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背岩鹨 :雀形目岩鹨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3:51

栗背岩(学名:Prunella immaculata)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大小和大山雀相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头顶至枕深灰色,眼先暗黑色,前额和头侧灰色,前额具苍白色尖端或淡灰色羽缘。肩间部和上背灰色而缀金褐色或茶黄色,肩和下背栗色,到腰和尾上覆羽逐渐变为橄榄灰色或金灰色,尾暗灰褐色。翅上覆羽灰色或蓝灰色,初级覆羽黑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暗褐色,除第一和第二枚初级飞羽外,其余飞羽外嘲具淡灰色或灰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外嘲以及最内侧飞羽栗红色。颏、喉、头侧、颈侧、胸和上腹灰色,下腹、两胁后部、肛周和尾下覆羽暗棕栗色或栗黄色,腹中部棕白色。

幼鸟类似于成鸟,但前额缺少白色,后背的橄榄色羽毛在尾稍呈黑色,喉部有斑点,胸部呈浅黄色并伴有深褐色的条纹。腹部和肛门区域较白。

虹膜外圈橙色,内圈黄色或灰白色,嘴黑色,脚肉色、暗褐色或淡蜡黄色。

生活习性

栗背岩鹨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成3-5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成大群。主要为地栖性。常在地面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有时也站在灌木顶枝上,见人立刻落入灌丛中。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草子、悬钩子属等植物果实和种子。

行为:留鸟。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成3-5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成大群。主要为地栖性。常在地面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有时也站在灌木顶枝上,见人立刻落入灌丛中。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草子、悬钩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

叫声:叫声单调,尖叫声低,音高且具有类似金属的音调,像“zieh-dzit”或“ tzip”。

分布范围

栗背岩鹨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和印度阿萨姆邦锡金王国)以及缅甸东北部。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察雅、江达县、错高、米林县、丹娘、抓区、昌都市北部和西南部,云南省西部泸水市腾冲市永平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漾濞彝族自治县、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部昆明市四川省北部马尔康市、松潘、汶川、平武、南坪、西部雅江、九江、康定、西北部甘孜、西南部木里、西昌、峨边、中部峨眉、宝兴等地。

栖息环境

栗背岩鹨在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上部针叶林、林缘灌丛、草甸、多岩石草地等开阔的高海拔疏林灌丛地区,冬季下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河谷、林间空地、林缘和疏林草坡,也见于阔叶林和红杉林。每年冬季的时候,在印度次大陆的东北部,它们被发现在海拔1700-3700米之间;在中国西藏,它们的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

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地上草丛或灌丛中。巢由枯草茎、草叶、苔藓植物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软草茎、羊毛等柔软材料。巢位于地面上方非常低的位置,有时甚至位于地面上。每窝产卵3-5枚。卵蓝色,大小为17-21毫米×14-15.3毫米。

保护现状

栗背岩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