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棻墓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坟墓

更新时间:2024-09-21 18:32

李端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水塘村松山小阜半坡上,坐西向东,封土直径11米,高2.5米。墓前石碑刻“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之墓”。1987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阳市人。清同治二年进士,历任学政、刑部侍郎、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失败后被流放新疆,中途被放回贵州省,主讲经世学堂,著有《苾园诗存》一本,善书法。

墓地概况

李端棻于1907年卒于故里贵阳市。其墓坐西向东,圆形土堆墓,封土直径10.4米,高1.9米。墓碑木棉石质,碑高2.05米,宽0.93米,厚0.22米,赑屃托碑,惜头部已毁,仅存残身。阴刻行书: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府君之墓,宣统元年闰二月旦,男葆忠、孙性良、心良、志良奉祀。墓碑有檐盖,左右两侧有阴刻行书石柱联:“苍松翠柏千年邑、知水仁山万古城”。

1987年5月,贵阳市文管会将此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端棻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的全过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墓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人物简介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叔父李朝仪教养成人。20岁补博士弟子员,29岁中进士,入翰林,选庶吉士,授编修大学士,为大学士乌齐格里·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重。因文学而受清同治、光绪两朝知遇,历任山西省广东省山东省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主考广东乡试时,十分赏识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与梁结成亲密的郎舅关系,并与戊戌维新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迁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甲午战败,他痛感中国国势孱弱和实用人才乏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奏请改革专习考据、词章、帖括的旧式书院,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在首都设京师大学堂,各省的州府县遍设各级学堂,开设外文、算学、天文、地理、格致(物理化学)和外国历史;还建议设藏书楼(图书馆)、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李端棻的这一奏请,旋即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审议通过和光绪帝降旨允准,并于两年后逐一付诸实施,为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敲响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丧钟,拉开了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序幕。

李端棻从政后,敢于维新,敢与顽固派斗争,他的维新思想还影响和启迪了流寓京师的贵州省籍人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著名的“公车上书”时,贵州举人纷纷参加,现存的603人名单中,贵州竟有96人,几乎占六分之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前,李端棻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称其“堪大用“。变法时,李端棻积极参与,梁启超说,当时“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这一人,就是指李端棻。光绪帝将其破格擢任为礼部尚书,大力推行新政。

“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运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而告失败,光绪帝被软禁,当了两个半月礼部尚书的李端棻则被革职流放新疆,中道滞留甘州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赦回原籍贵阳市

李端棻回原籍后第二年,贵州省巡抚聘他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当时,学堂在贵州出现不久,仍保持着书院的月课制度。李端棻觉得,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萌芽新政要推行”,自己有责任充当西方新学的传播者,就慨然以奖掖后进,开通贵州风气为己任。他在主持月课时,以《卢梭论》、《培根论》命题,阐发西方民权、自由思想,将卢梭与中国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学生闻所未闻,哗以为怪。他耐心讲解,并向学生传阅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书》。讲课之余,他又在贵阳王家巷(今勇烈路)私宅,招集学生讲学,介绍西方的学术思想,如孟德斯鸠的三权鼎立论、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阿道司·赫胥黎的天演论等。李端棻是清末向贵阳市人民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第一人。李端棻的行为,遭到当时贵阳守旧的士大夫的诽谤,未及一年,他即离开经世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他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这所学堂改称通省公立中学堂。1908年,该学堂迁入河神庙新址,这就是今天贵阳市第一中学的前身。他年过古稀之时,步覆艰难,仍时而由人搀扶巡视贵阳市各学校,并尽力捐款助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年75岁。他自己没有儿子,从弟端子葆忠嗣,由继子李葆忠将他葬于贵阳大关口。

李端棻遗有《苾园诗存》一卷,载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版《贵阳文献汇刊》第五期。这集子收集了他的诗约百余首,主要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数年间写的,少数几首是旧作,由他的表弟何麟书记录提供。这些诗都是七言律诗,多是感时抒怀、咏物、记事、酬答之作,是他人生最后几年的生活写照。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历尽坎坷,但社会主义仍然趋向维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