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末日记 :1829年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9:23

《死囚末日记》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即一位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的内心独白。小说中,这位囚犯在得知自己被判死刑后,怀抱着强烈的求生愿望,不断期待能够获得减刑的机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希望逐渐破灭。作者在刻画主人公“我”的性格特征时采取了模糊处理的方式,与此同时,对于彼塞特监狱内苦役犯的生活状况以及监狱本身的黑暗面,以及“我”被判死刑后的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真实的描绘。由于“我”的身份并不明确,这种真实性超越了个人特质和特定情境,从而成为了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存在。维克多·雨果在这部作品中并未对叙述者“我”进行个性化塑造,而是将其抽象化,目的是为了凸显一种超越个体的象征——即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死囚。

剧情简介

《死囚末日记》共有49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囚犯在等待判决之前的痛苦经历。第二章描述了法庭审判的场景,经过三天的审理,囚犯最终被判处死刑,并被送进死牢。从第三章到第十七章,叙述了死囚在等待上诉回复期间,恐惧情绪的逐步加剧。从第十八章到第四十九章,则展现了死囚在执行死刑前所经历的情感波动和感受。整部小说揭示了一个死囚在临刑前的心灵轨迹。作者试图通过深入描绘囚犯内心的痛苦,强调其反对死刑的观点。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死囚末日记》发表于复辟王朝崩溃前夕。1829年,法国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查理十世为了废除带有鲜明资产阶级色彩的改革成果,推行了一系列反动政策,使得极端保皇党势力得以掌控权力,进而引发了资产阶级立宪派和自由派的强烈反抗,推动了全国革命情绪的高涨。1826年后,法国爆发了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直至1829年左右,国家又经历了经济衰退和农业歉收的局面,原本难以承受贫困生活的劳动者处境更加艰难,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无法维持生计的问题,城乡地区呈现出一片贫穷和饥饿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被迫从事犯罪行为以求生存,而复辟时期的法律对穷人的处置极其严酷,因此,全国各地的断头台成为了这一政权残忍本性的象征。死刑问题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王室政治的倒退,民众生活的困顿,以及全国范围内革命情绪的高涨,共同构成了《死囚末日记》产生的直接社会背景。

文学背景

1827年,维克多·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其中回顾了人类社会、诗歌和戏剧的发展历史,严厉批判了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学创作主张。他提倡打破一切体系和常规的限制,鼓励作家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放弃旧有的创作模式和观念,在艺术上实现创新和突破。《死囚末日记》便是雨果在小说领域的创新尝试之一。这是继《冰岛凶汉》和《布格—雅加尔》之后,雨果创作的第三部小说,于1828年10月14日开始撰写,1829年2月3日正式出版。

人物介绍

尽管维克多·雨果有意回避了对主人公生平的直接交代,但他并非仅仅作为一个囚犯的抽象符号出现。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表明,主人公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形象。他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家庭生活相对富裕和讲究,经常乘坐马车出行,还会前往灯光璀璨的剧院,参与教堂的重要仪式,就连他的女儿都有专门的保姆照顾。

作品鉴赏

主题

在死囚绝望的呐喊声中,雨果表达了对不公和邪恶法律的谴责:“事实上,只有坏法律才会制造坏人,我不是天生的坏人!”对于一名死囚来说,法律不仅夺走了他的生命,还摧毁了他的家人。死刑意味着“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女儿失去了父亲。”而他去世后,留给亲人的除了悲伤,几乎没有任何物质财富,因为“斩首的机器实在太贵了”,他的遗产仅足以支付诉讼费用,这也是一种对法律的讽刺。维克多·雨果在小说中表达了对市民阶层愚昧和冷漠的失望,他认为市民们对待生命的漠视实际上是在帮助刽子手。在法庭上,前来旁听的人群拥挤在座位上,就像围绕着一具尸体的众多乌鸦。狱卒竟然像出售动物园门票一样,允许好奇的市民进入监狱观看死刑犯,从中牟利。在给苦役犯戴上镣铐的时候,看守队伍中也会夹杂着一些特意从巴黎赶来凑热闹的人。在行刑的日子里,广场上通常是人山人海,甚至连周围的街道都被围观的人群挤满,窗户外都是探出身子张望的人。人们对行刑场面的渴求近乎狂热,以至于有人高价出租窗口以便更好的观看,据说这样的窗口往往很快就被租完。桌椅板凳也被用来出租,方便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楚。刑场附近的居民甚至还准备好了酒水和水果,邀请朋友们一起观看这场悲剧。小说中还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的一个显著社会问题,即贫穷导致犯罪。在审判庭拘留所,死囚遇到了另一位刚刚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后者讲述了自己如何沦为死囚的故事。这个人从小就失去双亲,为了填饱肚子而犯罪,服了十五年的苦役,重获自由后,他希望能通过劳动成为一个好人。然而,这个社会却让他无路可走,他身上的苦役犯烙印无法抹去,他被剥夺了成为好人的机会,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再次走向犯罪之路。从这个犯人身上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身影,为了偷一块面包而遭受终身苦役的沉重代价,这一切都始于贫穷。维克多·雨果将目光转向了苦难的人们,并将此作为他一生创作的主题,揭露了这个残酷的社会。

艺术特色

《死囚末日记》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除了标题之外,从一开始就由叙述者“我”贯穿全书,一直到结尾:“啊,多么残忍的人!我感到有人正沿着楼梯上来......现在正好是四点钟。”这种叙述方式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读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当事人”,“当事人”不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动于衷,更容易受到感动。比如在第十四章中:“刺骨的细雨使天气变得寒冷,囚犯们的灰布裤被雨水浸透,变成黑色,紧紧贴在膝盖上。短发和长胡子上都在滴水。他们冻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牙齿咯咯作响......队长一声令下,棍棒像雨点般落在囚犯们的肩上和头上,所有人都闭嘴了,表面上恢复了所谓的‘秩序’。然而,囚犯们的眼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紧握的拳头在膝盖上颤抖。”“我”目睹了囚犯在前往土伦服役前的这一幕,不禁感叹:“啊!雅威啊!宁愿死一千次,宁愿上断头台也不愿服苦役。”“我”的这种宁愿上断头台也不愿服苦役的感受,会让读者对监狱里的非人道待遇产生厌恶,对苦役犯产生同情。小说在描述“我”的内心活动中,没有按照线性逻辑时间展开,而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有时是独白,有时是梦境,有时是回忆,有时是联想,有时是幻想,真实地再现了“我”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对“我”的心理活动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据此得出理性的分析和结论。

影响与评价

影响

《死囚末日记》被认为是法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其成功的人物心理描写艺术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宝库,为后来的法国作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评价

《死囚末日记》一经问世,就受到了文学批评界的猛烈抨击。首先是作品内容方面,儒尔·雅南在小说出版当日就在《日报》上发文,批评小说充斥着恐怖元素,让人感到恶心。曾经是维克多·雨果好友的夏尔诺迪埃也在1829年2月26日的《论坛日报》上发表评论,认为小说虽然分析细腻,但毫无价值。他表示:“没有人有权对我一个不认识的人感兴趣。”由于读者对主人公的生平一无所知,很难对其产生兴趣或同情,这一点实在令人遗憾。雨果在1829年2月28日《死囚末日记》第三版的序言中,不得不以对话的形式列举并反驳了该书出版半月后密集的批评声音:“充满恐怖的书”、“读了令人毛骨悚然”、“读了会做噩梦”、“读了要生病”、“该书伤风败俗,品味低劣”。此外,小说的形式也是批评的重点。关于《死囚末日记》是否属于小说的争论,一直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20世纪初仍未停止。确实,小说在形式上与传统小说格格不入:没有故事情节,也不是自传体小说,因为主人公“我”与作者无关;也不是书信体小说,因为主人公“我”并没有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更不是日记体小说,因为它既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因此,当时的否定观点占据了主流。亨利·梅肖尼克含糊其辞,认为无论是什么文体,总之是一本书;伊夫·奥杰称《死囚末日记》只是维克多·雨果的一本类似日记的小册子;保尔贝雷则直言不讳地说雨果的《克洛德·格》和《死囚末日记》都不算是小说;埃德蒙·比雷甚至认为雨果当时写这本书纯属一时兴起。持否定观点的人普遍认为,《死囚末日记》在雨果的作品中并不重要,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迎合了1830年法国革命前夕的公众舆论。当然,也有一些评论家对这本书持肯定态度。

名家点评

评论家居斯塔夫·沙尔里埃认为,尽管作品体量不大,但形式新颖,体现了当时作家思维方式的新趋势,值得关注。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指出:“维克多·雨果从未被判处过死刑,但在他的《死囚末日记》中,有着恐怖而又撕心裂肺的真实。”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生和创作的核心理念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倡导以爱战胜邪恶。他的作品涵盖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和21卷哲学论著,总共有79卷之多,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命运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和《悲惨世界》,以及《九三年》等。

参考资料

死囚末日记.豆瓣读书.2024-08-20

雨果.中华典藏.2024-08-20

人类命运的思考者 | 维克多·雨果诞辰220周年.澎湃新闻.2024-08-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