏拉图曾提及:诸神和星体、飞行的生物、水中生物、陆地生物,这四大类可见生物,都是蕴含生命原则的原型的摹本。

柏拉图的实践哲学

伦理学说

正义是柏拉图伦理学说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正义是柏拉图所主张的各种美德的统摄,是他心中理想城邦国家的立国之本。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理想国》)中致力寻求的就是正义,他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实现的便是正义王国的建立。

柏拉图要实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幸福,要让国家成为一个幸福整体。柏拉图心中理想城邦国家具有明显的道德品性,为此,他提出了“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其中,正义具有特殊的超出伦理道德的意义。

智慧,与知识相联,但这里的知识并非木工、冶炼等具体技能知识,而是城邦治理宏观层面的知识,只有少数城邦领导者才能拥有运用这种知识。

勇敢,是通过法律和教育培养出的理智的英勇,绝非野兽或奴隶的凶猛。这种勇敢,主要体现在军人等护卫者身上。

节制,不仅是对自己个人欲望的节制,也是“大多数下等人的欲望被少数优秀者的欲望和智慧所统治”。也就是说,在关于“谁来统治城邦”的问题上,被统治者和统治者具有一致的信念。

而最重要的正义,是它使上述三种美德在城邦内产生,并使它们得以保持。正义,是“最能使国家善”的德性,它也是建立城邦的总的原则。谈及正义,柏拉图还指出,正义使每个人恪守自己分工,绝不干涉他人。这里的干涉他人,主要是指不能因为私欲谋利换位。

总的看来,柏拉图心中理想城邦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里天然生成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

教育观

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他的教育观与他的“理念”论及社会政治学联系紧密。

在教学内容方面,柏拉图认为体育、音乐、手工艺只适合作为初级教育。相对于初级教育,柏拉图提出了高级教育课程,依次为:算术、几何、天文学、谐音学。柏拉图认为这些高级课程,才可以让灵魂转向理念世界,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在教育的作用方面,柏拉图非常反对智者派。他认为智者派的教育方式,只是为了教人争名夺利。在他看来,教育应当服务于城邦国家,培养统治人才、教育公民。顺着这个思路,他提出了公有教育。

在教育体系方面,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并建立了长期教育体系。柏拉图认为教学是回忆理念的过程,而人类幼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往往幼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事物具有最长久的影响,因此,柏拉图特别重视学前教育。此外,受他自己社会分工学说影响,他以学前教育为始基,构建了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学龄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30岁之后。并且,在每个教学阶段,柏拉图都非常重视甄别和选拔,以进行社会分工。

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的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柏拉图反对灌输,他沿袭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力求通过问答达到回忆理念的效果。

政治思想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分工,因此,他为了设计出更好的国家,便以社会分工为出发点,推出了带有等级制度的理想城邦国家,其设计的理想城邦国家的社会成员如下:首先是三个等级,最高的统治者;护卫者;农工商。此外,还有大量奴隶,他们从事艰苦劳作,没有公民资格,进不了社会等级。

柏拉图特别重视统治者和护卫者的品质。比如,柏拉图提出,为了防止护卫者侵犯公民,不仅依靠良好教育也要给护卫者提供住所和其他物品,要对护卫者实行公有制。与公有制相应的,柏拉图也提出了男女平等,还提出了让他在后世饱受争议的妇女和子女“共有”的主张。

而关于统治者,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王”主张。柏拉图认为,最好的国家,是追求正义、遵循理性指引的国家。所以,最好的治国者,必须具有很高的哲学智慧和道德水准。因此,那些重视道德的哲学家最适合作为治国者。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热爱智慧,追求真理,执着于永恒不变的理念、坚守正义,会运用高超统治术用好手里的政治权力,他不会贪恋世俗财色,一心只为国家和全体公民考虑。实际上,哲学王的提出,反映了柏拉图一贯的愿望:哲学能与好的政治制度结合起来。

柏拉图的法律观

由于他在叙古拉几次政治实践都以受挫失败告终,这导致柏拉图对现实进行妥协,妥协的过程中产生了柏拉图的法律观。柏拉图的理论认为,哲学王无需法律就能治国,但现实中哲学王寥寥无几。柏拉图重新审视现实,这让他相信法律必不可少。

所以,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柏拉图曾强调统治者的统治水准最重要,但他并未否定法律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法律是统治术的一部分,虽然法律有局限性,但法律也有必要性。法律虽不能给每个人以细节命令,但可以做出有益的一般性规定。这个一般性规定就像一份备忘录,提醒他们记住规则。

另外,他认识到,城邦中具有高超统治智慧的人极少,甚至他的理想城邦只是理论上的。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多数城邦是向善的,他们也只是对完美城邦的摹仿。这些进行摹仿的城邦,还是要依靠法律。基于此,柏拉图在他的《法律篇》中,阐述了他的“二等城邦”,尤其是突出了法律细则。相对于《理想国》中的政治画卷,《法律篇》中的二等城邦有很大改变: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此外,也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

从理想来看,柏拉图对民主制的评价是低的;从现实看,他对民主制的评价是高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于柏拉图的社会政治哲学,而这种矛盾正源自于他的理念世界于现实世界的割裂。

柏拉图的宗教思想

柏拉图在《欧绪弗洛篇》中通过“苏格拉底”反诘虔诚的定义,对虔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欧绪弗洛难题”,包含着对在信仰中如何达成虔诚的讨论。

《欧绪弗洛篇》是以欧绪弗洛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来探讨虔诚的定义。其中核心的对话部分是,欧绪弗洛认为虔诚是众神所喜爱的。苏格拉底问道,神爱虔诚是因为他虔诚,还是虔诚是因为神爱他?

关于上述难题,文中似乎没有得出结论。但文中体现出这样一种观点:柏拉图认为“因为某物是虔诚的,所以它是美的”,由此欧绪弗洛试图用神灵喜爱与否来界定虔诚的定义。基于这点一些学者认为,柏拉图的主张是:“虔诚”的本质是正义。

柏拉图著述中的“苏格拉底”形象

关于苏格拉底生平史料的问题,学界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分为怀疑论和支持论两派,双方各有主张,但尚无定论。就连柏拉图著述是否为可靠资料都一度受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下,一位名叫乌拉斯托斯力的学者是个代表性人物,他力排众议,认为柏拉图早期著述中与中期著述中的苏格拉底形象相去甚远,早期著述中的苏格拉底就是其本人,中期著述中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为了阐述自己思想而杜撰的形象。

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

柏拉图曾有一些对少数学生口述的学说,后来被他的学生继承发挥。这些学说并无文献记载,因此被称为“未成文学说”。

最早重视未成文学说的,是法国哲学史家罗斑。西方学者对未成文学说多有研究,但见解不尽相同。有些学者认为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比他的对话集更重要,比如图宾根学派认为:理念在柏拉图的哲学里从来都不是最高存在, 在它的上面还有“数”,以及“一”。美国学者彻尼斯坚决反对这种倾向,彻尼斯还认为根本没有未成文学说。后来,英国知名学者约翰·罗斯和美国知名学者芬德莱又对彻尼斯进行了反驳。

从内容上来看,未成文学说是探讨“理念数”和数理理念,从数理角度发挥柏拉图的后期理念论。可以说,未成文学说是柏拉图晚年完成宇宙生成论后,对他的后期理念论在宇宙创生本原方面的发挥。未成文学说包含三点要义:柏拉图从创生宇宙有其数理本原的角度,把最高理念说成是“一”和“不定之二”这对理念数;理念数派生数,后者是理念数籍以生成自然万物的重要中介;柏拉图的“数生自然万物”学说,选择性地汲取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为万物原理”学说,比如柏拉图赞同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有数理本性”的观点。

思想传承

柏拉图去世后,他所建立的学园由其弟子继续举办,形成了柏拉图学园派,学园派经历了三个时期:

老学园派

该学派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亚里士多德是对柏拉图批判性地继承,进而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因此他不属于学园派。但在亚里士多德之外,柏拉图的其他继承人形成了老学园派。老学园派基本还是继承柏拉图学说,但该派注重柏拉图思想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因素,认为理念就是数。该派主要领导为斯珀西波斯(公元前347—前339年)、色诺克拉底(公元前339—前314年)、克拉提(公元前270—前247年)。(括号内是他们担任学园领袖的时间。)

中期学园派

约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81年,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塞西劳斯(公元前315年—前241年)、卡尔内亚德(公元前214年—前128年),他们把怀疑主义引进学园,带领学园进入了怀疑论时代。

新学园派

从公元前81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关闭学园为止。

新学院园派是非古代基督教的希腊哲学的最后形式,在6世纪晚期非基督教的哲学教义被禁止传播之前,他们的思想及学说一直在古希腊末期处于优势地位。其早期成员的思想曾促进哲学和宗教的融合与结盟,其中后期成员曾致力于多神论和基督教一神论的意识形态斗争,最后在这场斗争中败北,直至259年学园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

贡献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哲学方面

柏拉图的理念论、回忆说、辩证法,为西方哲学界留下了堪称宝藏般的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回忆说,阐释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过程。受柏拉图学说启发,西方对世界的认识实现了一次跃升,超越了感性和经验,开始重视理性。在柏拉图的影响下,西方开始相信世界是有理性的且背后有着诸多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被人类了解并掌握,这成为后世西方人文社科的基础概念。

教育学方面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体系、柏拉图学园的大学示范效应,都为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立下了标杆。他的“用考试选拔英才、男女教育同权、文理同修、身心并重、反对灌输”等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他设计的“学前教育、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深造”教育体系,对后世西方乃至东方的教育体制都起到示范作用。

政治学方面

柏拉图的政治学说首开西方政治精英执政理论的先河,其提倡的正义、平等、自由等观点为西方政治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政体层面,开创了西方社会主义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在政治思想层面,形成了西方整体主义思想传统的源头。另外,柏拉图对“哲学王”以及现实的审视,巩固了法律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与批评

柏拉图是古希腊后期杰出哲学家,他的思想是古希腊哲学进入体系化的鼎盛阶段的标志。对古希腊哲学和希腊化、罗马时代的哲学演变直至基督教哲学的形成而言,柏拉图哲学都处于至关重要的枢纽地位。他的哲学体系,对两千多年来的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时期

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是对当时希腊文明中经济政治现实的反思,是一种初步总结,这种总结最终由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完成。

作为柏拉图的高徒,亚里士多德曾在学园求学近二十年。亚里士多德认真学习柏拉图思想后,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既有批判和又有理论创新,但这些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仅限于学术层面,其对柏拉图本人一直非常尊重。

柏拉图倾向于宏观角度去思索世界,而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具体可触的事物入手再跃升到宏观研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是割裂开来的,理念对于感官世界过于空旷疏远,理念对于研究可感事物没什么具体作用,正是基于这点,亚里士多德开始了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和自己的研究。由此诞生了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体系,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

对其他哲学流派的影响

在柏拉图思想的发展中,中期学园派曾融合皮浪的怀疑主义,让学园进入了怀疑论时代,客观上促进了怀疑主义的发展和传播。此外,有一个叫做伊比鸠鲁主义的哲学流派,其号称“敌柏拉图主义者”。伊比鸠鲁主义倡导快乐主义,倾向远离现实政治活动,这些主张与柏拉图思想相悖,从老学园派到中期学园派都与伊比鸠鲁主义有过激烈交锋,两者理论上最难相容,两个流派的交锋也是古希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晚期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仍发挥着影响力。斯多亚主义保留了柏拉图理性主义哲学的成分,尤其是中后期的斯多亚派大量地融合柏拉图哲学思想,甚至将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改造为罗马帝国的道德规范。在古希腊文化末期,柏拉图思想影响了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普洛提诺,这位哲学家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对基督教教义、哲学产生重大影响。

教父哲学时期

自从基督教文化教义之父斐洛·尤迪厄斯用柏拉图思想解读旧约圣经的象征意义后,宗教信仰开始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柏拉图思想不断融入基督教理论。这一现象,在教父哲学时期尤为明显。

公元2—5世纪这一阶段,早期基督教意识到,要想把基督教发展壮大,需要脱离朴素信仰杂乱粗浅的状态,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信仰体系。这时,很多早期的教父们认为古希腊哲学是最合适的知识库,其中柏拉图的思想最受他们青睐。从此,教父哲学一直吸收、改造柏拉图的思想,借以完善基督教教义和知识体系,柏拉图思想成了基督教的理论来源。

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对柏拉图极为推崇,他也是古希腊哲学进入基督教知识体系的大力推动者。公元五世纪,身为北非迦太基主教的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义进行融合,建立了基督教神学体系。这套神学体系在公元13世纪前支配了西欧中世纪文明的思想进程,至今被梵蒂冈教会奉为权威。

中世纪时期

对经院哲学的影响

在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但经院哲学内部也有激烈斗争。13世纪之前,彼时坚守柏拉图主义传统的教父哲学的地位较为牢固,柏拉图思想还具有较大影响力。

可是从13世纪开始,经院哲学内部开始发生激烈斗争,其中就包含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之争。具体来讲,就是基督教神学理论是恪守圣奥古斯丁的柏拉图主义传统,还是要用亚里士多德主义改造。

两个主义间的哲学争论,就是实在论与唯名论关于共相之争。尽管共相问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得到了明确的回答,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而上学问题,它发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而且共相问题获得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由此分出实在论与唯名论。

很长时间内,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争斗几乎成了经院哲学发展的主要矛盾。直到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知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以温和的实在论姿态调和各种争斗,并使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建立自己的学说,他建构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神学体系逐渐占据上风。后来,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成了罗马教廷支持的官方学说,取代了坚守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奥古斯丁主义的地位,却导致亚里士多德主义变得愈发教条甚至成为压制新思想的工具。但柏拉图主义并未由此销声匿迹,并且在未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成了科学界、人文界进行反抗的思想大旗。

对阿拉伯哲学的影响

公元9世纪开始,柏拉图思想及后继之人的学说开始融合于阿拉伯思想界。阿拉伯翻译家艾布·尤素福·伊斯哈格·铿迪开创了以哲学论证伊斯兰教义的传统,其哲学具有浓重的新柏拉图主义意味。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伊斯兰新柏拉图主义,较之伊斯兰教的经院哲学,伊斯兰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更多涉及到所谓世俗层面。在伊斯兰新柏拉图主义思想中,主要围绕“宇宙和自然的起因、精神和物质、人”这几个范畴进行讨论。

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恢复了古代世界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只是其中一个思想家,柏拉图、西塞罗等很多之前被忽视或鲜为人知的伟大哲学家不断涌现出来。以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为代表的学者把柏拉图看做最伟大的哲学家,这种观点有力地冲击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打破了经院哲学的禁区。

在文艺复兴过程中,柏拉图主义的复兴最为宏大,其追随者众多,最终柏拉图成为新的旗帜。柏拉图著作中的对话体裁、历史上他思想体系对基督教教义的重要作用、灵魂学说都被热烈探讨并广泛传播。甚至,在1459年,柯西莫·美迪奇和费奇诺于佛罗伦萨重建了柏拉图学园,并通过这个学园大大增强了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力。

而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柏拉图主义复兴运动中曾产生过偏重神秘主义自然哲学,后发展为兼受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阿基米德影响的自然哲学,最终从中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批成果。

此外,中世纪后期,艺术家也开始脱离经院哲学。柏拉图的思想也被视作艺术的基础。威廉·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莎翁的作品中明显留有柏拉图主义的痕迹,莎翁《哈姆雷特》中的独白曾提到:“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可以说,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学界很多领域不断重新审视柏拉图的思想,或多或少的从柏拉图思想体系中汲取养分、寻找灵感。

近现代时期

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

在近代,柏拉图哲学影响依然不小。比如作为清教的近代英国剑桥柏拉图主义,它代表着英国基督教人文主义在17世纪初出现的向柏拉图主义的转变,他们试图用柏拉图的观点解决他们面临的理论问题,比如宗教神学、自然科学哲学。之后,剑桥柏拉图主义传播到北美大陆,对美国殖民时代的早期思想启蒙产生了影响。

到了现代,柏拉图哲学对一些流派有着多重影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阿尔弗雷德·怀特黑德。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吸收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宇宙是创造进化的有机体,将存在世界看做有层次、有等级的体系。

对数学的影响

柏拉图思想启发近代数学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在近代数学界,柏拉图思想成为数学界研究“数学研究对象的本体论性质、如何判定每一个数学系统的可靠性”两个重要问题的哲学基础。这两个问题催生了数理逻辑。其中,受柏拉图思想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人物是数学家弗雷格及其弟子哥德尔。在19世纪,柏拉图主义在数学界几乎占了统治地位。鉴于柏拉图主义对数学界的巨大影响,20世纪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近现代数学界信奉柏拉图思想的现象命名为“数学柏拉图主义”。

著述

柏拉图的著作以对话体裁形成,其文采出众。在他笔下,人物栩栩如生情词并茂。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述,1世纪时塞拉绪罗记载分类的柏拉图著作有35篇对话和13封通信。目前这些著作流传至今,经专家辨伪,确认其中27篇对话和部分书信是真作。柏拉图的著作在古代以埃及莎草纸本流传,在中世纪以羊皮纸本流传,最早的铅字本是1513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希腊文《柏拉图全集》,1578年有斯特方在巴黎出版的希腊文版全集为学界公认并采用。按照成书时间,柏拉图的对话可分为三个时期的作品:

早期对话11篇:《申辩篇》《克里托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卡尔米德篇》《欧绪弗洛篇》《大希庇亚篇》《小希庇亚篇》《高尔吉亚篇》《伊安篇》《普罗泰戈拉篇》。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是“苏格拉底”被审判时和监狱中的论说,阐述了对勇敢、友爱、自制、虔敬、美与善的“普遍性定义”学说,以及他的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和对智者派的尖锐批判,兼有他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反映了柏拉图早期的思想,或者说师徒两人共有的的思想。

中期对话8篇:《欧绪德谟篇》《美涅克塞努篇》《克拉底鲁篇》《美诺篇》《裴洞篇》《论灵魂》《会饮篇》《理想国》(《理想国》)《斐德罗篇》。前3篇分别阐发了苏格拉底对智者诡辩的批判、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语言哲学思潮,明显体现了柏拉图向理念论思想的过渡。后5篇完全可以表明柏拉图已形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并深刻论述了理念论哲学、政治哲学、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其中,《美诺篇》《斐多篇》是柏拉图开始系统论述理念论的作品,《国家篇》(《理想国》)是他成熟思想的集大成作。

晚期对话8篇:《巴曼尼得斯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斐莱布篇》《蒂迈欧篇》《政治家篇》《克里底亚篇》《法篇》。柏拉图晚期的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将理念论修正为具有辩证关系的范畴系统,即“通种论”;建立理性神创世的宇宙生成论;修正《国家篇》中的政治设计,开始重视法治的作用,并制定了具体的城邦国家的体制。柏拉图晚期对话变得艰深甚至晦涩,“苏格拉底”也逐渐淡化退出。

人物评价

奥古斯丁的书中曾表达对柏拉图的同情和推崇,他认为所有哲学家都该为柏拉图让位,他在书中写到:“让泰勒斯和他的水一道去吧,让阿那克西美尼和空气一道去吧,斯多葛学派和火一道去吧,伊壁鸠鲁和他的原子一道去吧。”

阿尔弗雷德·怀特黑德直接点明柏拉图的影响: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多次积极评价柏拉图,他曾称:“柏拉图的著作,无疑是命运从古代给我们保存下来的最美的礼物之一。”在谈及对柏拉图思想的感受时,黑格尔写到:“许你循着一条长着鲜花的途径走进哲学,逐渐导入最高的、柏拉图的哲学。”对于柏拉图的伟大之处,黑格尔如是描述:“柏拉图真正的思辨的伟大性之所在,他在哲学史上,亦即一般地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贡献,是他对于理念的明确规定,这种关于理念的知识在几百年后一般地是酝酿成世界历史和形成人类精神生活的新形态的基本因素。”

相反的,柏拉图的思想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甚至批评。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曾激烈反对柏拉图的理性主义道德观点。尼采提出:“凡是对狄俄尼索斯一词不仅理解、而且借以认识了自身的人,用不着再去反驳柏拉图,或基督教,或阿图尔·叔本华———他会嗅出霉变气味”。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对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抱有怀疑甚至贬低的态度。罗素曾在其著作中明确表示:“若是我们问,柏拉图的国家能够成就什么呢?答案就颇为无趣了。它在对人口大致相等的国家作战时能取得胜利,它能保证某些少数人的生活。由于它的僵硬,它差不多绝不会产生一书或科学。”

波普尔指出柏拉图具有极权主义政权倾向,他曾在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一书中尖锐地指出:“柏拉图把正义和阶级统治和阶级特权原则等同起来;柏拉图不把正义看做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是视为以阶级关系为基础的整个国家的一种性能。””

人物名言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错过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文化形象

超脱于古希腊群像

第欧根尼·拉尔修是公元1世纪的传记作家,他的著作《名哲言行录》(也译作《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是哲学史、思想史的宝贵资料,也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本传记记载了众多希腊名人的思想和生平,但在一共10卷的全书中,唯有柏拉图独立成卷,第3卷全部用于记载柏拉图。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柏拉图生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柏拉图有所倾斜,有力塑造了柏拉图作为古希腊三贤之一而有别于其他名人的伟岸形象。

思想界的先贤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曾于1510-1511年创作一幅壁画,画中以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为题,以兼容并蓄的自由思想打破时空界限,把来自人文、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大家聚在柏拉图身旁,以回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并表达对追求智慧和真理之人的颂扬。

苏格拉底的高徒

雅克-路易·大卫于1787创作的历史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柏拉图被绘成一位较为年长的白袍学子。按照《裴洞篇》的记载,苏格拉底赴死之时,当时至少有十五人在场,但雅克-路易·大卫为了构图的简洁省去了许多人物,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重要学生之一留在画中。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精英

中国央视大型文化纪录片《世界历史》之《古代希腊文化》中,柏拉图是古希腊主要文化人物之一,其被评价为志在改良人类社会的思想家,其思想代表着古希腊长久流传的哲学成果。

轶事典故

哲学家成奴隶

柏拉图对雅典政治失望后到处游学,游学途中他的学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追随者,其中就包含叙拉古的一位重臣狄翁。在狄翁的引荐下,40岁的柏拉图渡海去往西西里拜访叙古拉统治者狄奥尼索斯一世。柏拉图极力劝说这位当权者采用他自己心中理想的的政制。但柏拉图的文人性格导致他低估了政治的凶险,这场劝说演变成一场冲突,柏拉图险被处死。经狄翁极力斡旋,柏拉图才保住了性命。可柏拉图还是活罪难脱,居然被当做奴隶卖掉了。后来,所幸柏拉图经人搭救,成功摆脱了奴隶身份回到雅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