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汉 :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0

李铭汉(1809-1891)是清代爱新觉罗·旻宁至光绪年间著名的经史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凉州府(今甘肃武威市),祖籍在宁夏卫门城驿,明朝末年迁居凉州卫。虽然他一生科考不利,直到40岁才考中副贡生,未能入仕,但他一直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凉州雍凉书院和甘州甘泉书院。他致力于经学研究,博通经史,尤其擅长音韵、训学,同时也研习天文、算术、舆地、兵农等领域。他年届八旬时仍坚持读书。学使胡景贵曾上疏推荐他为陇上耆儒,光绪帝下令加国子监学正衔。他所撰写的《续通鉴记事本末》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当世和后世的高度重视。

人物经历

李铭汉学识渊博,经史之外,旁及天文、算术、舆地、军事、农业。尤其精于训诂学,著有《尔雅声类》四卷,《续通鉴纪事本末》一百一十卷(九十卷以后为其子李于所续),于光绪三十二年(1806)年刊行。

居家读书著述的同时,李铭汉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同治元年(1862),建议并协助县令筹办团练;陕甘总督奏请为他加中书衔。光绪八年,亲自调查武威市历年沙压、水冲地数目,报请豁免应纳粮七百六十四石,极大地减轻了当地农民的负担。除主书院讲习外,还关心“文社”,对资助乡、会试人员,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个人生活

李铭汉之子李于锴(1862—1923)字叔坚,又字冶成。清末学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第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为庶吉士

李于锴天资聪慧, 14岁成为秀才,21岁时考中举人。中举后以父年老故,随侍左右多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去北京参加会试留住北京,参加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甘肃省应试举人费城76人队联名上书,李于锴亲自起草《请废马关条约呈文》,也是第一个签名者。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山东蓬莱知县,到任伊始即着手剔除弊政,改变征民船巡海之旧制,允许运粮民船任意靠岸,使粮价下跌,惠及当地民众。当地人民为他树立功德碑。在泰安任知县一年多,清理积案,募集资金修筑堤坝,预防水患。后又任沂州知府,主持开采沂州城南煤矿,造福居民。又用煤矿盈利资助军费,兴办教育,时人誉为“贤太守”。

袁世凯山东巡抚时,李于锴与其有交往。袁任大都督时曾召他到北京任职,他坚辞未去。复又委任他为甘肃省警察厅长,他亦辞而不就。民国二年(1913)他自山东省返里,闭门谢客。但并未淡漠民间疾苦,仍继承其父铭汉遗志造福桑梓。

李于锴青年时喜欢考据,爱好诗赋,著有考据文字《式训小记》,有考古性质的骈文《尹夫人台碑》,有《写经楼诗草》收入古近体诗一百多首。生前所作诗文大多散佚,逝世后其长子李鼎超整理刊行了《味斋遗稿》。

李于锴长子李鼎超(1894—1931)字酝班,清末民初学人。

李鼎超曾任甘肃省通志局分,撰《方言》、《水道》二志,后又应兰州大学之聘,讲授文字学。

民国十年(1921),整理刊行其父李于锴的《味檗斋遗稿》,并编纂完成《武威县志》,至去世前,已完成者有《人物志》《艺文志》《金石志》《方言志》。其中《方言志》为其得意之作,从草拟到定稿历时近十年,初名《武威方言》,后更名《陇右方言》共十卷一册。正文体例依章太炎《新方言》,分释词、释言、释亲属、释形体、释器、释宫、释天、释地、释动物、释植物等。凡1214条。全书卷首有《自序》,卷末置《自跋》。

民国二十年(1931)春,李鼎超以无党派人士被选为国民会议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后病逝于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于锴之次子李鼎文,生于1919年5月。1950年夏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国文系,历任武威师范学校教师、西北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甘肃文史丛稿》,整理校点了《续敦煌实录》《李于锴遗稿辑存》《陇右方言》等书,复校了王权的《笠云山房诗文集》。主编了《甘肃古代作家》一书,撰写了其中《胡宗》《金銮》《邢澍》《张澍》四篇。1959年,曾在光明日报发表《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做的吗?》一文,收入《胡笳十八拍讨论集》。

李鼎文先生现以九十多岁的之年定居新西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