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侗 :植物学、生态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1:43

李继侗(1897年8月24日—1961年12月12日)江苏兴化人,中国植物学家、生态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致力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与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曾研究过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吸引力、植物生长素和银杏胚胎试管培养等,是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开拓者,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6年,李继侗就读于圣约翰大学,1918年转入金陵大学林科,1921年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1923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25年获博士学位。1925年,李继侗回金陵大学任教;1926年受聘为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1929年受聘执教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38年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先修班主任及生物系主任;1946年继续在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教;1952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1957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从刊》主编、《中国植物学会汇报》主编等职。

李继侗于1921年发表的《青岛森林调查记》是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文献之一;1926年发表的博士论文《森林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对森林盖下的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化提出新见解,填补了当时的空白;1929年发表的《气因素对吸水力的影响》向生态生理迈出了第一步。1949年后他率先开展了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推动了我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发展。

人物经历

1897年8月24日,李继侗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小学时期是在家乡度过的。

1912年,李继侗考入上海青年会中学,两年后转学到圣约翰大学附中。

1916年,李继侗高中毕业考入圣约翰大学,因圣约翰大学学费昂贵而转学入金陵大学学习林科。

1921年,李继侗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美,入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作研究生,师从美国著名造林学家JWToumey教授。

1923年,李继侗在耶鲁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同年,李继侗回中原地区在金陵大学任教。

1926年至1929年,李继侗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讲授植物生态学,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植被考察。

1938年5月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李继侗除继续讲授植物学有关课程外,还兼任先修班主任和生物系主任。

1946年,日军投降后,李继侗随清华大学回迁北平市,继续担任教授。

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生物系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合并,李继侗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及《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现改为《植物生态学学报》),还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研究员,是该室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1954年,李继侗去陇东西峰镇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地考察。

1955年,李继侗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负责晋西中阳、离石区等县的植被调查。

1956年,李继侗赴呼伦贝尔草原考察,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草原生态学研究的一系列设想;同年,李继侗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常委,参加中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

1957年,率北京大学有关专业师生赴黑龙江省萨尔图区地区考察。

1957年至1961年,任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教授、第一任副校长。

1961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64岁。

李继侗与夫人徐淑英共育两子、两女,子女秉承优良家风,均学有专长,事业有成,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长子李德宁,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系图书馆学专家;次子李德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系核辐射防护专家,科学院士;长女李德清,毕业于燕京大学,系地质情报专家;次女李德津,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森林学方面的建树

李继侗1921年发表的《青岛森林调查记》,是中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文献之一。在图梅教授的影响下,李继侗完成了《森林覆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Soil温度)李继侗在这项研究中改进了前人的观察方法,使人对森林覆盖如何影响从表面到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了更可信的知识,这是当时森林立地学方面的一项突出成就。

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创新发现

1927年秋,在反复进行的观察试验中,论证了“灯光改变对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间效应”(The Immediate Effect of light on the Rate of photo Synthesis),论文于1929年7月刊登在美国的《Annals of植物学》上,是植物生理学中关于光色瞬变研究的先驱报告。通过燕麦胚芽关系鞘向光性的长期研究,他揭示了植物组织间的相互否定与补偿功能。于1930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燕麦子吟去尖后之生理的再发作用》的著名论文。此外,李继侗在清华大学辅助的银杏干细胞离体培养的研究,为中国奠定了组织培养研究的基础。

植物生态学与土地植物学方面的拓展

1952年,李继侗去海南岛参加橡胶宜林地活动,撰写了《橡胶树概论》;1953年去小西山卧佛寺地区北京进行植被调查,相当于我国第一张大比例尺植被图;1954年去陇东西峰镇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地种植,编写成《陇东吕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参观报告》;1955年完成晋西中阳、离石区等县(粱山区)的种植区的植被图及《吕梁山》东北地区中阳地区的植被》、《黄河中游晋西水土保持森林报告》;1956年率北京大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师生去呼伦贝尔市进行森林植被,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有了科学依据;1957年率北京大学师生赴黑龙江省萨尔图区地区,写出《黑龙江省红色草原牧场的植被和草场资源》一文。

人才培养

1929年至1937年,李继侗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讲授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并亲自设计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

李继侗先后在金陵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少数民族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土地植物学人才。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刘成后,植物学家吴征镒,植物生态学家李博等都是他授业的学生。

获得荣誉

社会任职

李继侗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汇报》主编、《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主编等职。

人物评价

李继侗一生对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他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朴实的生活作风,使他在中国生物学界享有盛誉。(清华大学校友会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2024-02-26

..2024-02-26

李继侗.河北师范大学校友网.2024-02-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