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崮顶 :山东沂源县的山峰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7

松崮顶位于沂源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大张庄镇松崮村。由“松崮顶”、“于崮顶”、“凤凰顶”、“方家崮顶(音)”、“朱砂洞”等组成“山脉”,松崮顶右侧紧连“凤凰顶”,之阳,左为“朱砂洞”、“方家崮顶”,右为“于崮顶”。主峰松崮顶海拔662米,面积6平方公里。山体由石灰岩变质岩构成。因山上多松柏,故名松崮。远眺此山,形如少女双峰之一,甚为端庄美观。此崮四周悬崖如削,高20余米,突兀峭立,崮顶平坦。山坡中多野生中药材,主要盛产虿尾虫、黄芪、远志丹参交藤等。登上崮顶,自然风光,一览无余,放眼四周,千峰凝翠,层峦叠嶂,微风轻佛,松涛阵阵;俯瞰山脚,泓泓清泉,汇成涓涓溪流,蜿蜒远方;抬眼脚下,古代文人墨客的题字与诗作跃然崮顶!游览松崮顶,让你充分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和“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魄!!

发展历史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在松崮顶的峰顶有一座神庙,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香火旺盛,烟雾缭绕,院落幽静,壮观肃穆,里面供奉有受人景仰的天神。不论谁家有个大灾小难,心气不顺,或有百姓婚配求子、赐福,官人仕途顺利,商贾财源广进之事,都来向天神祭拜许愿,准能灾难化解,夙愿实现,非常灵验。而且,每年赶在春耕大忙时节之前,周边各村的村民都自发来这里进行朝拜祈祷,祈求天神,保佑一年平安顺利,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围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团圆,户户和睦,尽管日子清贫,倒也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对于神庙供奉的天神的身世,当地村民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一说是王母娘娘,一说是三龙女,一说是东海龙王,认为是王母娘娘者居多。然而,这样的争论却源自一个共同的传说。据传,背朝东海大汶河,西向泰山,专供王母浴用。东海龙王得知此事,非常气愤,他想,长江黄河尚且东流而来,你一条小小的汶河怎可西向讨好王母呢?龙王便派三龙女督察汶河改道事宜。然而,三龙女却发现,汶河所经之处,土地肥沃,百姓安居,索性镇守河边,保佑沿岸百姓不受龙王洪水泛滥的侵扰。这一故事的出处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故事中所提到的“倒流顺民”的寓意却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赶松崮顶庙会的习俗还是被人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每年的农历3月18日,周边村里的长者都会自发的带着香火贡品,来到松崮顶,非常虔诚的朝拜王母娘娘等诸位神仙,以祈上天保佑家中老人健康长寿、全家平安和睦、儿女们有一个好的安排、家庭财源广进、生活富足等。对于现在老人们的祈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从前所担心的衣食问题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老人们在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朱砂洞的传说】

在松崮顶左前侧有一山峰,山上长满松柏,形态各异,郁郁葱葱;山坡中多野生中药材,主要有虿尾虫、黄芪、远志丹参交藤等。峰顶有一个山洞,洞中光线昏暗,幽深莫测。相传很久以前,一股泉水从洞口奔流而出,雪白如玉,清脆如琴,四季常流不断。那时候,松崮顶周围群山树木参天,紫藤密布,虎狼出没无常。

斜对着洞口的一块平地处有一口草屋,住着一对年迈的夫妻。老两口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因为皇帝连年对外用兵,老两口的儿子都被征兵服役戍边了,一去就杳无音信。祸不单行,征税的又三天两头找上门来。家中无粮,又无银钱,他们只好跑到这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了。在这里老两口儿以采摘野果、猎获禽兽为生,日子尽管清贫,但不再受官府骚扰,倒也悠然自得。

光阴似箭,老两口渐渐老了,终于有一天,老头儿在追猎野兔时,把脚崴了,一连好几天卧床不起,家里眼看就要断炊了。这天晚上老两口儿愁得睡不着觉,呆呆地望着对面的山洞,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洞口隐约发出光来,借着微光,老两口看见一个仙女出现在洞口,眨眼之间,仙女飘至面前对老两口说道:“我是炉神庙里的仙姑,见二老在此艰难生活,又无儿女侍奉,真是让人痛心,这里有一块带字红绸,也许能帮你们。”说完仙女便不见了,只见地下确实有一块红绸,只见上面写了一首诗:

洞内有珍宝,色红能镇妖。

安神又静心,生活离不了。

要取珍宝易,须过独木桥。

贪心桥易翻,知足方牢靠。

一年两鞋底,莫愁多难熬。

所言不计取,性命不可饶。

老头便跛着脚从洞口爬进去,爬了几步,眼前忽然明亮起来,洞中越来越宽敞,可以躬着腰走了,老头又走了几步,就看见一座独木桥,桥极窄极细,桥下面是黑黝黝的深涧,望一眼都头晕目眩。老头儿闭起眼睛慢慢爬了过去。走不多远,嘿,眼前忽然出现一堆小山似的朱砂!那朱砂就像云霞一样灿烂,像火焰一样鲜红,老头恍然大悟:敢情绸子上写的珍宝就是这玩意儿?老头脱下鞋,装了两鞋。他牢牢地记着神仙的嘱咐,没敢多装,就从原路返回了。

到了洞外,逢集这天,老两口取了一小勺朱砂到集上卖了,换回一些生活用品,两鞋朱砂卖完,时间也恰好过去一年,就这样又过了好几年。

一天,老两口儿子在集上卖朱砂,被征税的衙役发现了。他们二话没讲,把老两口儿五花大绑推到了县衙。

县官当即升堂,把惊堂木一拍,装腔作势地喝道:“老头儿,你知罪吗?”老头儿说:“回大老爷的话,草民不知道所犯何罪?”县官喝道:“大胆刁民,你无视王法,私逃皇税,蔑视朝廷,罪不容赦,你还敢狡辩吗?”老头儿说:“大老爷,草民不是故意逃税,只因家境贫穷,实在没有银子交税啊!”县官问道:“那你家的盐钱从何而来,莫非是偷的不成?”老头儿说:“回大老爷,草民生性老实,从没做过贼。”县官恼羞成怒:“来人呀,给我拖下去往死里打。”老婆子一看,这还了得,老伴儿诺大年纪,能受得住几棒啊!于是不得已,把取朱砂的事说了。

县官闻听大喜,暗想:天机在此,我这小县官儿发财的机会到了。县官立即把老两口儿打进大牢,回到后堂跟老婆合计了一宿。天刚蒙蒙亮,县官瞒着众衙役,偷偷带了一条大口袋出发了。

县官到了松崮山下,找到山洞,爬进洞去,乍一看到光灿灿的朱砂,不由得心花怒放。他手刨脚蹬,开始装朱砂。前一捧,后一捧,左一捧,右一捧,直把大口袋装满才罢手。他累得狗熊似的,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歇了一会儿,县官去背大口袋,没想到朱砂那么沉,可再沉他也要背走。刚哆嗦着爬上独木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就听天崩地裂一声响,那独木桥陡然间化作一条小白龙腾空而起,县官和大口袋一起摔进了山涧。

再说那老两口儿,本来就没啥罪,不久就被新任县官释放了。老两口儿步履蹒跚地回到自己的茅屋,发现洞口有一布袋朱砂。靠这袋朱砂,老两口幸福地度过了晚年。

从此,这个故事传开了,人们都把那个洞叫朱砂洞。

地理环境

松崮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大张庄镇松崮村,莱芜与淄博的交界处,从莱韩路向东行,行至淄博境地界牌,爬上坡即可看到。每年阴历的3月18便是山会。沿途登崮,还能看到过去炮楼和石屋的痕迹,过去战乱年代,老百姓就在这里避难,上崮只有一条道,其余的位置很难攀上,这也是其他崮的共性。松崮是崮中的模特儿,它的典雅、别致和雄伟,是整个沂源的骄傲自豪。它的出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块土地的面貌,这就是因为它的大度与独特。

松崮海拔662米,这在沂蒙崮群中属偏高,而不是很高。若从山脚算,有6个平方公里,崮顶面积长约50米,最窄处只有15米,只有一亩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崮的名气并不在于人类用眼睛看到的高低大小,而主要在于表面看不到的历史与文化。“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仙”就是它的历史与文化,就是它的内涵。

松崮顶空旷、博大、平坦、多石,没有多少树木,仅有的绿色多是婴奥荆棘。少树少草是与一片片巨大的石板有关。相比有些崮顶上高高的森林、疯长的野草、厚厚的泥土,那松崮顶上的广阔、博大、明亮,就是崮世界里的另一种特点和风格了。崮顶有泰山奶奶庙,红瓦灰壁,双门虚掩。左侧窗外,有棵孤立的与庙高矮相近的柏树,上面挂满了红色的布条,看来还有不少香客跑到这里求财祈福,望子成龙或状元及第。

崮顶有个巨大的石水池,是凿在整块石头上的石水瓮,而这个水池是露天的,里面干巴巴,光滑滑,一滴水也没有。这就证明,当时一定有许多人在崮顶生活。离石瓮不远,在一块平平坦坦的大石板上,有一圈规规整整的圆茶壶大小的石窝,应是生活的用具,取代磨、碾的工能,类似捣米碎粮破果之用。无论干什么用,都记载了人类在历史上的活动。来到了这些石窝窝之间,就好像来到了松崮过去的年代,与先人们一起碎米方便食品捣粮,有说有笑,情情切切,看到我们的进入,他们会表示更多的生活的情趣。每座崮就是一座博物馆。今人不仅能从中获得宇宙的信息,地球的信息,更多的是我们的祖先生活的信息。

历史人文

松崮

悠悠松崮庄,坐落山间当;

群山来包围,崮前是家乡。

参考资料

.山东地方志.2024-03-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