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繁 :唐朝政治人物

更新时间:2023-11-09 13:07

李繁是唐朝政治人物,出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他是李泌之子,年少聪明有才名,凭借门荫入仕,袭封邺侯。贞元中期,他担任太常博士,依附裴延龄,陷害阳城县陆贽。后来,他因骚扰尊师翰林学士梁肃的遗孀,被贬为随州市(今湖北)刺史。在随州时,他建立南岳书院,并于元和十二年(817年)重修栝苍城墙与城门。后来,他历任处州刺史、大理白族自治州少卿、弘文馆学士、亳州市刺史。然而,他因滥杀不辜的罪名于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十日被下狱并赐死于京兆府。在临死前,他撰写了《邺侯家传》以保留先人功业。

史籍记载

李繁,李泌之子,少聪警,有才名,无行义。泌为相,尝引荐夏县处士北平阳城为谏议大夫。城道直,既遇知己,深德之。及泌殁,户部尚书裴延龄巧奉上,德宗信任,窃弄威权,举朝侧目。城中正之士,尤忿嫉之。一日尽疏其过恶,欲密论奏,以繁故人子,为可亲信,遂示其疏草,兼请繁缮写。繁既写,悉能记之,其夕乃径诣延龄,具述其事。李率泰闻之,即时请对,尽以城章中欲论事件,一一先自解。及城疏入,德宗以为妄,不之省。泌与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友善,尝命繁持所著文请肃润色。繁亦自有学术,肃待之甚厚,因许师事,日熟其门。及肃卒,繁乱其配,士君子无不叹骇,积年委弃。后起为太常博士,太常卿权德舆奏斥之,除河南府士曹掾。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罢隋州刺史,归京师,久不承恩。

韦处厚入相,厚待之。宝历二年六月,李湛降诞日,御三殿,特诏兵部侍郎丁公著太常少卿陆旦与繁等三人抗浮图道士讲论。九月,除大理白族自治州少卿,复加弘文馆学士。时谏官御史章疏相继,宰臣不得已,出为亳州市刺史。州境尝有群贼,剽人庐舍,劫取货财,累政擒捕不获。繁潜设机谋,悉知贼之巢穴,出兵尽加诛斩。时议责繁以不先启闻廉使,涉于擅兴之罪,朝廷遣监察御史舒元舆按问。元舆素与繁有隙,复以初官,锐于生事,乃尽反其狱辞,以为繁滥杀无辜,状奏,敕于京兆府赐死,时人冤之。其后元舆被祸,人以为有报应焉。初,泌流放江南,与柳浑顾况为人外之交,吟咏自适。而浑先达,故泌复得入官于朝。

简介

因咏《冬柳》被贬为随州市(今湖北)剌史。在隋州时,建南岳书院,后改处州刺史。元和十二年(817年),重修栝苍城墙与城门。

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宜春市(今江西宜春)任刺史,李繁请他为孔子庙作《处州孔子庙碑》。宝历二年(826年),入朝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少卿,弘文馆学士。再出为亳州市刺史,州境有贼,李繁出兵加以诛除。时议以为李繁杀伐过甚,又事先不告知节度使,涉于擅兴之罪。朝廷遣监察御史舒元舆调查,元舆与李繁有旧怨,又锐于生事,穷致其罪,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十日,以“滥杀不辜”下狱,赐死于京兆府。李繁恐先人功业遭诋毁与泯灭,向狱吏求废纸,临死前于狱中撰《邺侯家传》。晚唐皇帝多信佛,李繁把先人塑造成一个为了求学问道,全不顾世俗礼节的求道者。试问这样的人有什么可以让皇帝不放心与诬蔑的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