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物理系 :中国最好的物理系之一

更新时间:2023-05-09 22:13

清华大学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成立于1926年,位于海淀区清华大学理科楼,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

192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是清华大学成立最早的十个系之一,1952年6月至9月,清华物理系绝大部分教师和全部学生,和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物理系以及清华地质地理气象系的气象部分合并成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6月,在物理教研组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教研组的基础上,恢复物理系。1984年8月,更名为“现代应用物理系”,1999年又重新更名为“物理系”。

截至2023年6月,清华大学物理系设立8个二级学科,跨物理、天文2个一级学科。3个教学机构,设置2个本科专业,有在职教职工12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近9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有外籍教师7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有35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历史沿革

创建初期

1926年秋天,在清华大学设立大学部后的第二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叶企孙先生。1934年,经叶企孙推荐,吴有训接任系主任。在叶企孙和吴有训的领导下,清华在成立后几年内发展迅速,物理系在三十年代拥有仪器的总价值达到了十一万银元,先后建立了X射线、无线电、光学和磁学研究室。这一时期物理系的研究工作集中在X射线、原子核物理、电路和无线电、相对论等方面。1932年8月在清华大学科学馆举行了中国物理学会第一次年会暨成立大会,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等成为其领导机构的成员。

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中,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中的多人后来成为了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南联大时期

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师生于当年10月撤到长沙市,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撤到昆明市,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理学院院长由吴有训担任,1945年以后由叶企孙接任。联大物理系系主任先后由饶毓泰郑华炽霍秉权担任。

尽管处于战争期间,但由于西南联大物理系集中了三校精华,物理系的教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了加强。中原地区物理学界许多学术造诣很深的知名教授在这里执教:有来自清华的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霍秉权、任之恭孟昭英;有来自北京大学的饶泰、朱物华吴大猷、郑华炽、马仕俊;有来自南开的张文裕;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聘请的许阳。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虽强,但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却十分匮乏。由于原校区的大部分实验仪器未能抢运出去,又因缺乏经费,物理系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

1952年6月到9月,清华大学经历“院系调整”,变成了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清华物理系绝大部分教师和全部学生,和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物理系以及清华地质地理气象系的气象部分合并成北京大学物理系。

院系调整后的清华物理学科

院系调整后,物理系的名教授全部调离(唯一留在清华的孟昭英教授去了无线电系),从1952年到1982年的30年中,清华大学不再有物理系。1955年,清华大学开始筹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次年,工物系正式建立。1958年,学校组织成立了理论物理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核理论、粒子理论和等离子体理论。清华大学在1973年建立了固体物理、物质结构、激光催化四个研究班,在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四个研究班复班。

复系之后

1982年6月24日清华大学做出决议,在物理教研组和工程物理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教研组的基础上,恢复物理系。1984年8月,物理系与原工物系的加速器教研组正式整合为一个统一实体,整合后的物理系更名为现代应用物理系。1997年,在物理系的大力协助下,清华大学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任名誉主任;2001年,高等研究中心离开物理系,成为行政上完全独立的实体。

1998年物理系开始筹建天体物理学科,2001年成立天体物理中心,2019年4月天文系独立建系,物理系仍保留天体物理学科。1999年现代应用物理系重新更名为物理系。恢复之后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经过艰难奋斗,到本世纪初已经步入全国一流物理系的行列。

2009年4月,清华大学启动清华学堂计划,清华学堂物理班随之成立。同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清华学堂计划是其中一部分。2018年7月,清华学堂物理班更名为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简称叶企孙班)。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称“拔尖计划2.0”),叶企孙班2020年首批入选“拔尖计划2.0”。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

物理系现有8个二级学科,跨物理、天文2个一级学科。

1998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通过评审成为全国高校首批5个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2001年,清华物理系申报的三个物理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1年成立的天体物理也在2003年被评为博士点。

师资情况

物理系现有在职教职工12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近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李家明、王崇愚、陈难先、顾秉林、范守善、邝宇平、朱邦芬、薛其坤、李惕碚、段文晖)。在职教师中有院士2人、获得其余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教师40余人。

物理系有外籍教师7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有35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教学建设

《大学物理》课程入选了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此外《大学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

2019年,物理学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专业2022年入选。

清华大学物理系率先实现大学物理先修课(CAP)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创新性融合,在清华大学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学堂在线(xuetangX)”上正式推出MOOCAP课程。

物理系开设研究生课程约30门,含校级精品课3门,其中一项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实验物理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开设了《基础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高等物理实验》等课程。

对外交流

物理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与英国牛津大学系级的合作与交流等。

在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学科方向,清华大学物理系参加了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日本理化所放射性束流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国内外大科学装置上的大型实验和其他深地、深空实验并作出重要贡献,引进数名在国际大科学装置和团队中担任核心骨干的青年研究人员。

学术研究

学术期刊

《物理与工程》期刊创办于1980年,根植于大学物理课程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是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科研平台

物理系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3个研究所,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泸州老窖智能检测联合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物理系的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以及量子信息等多个学科方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自2005年以来,物理系获得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9项(含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1项)。清华大学2015年共有9个项目获准资助,其中973计划项目4项(含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项(含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2项)。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顾秉林(1999-2000)、王青(2000-2003)、朱邦芬(2003-2010)、薛其坤(2010-2013)、陈曦(2014-2017)、王亚愚(2017-2022 )、段文晖(2022-)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系友情况

1999年,国家表扬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而其中有10位又是物理系系友,他们分别是: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郭永怀、周光召。

截止到2023年6月,最近10多年毕业的本科生中,祁晓亮、许岑科、陈汐、田一超、郑维、陈谐等都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在美国享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专门奖励科学领域最杰出青年人才的“斯隆奖”,到2022年,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有9位获得物理学“斯隆研究奖”,另有9位本科毕业生获得计算机、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化学等领域的“斯隆研究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