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夜蛾 :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3:29

枯叶夜蛾,昆虫名,为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江西省上海市台湾省、湖北、云南省贵州省河南省、安徽、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为害柑橘苹果葡萄、枇杷、杧果、梨、桃、杏、李、柿等植物的果实。成虫以锐利的虹吸式口器穿刺果皮。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38毫米,翅展96~106毫米,头胸部褐色,腹部杏黄色。触角丝状。前翅枯叶色深棕微绿;顶尖很尖,外缘弧形内斜,后缘中部内凹;从顶角至后缘凹陷处有1条黑褐色斜线;内线黑褐色;翅脉上有许多黑褐色小点;翅基部和中央有暗绿色圆纹。后翅杏黄色,中部有1肾形黑斑。其前端至 M2脉;亚端区有 l牛角形黑纹。

卵:扁球形1~1.1毫米,高0.85~0.9毫米,顶部与底部均较平,乳白色。

幼虫:体长57~71毫米,前端较尖,第 1、2腹节常弯曲,第8腹节有隆起、把第7~10腹节连成 1个峰状。头红褐色无花纹。体黄褐或灰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线、亚腹线及腹线均暗褐色;第2、3腹节亚背面各有1个眼形斑、中间黑色并具有月牙形白纹,其外围黄白色绕有黑色圈、各体节布有许多不规则的白纹,第6腹节亚背线与亚腹线间有1块不规则的方形白斑、上有许多黄褐色圆圈和斑点。胸足外侧黑褐色,基部较淡内侧有白斑;腹足黄褐色,趾钩单序中带,第1对腹足很小,第2~4对腹足及臀足趾钩均在40个以上。气门长卵形黑色,第8腹气门比第7节稍大。

蛹:长31~32毫米,红褐至黑褐色。头顶中央略呈 1尖突,头胸部背腹面有许多较粗而规则的皱褶;腹部背面较光滑,刻点浅而稀。

生长习性

黄岩区1年发生2~3代,以成虫越冬。田间3~11月均可发现成虫,但以秋季较多。卵在野外发生较多的时间为6月上旬、8月和9月上旬,但由于卵孵化率低,幼虫死亡率高,幼虫的发生量并不多。在广东省,成虫为害柑橘的时问为8月中旬至12月,其中为害早熟温州蜜柑从8月中旬开始,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最盛,中熟的甜橙品种从9月中旬开始受害,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受害最盛。成虫多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常数粒产在一起。初龄幼虫有吐丝习性,静止时常以3对腹足着地,全体呈“U”字形或“?”形。已发现的幼虫寄主有木防己木通、通草和十大功劳等。成虫略具假死习性,白天潜伏,天黑后飞入果园危害果实,喜选择健果危害。柑橘果实被害后,初为小针孔状,并有胶液流出,后扩展为木栓化,水渍状的椭圆形褐斑,最后全果腐烂,发出酒糟味。

分布与危害

主要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北、江苏省浙江省台湾省等地。主要以成虫吸食近成熟的苹果、梨、柑橘属、桃、葡萄、杏、柿、枇把、无花果的果实汁液。以幼虫为害通草、伏牛花、十大功劳。

为害特点 成虫以锐利的虹吸式口器穿刺果皮。果面留有针头大的小孔,果肉失水呈海绵状,以手指按压有松软感觉,被害部变色凹陷、随后腐烂脱落。常招致胡蜂科等为害,将果实食成空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规划苗圃,新建苗圃时,尽可能远离果园。

2、人工防治:在成虫产卵、幼虫孵化期,加以捕杀。

3、铲除苗圃周围的木防己木通等寄主植物。

4、灯光诱杀成虫,在成虫高发期,根据成虫具有趋光性,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5、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后,幼虫孵化后,及时喷施杀虫剂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6、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参考资料

枯叶夜蛾防治方法-枯叶夜蛾危害-用什么药防治.景观苗木网.2020-06-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