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头地莺 :树莺科树莺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5

栗头地莺(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ettia castaneocoronata),又名Tesia castaneocoronata,是一种小型昆虫食性鸣禽,原先归类为“旧世界莺鹛科”,现归类于树莺科。在2011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发现,栗头地莺属于灌丛莺属(Cettia)的一个支序内,现归类于树莺属

形态特征

体长约10厘米,体型纤细,是中原地区体型最小的鸟类之一;喙细尖,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圆;尾短至中等;腿短而细。

栗头地莺立姿甚直而色彩艳丽的莺。尾短而似,体型与灰腹地莺相似,前额、头顶至后枕和头侧亮栗色,眼后具一小的三角形白斑;后颈、肩羽、上背至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呈暗橄榄绿色;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缘橄榄绿色。颏、喉亮绿柠檬黄色,胸和腹部亮黄而沾橄榄绿色;胁部橄榄绿色。两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黄色;跗和趾绿褐色,爪淡黄褐色。

幼鸟上体橄榄褐色,下体橙栗。越南亚种的上体绿色较深,颈背近绿;滇西亚种i较指名亚种色淡。

大小量度:体重♂6-9g,♀8-9g;体长♂82-100mm,♀84-85mm;嘴峰♂10-11mm,♀10-11mm;翅♂50-51mm,♀51mm;尾♂28-29mm,♀28mm;跗♂21-24mm,♀20-21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栗头地莺分布于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在阴湿山坡沟谷地带的林下灌丛、竹林和草丛之间的地上活动觅食。在高黎贡山调查中常见单个活动于栎属林下的草丛间。常于茂密潮湿森林中近溪流的林下覆盖处。沿树枝或圆木侧身移动。垂直迁移的鸟,通常夏季于海拔2000-4000米,冬季在2000米以下。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还包括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

生活习性

栗头地莺是留鸟。性活泼,常跳跃不止,鸣声尖锐悦耳。性隐匿,躲藏在草丛或枯枝落叶之中,常闻其声而不见其鸟。这种鸟性孤独,只偶见与其他鸟类混群,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胆怯,喜藏匿躲闪,但并不难见到;生活于灌木丛中,常跳跃于其间或在生满青苔的乱石堆中觅食,食物以昆虫为主,兼食植物。

叫声:响而尖的四声鸣声sip, s信息技术it-up。通常的叫声为刺耳的似口技单音tzeeet。也作chiruk, chiruck声杂轻柔的wee声。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灵鹫山(北部,旁遮普邦,阿萨姆邦)、老挝、缅甸北部、尼泊尔泰国西北部、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西部景东彝族自治县芒市永德县大渡河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四川省峨眉山市屏山甘洛县峨边彝族自治县会东县康定)、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赤水市)、西藏自治区香樟通麦镇、排龙、尼油山口、洛山口、米及墩)(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木或树枝杈上,巢呈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细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2-3枚,偶尔也产4枚。卵粉红色、有微缀黄色和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6.8-18.3mm12.4-13.4mm。雌雄轮流独孵卵,早成雏晚成性。

命名

栗头地莺最早由英国陆军军官和动物学爱德华·伯顿(Edward Burton)于1836年正式描述,种加词的拉丁文含义为“栗色的”和“戴冠的”。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亚种分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Chestnut-headed Tesia.iucnredlist.org.2022-04-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