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诗人、剧院演员

更新时间:2023-04-30 13:17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是英国文坛的巨匠和世界戏剧艺术的顶峰,一生共创作了37个剧本(近年来经学者考证又发现了他的两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部长篇叙事诗和其他诗作。

莎士比亚于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中,曾在斯特拉福文法学校上学。1577年,家道中落,13岁的莎士比亚辍学出来经营生计,当过学徒、秘书、家庭教师等职业。1582年,与比大自己8岁的安妮·哈撒韦结婚。后前往伦敦,开始戏剧生涯,起初在剧院干杂活,跑龙套,偶尔演主角。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莎士比亚写的几个剧本公演后受到广泛好评,在戏剧行业崭露头角。1593年,莎氏比亚发表了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在当时引起轰动且风靡一时。转年,又发表了长篇叙事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2年至1598年间,莎士比亚还创作了著名的154首十四行诗,这些诗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引起了后人的研究的热潮。1599年,莎士比亚作为股东与其他人合伙建立了“环球剧院”,成为当时最豪华的剧院。1601至1608年间,处于事业巅峰期的莎士比亚创作了他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后人评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戏剧作品可分为喜剧、历史剧、悲剧、传奇剧四类。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镇与世长辞,享年52岁。

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并被许多学者研究,他的作品深受着各个时代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财富。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他创造了数千个词汇和短语,如今依旧是无数人眼里十分优秀且重要的作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564年4月,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4月26日,莎士比亚在圣三一教堂接受了洗礼。童年时,斯特拉福镇经常会有一些巡回演出的旅行剧团,这激起了莎士比亚对戏剧表演的兴趣。1571年,7岁的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文法学校上学。这段上学的日子对莎士比亚来说是漫长的,课程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约下午6点晚饭时分。学校的老师很严厉,莎士比亚在此期间学习了算术、字母表、拉丁语、《圣经》选段和赞美诗等等,为其后来的戏剧与诗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莎士比亚在学校中受到的基本修辞训练也在后来的剧作中有所体现。

青年时期

1577年,莎士比亚13岁时,家道中落。由于生意不景气,父亲欠债许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后来,其父逐渐变卖家产直至破产。经济困难的父亲没钱送莎士比亚上学,只好辍学。16岁,莎士比亚开始独立谋生。从辍学到结婚的阶段,关于莎士比亚的记载甚少。有学者推测,莎士比亚在这个时期也许当过学徒、秘书、家庭教师等职业。莎士比亚成年后创作的戏剧中显示他对屠夫铺子十分熟悉,他有可能在青年时期学过宰杀牲口。如果莎士比亚曾在一个富有的家族朋友家里担任过暂时的寄宿教师,他就可能有机会在朋友家宽敞的大厅里观看成群结队的巡演演员们表演戏剧,从而与表演和舞台戏剧有了亲密的接触。因此,这些可能使得他在青年时期便与表演和舞台戏剧结下不解之缘,为其后来前往伦敦追求戏剧事业埋下伏笔。

1582年11月28日,18岁的莎士比亚与比自己大8岁的安妮·哈撒韦结婚。他们的女儿苏珊娜在5个月后降生,并在1583年5月26日接受了基督教洗礼。1585年,莎士比亚和安妮生了一对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伦敦岁月

1586年,22岁的莎士比亚离开了斯特拉特福,去伦敦谋生。当时伦敦是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城里街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1590年以前,莎士比亚从事的工作是清洁工或马夫这类不体面的工作,或者干一些扫地等杂活。之后,莎士比亚做过招呼演员按时登场的传呼员工作,并兼任演员去饰演一些小角色。莎士比亚在年轻时就秃了顶,使得他能出演老人。

第一创作阶段(1590~1600)

这一时期正值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统治后期,英国国内的镇压农民起义、血腥立法、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外,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增强了资产阶级的民族自信。莎士比亚在第一创作阶段的作品基调是乐观的,对于和谐解决生活矛盾和社会矛盾充满信心,体裁以诗歌、喜剧和历史剧为主。

1590年到1591年两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剧本。1592年,《亨利六世》全剧在修一新的玫瑰剧场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大学才子”派的震惊,英国作家罗伯特·格林甚至借用《亨利六世》中的台词去攻击莎士比亚,嘲笑他是没进过大学的乡下佬。同年,莎士比亚加盟了一家剧团,并为该剧团写剧本。随后伦敦的舞台公演了莎士比亚的几部剧作,作为剧作家和演员的他在伦敦开始崭露头角。

莎士比亚通常只为自己的剧团写剧本,这与当时其他剧作家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很多是为某些特定演员量身打造的,因为莎士比亚的剧本通常也是在某个特定的剧院上演,他在创作时还会考虑剧院的建筑特征。

1593至1594年,黑鼠疫席卷伦敦,剧院因为这种极具传染性的瘟疫而关停。莎士比亚将注意力转向诗歌,出版了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其第一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是献给一位爱好文艺的青年贵族“扫桑普顿伯爵兼提齐菲尔男爵亨利·罗塞斯雷”,题献高度赞美这位作为庇护人的伯爵,极尽谦卑之意。刊行后,该诗显示的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得到社会的承认。第二首长诗献给同一个人,寻求贵人的庇护,表明诗歌为大方之作家所作并提高作品的身价。莎士比亚的长诗在当时一直受到众人的重视,随后才逐渐退居次位。

1594年,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以四开本出版,他和剧团声名鹊起,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闻名全国,经济状况也日渐上升。转年,莎士比亚开始着手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喜剧《仲夏夜之梦》的创作,前者主要受1562年英国诗人亚瑟·勃鲁克的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的启示,后者的主要情节为莎士比亚本人创造,而一些次要情节主要取材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某些作品以及民间传说。

1596年,莎氏比亚创作了喜剧《威尼斯商人》,该剧在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菲奥伦蒂诺的短篇小说集《傻瓜》的基础上改编。同年,莎士比亚以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力。8月11日,莎士比亚的儿子哈姆尼特不幸死亡,年仅11岁。1599年,莎士比亚搬到了泰晤士河的南岸,与此同时,他作为剧团股东同其他人在此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剧院——环球剧院。同年,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皆大欢喜》就在这里上演,该剧的故事情节来源于托马斯·洛奇的牧歌传奇《罗瑟琳》。1600年,莎氏比亚创作了《第十二夜》,两年后首次上演于伦敦的“中殿法学协会”。莎士比亚后来创作的戏剧主要在环球剧院里公演。

第二创作阶段(1601~1607)

随着“环球剧院”的开张,这个时期成为了莎士比亚创作的巅峰时期。伊丽莎白统治的末年,王权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远未成熟,并且本质上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是对立的。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的悲惨故事,体裁以悲剧为主。

1601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早在12世纪末,丹麦史就有最早的记载提及哈姆雷特的故事,而后在16世纪末,英国作家把这部以复仇为主题的史诗改编成了戏剧,非常受欢迎,但最终却失传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般公认是根据那部失传悲剧改编而来的。

这一时期的喜剧带有悲剧的性质,莎士比亚于1602年创作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603年创作的《终成眷属》与《一报还一报》虽以爱情为主题,但爱情笼上了一层罪恶或背弃的阴影。同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新国王詹姆斯一世即位,莎士比亚所在剧团被授予“宫廷大臣剧团”皇家标志,并改名为“国王剧团”。有了国王的支持,莎士比亚和其剧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转年,莎士比亚改编16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一篇短篇小说并创作了《奥赛罗》,这是把一个普通爱情悲剧故事变为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

16世纪英国的历史著作和诗歌中,关于李尔王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且1584年更被编排成剧本上演。1606年,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加以改写而成的。该戏剧以人文主义为理念,把真诚的爱与现实世界虚伪的爱之间的矛盾放到舞台上,从而展现出人类期待追求的理想。同年,莎士比亚根据苏格兰史编写出了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批判了现实中存在的野心的腐蚀作用,强调了人文主义的“仁爱”原则,肯定了“良知”,指出野心同仁爱是不可共存的。

除了四大悲剧以外,1607年,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创作了《雅典的泰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其中《雅典的泰门》标志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低潮。它沉痛而愤怒地控诉了金钱对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腐蚀作用。

第三创作阶段(1608-1613)

在莎士比亚创作生涯的最后时期里,封建王朝更加暴露其专制的本来面目,清教徒力量壮大,与王权的碰撞更加激烈。詹姆斯一世纸醉金迷,提倡迷信,使得贵族流派风行一时。这些影响到戏剧界以及整个文坛,呈现颓势。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浪漫情调,富有传奇色彩,宣扬宽恕和解,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与传奇剧。

1608年,莎士比亚的剧组新添了一个名叫“黑衣修士”的室内剧院。这个剧院打破了时间限制,有屋顶和暖气使得剧组在冬天也能演戏。同年,莎士比亚创作了以悲剧开始但以喜剧作结的传奇剧《泰尔亲王佩里克里斯》,具有道德感化的意义。1609年,《十四行诗集》出版。1610年,莎士比亚创作了传奇剧《辛白林》。此时,莎士比亚还和当时著名的剧作家约翰·弗莱契尔开始合写《两位贵亲》。1611年,创作了传奇剧《冬天的故事》。1612年,创作了传奇剧《暴风雨》和历史剧《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可能是莎士比亚和另一个剧作家约翰·弗莱彻共同创作的。《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被视为莎士比亚向戏剧告别的作品,也是全部莎剧中最短的一部,是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戏剧。莎氏比亚在该剧中提出了关于理想国的主张,总结了自己一生对生活的思考,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

这些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揭露了黑暗的现实,但仍然坚守人文主义者的信念,多以上天干涉、恶人忏悔、施展魔法、失而复得等情节来实现大团圆的结局。莎士比亚将希望寄托于梦想中的乌托邦,希望未来的青年一代能够体会这乐观的精神。

此后莎士比亚封笔,不再创作戏剧作品。

晚年生活

1612年左右,莎士比亚告别伦敦回归自己的家乡斯特拉福镇,但仍担任剧团的股东并关心剧团演员的工作与生活。1613年,莎士比亚曾入宫为庆祝公主婚典御前献演。6月29日,在《亨利八世》的演出过程中,“环球剧院”发生火灾,莎士比亚的经济损失很大。

1616年1月,莎士比亚预感自己命不久矣,开始起草遗嘱。遗嘱中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哈撒韦一文未得,只分得一张“次好床”,引发后人种种猜测。有人指出,这种不符合逻辑的安排可能表明夫妻关系不太融洽。然而,也有人认为,由于那个时代的相关法律,妻子有权继承丈夫三分之一的财产,因此不必记录在遗嘱中,而“最好的床”本是两人的合欢床,无需遗赠。4月23日,莎士比亚病逝于斯特拉福镇,享年52岁。逝世两天后,莎士比亚被安葬在他出生时接受洗礼的圣三一教堂。

主要作品

早期作品

第一阶段(1590-1600)以历史剧、喜剧、诗歌为主。

中期作品

第二阶段(1601-1607)以悲剧为主。

晚期作品

第三阶段(1608-1613)以传奇剧为主。

主要思想

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汲取了前人思想精髓,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特点。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和理想主义方面。个性解放包括解放情感、确立人的地位和开发智慧三个方面;理想主义则包括一般生活方式和国家社会政治两个层面。

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禁欲主义所束缚,文艺复兴运动推崇人性,批判禁欲主义,主张人们有权满足情感需求和追求幸福。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再次展现了对青春和美、爱情和友谊的赞美。例如,在《爱的徒劳》中,那瓦国王和侍臣原本决心过清心寡欲的生活,但一旦法国公主和美貌的侍女到来,他们无法抵抗情感的冲击,放下了禁欲束缚,陷入爱情的漩涡。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体现了他不断提高的写作水平以及对于生活现实的深刻观察。在社会动荡、人性的贪婪以及黑暗的背景下,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推崇的理想人文主义精神在现实的残酷中被摧毁,留下了最后的慰藉。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特别突出,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无论是《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亚,还是《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这些形象充满了灵魂美和心灵美。她们的故事让人感动,展现了深沉及发自内心的人性美。虽然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内涵,但女性角色的形象特别突出,彰显了作者的人文精神。莎士比亚通过优秀的戏剧作品,艺术地展现了人文主义者的友谊、生活、爱情、理想,歌颂理想人物和君主,谴责马卡维利主义者、封建暴君和各种社会罪恶。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础核心思想在于人道主义精神或是人文主义

文艺思想

威廉·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和诗歌作品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文艺理念。与中世纪流行的文学观点有所不同,莎士比亚主张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艺理论的精华,注重现实和世俗。

他首先提出文学作品必须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总原则。其次,他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反映自然,力求合适,因为自然和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丰富多彩。然后,莎士比亚认为想象是实现“反映自然、再现人生”的目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后,他赞赏文艺作品的生命力,认为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是不朽的。

例如,莎士比亚在第82首十四行诗里所说的“真美的你只能由真诚的知己/用真朴的话把你真实的表达”,意味着文艺必须以生活的真实性为基础。他认为文艺既是始终以“反映自然”为目的,那就”不能越过自然的常道“,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尊重现实的精神。

艺术特色

戏剧方面

现实主义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人们以人为中心,否定中世纪神权和迷信。人文主义给人以新的价值观,使人类从历史扮演者转变为历史缔造者。莎士比亚受此影响且塑造个性化角色,走向现实主义之路。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首先立足于现实世界,以真实反映现实为基本出发点,后按照生活逻辑及丰富的面貌加以深化和扩展,展示他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虽反映英国社会现实,但又不正面直接点出,而是借助英国以前的故事,或是异国他乡的故事,以逼真的细节来展示。

莎士比亚的第二个重要悲剧《奥赛罗》在《哈姆雷特》之后面世,与前者相比,他将人物个性和现实主义方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剧中也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理想并非既定不变,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不断演变。剧中的埃果是莎翁塑造得非常细致的人物,他暴露出了现实的丑恶,从而使得读者感受到奥赛罗的天真纯洁,这是该剧在现实主义方面的一个特点。

恩格斯曾在致卡尔·马克思的信中指出: “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该剧第一幕中,从培琪的小康家庭到嘉德饭店再到法国医生的住所,英国市民社会的全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人物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和个性特点也被清晰勾勒。金钱在市民阶级兴起的时代里显露出颠倒乾坤的魔力,是这部剧推动情节发展的潜流。莎士比亚在塑造人物性格和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忠于生活、忠于时代,不以自己的主观兴趣为转移,而是以作品反映的客观现实为根据。

双重情节

莎士比亚创作的大部分戏剧中有着双重情节,即有一条线对主线的次要反映。这种模式打破了古希腊建筑悲剧”三一律“中的情节统一律,使得戏剧更具有张力和开放性。例如,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的情节线索便是以李尔家庭为主,以葛罗斯特家庭为辅。此戏剧利用辅情节的设置,达到拓展了主人公视野、带给观众更强震撼力的目的。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经常出现两个世界的对立。如《第十二夜》中的嘲讽场面与爱情世界、《皆大欢喜》中的公爵宫廷和亚登森林等,这种尖锐的对比,令情节故事多变,彰显出人物的性格,深入表达了主题思想,使作品具有更宽广、更深入的社会蕴涵。

悲喜结合

莎士比亚剧作中,常常呈现出一种将悲剧性与戏剧性融为一体的情节特色,其中喜剧的场面和人物会被穿插在悲剧或历史剧之中,而在喜剧中有时又出现悲剧气氛和悲剧性人物。例如,《哈姆雷特》中插入的一场悲剧场景便是墓园一场,悲剧中出现喜剧人物的;有《李尔王》中的弄人,他以灿烂的言辞及充满智慧的言语使李尔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喜剧中出现悲剧场面的有《无事生非》中的婚礼一场、《威尼斯商人》中的庭审一场等等。

结构艺术

作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莎剧的开头、发展、结尾处理得很有特色。莎士比亚在构制戏剧的开头时,往往能找到恰当的情节切入点,达到开门见山、引人注目的效果。例如,《李尔王》一开场就写划分国土,因为这正是引起冲突的关键。而在剧情得发展部分,莎士比亚主要采取递增法来安排剧情的发展,在保持剧情的基本倾向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引入新的情节以促使矛盾冲突的步步加剧。如《终成眷属》中,海丽娜最初对勃特拉姆的爱情毫无希望,但随着她冒险治好了国王的疾病后,她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这时勃特拉姆却弃妻而走,使得剧情又生波澜。至于结尾,莎剧都十全十美,但大部分都颇具匠心,从事实出发,在情节发展部分已预示出自然的趋势,与整个结构密不可分。

莎士比亚的悲剧突破了悲喜剧的划分,剧情紧张程度时高时低。每部悲剧就全剧观看,第三幕通常最紧张,而二、四幕则相对平静。每幕中情绪紧张的悲剧场面通常被平静的日常生活插曲或喜剧场面所间隔,这种对比反衬可以让观众在喘息时间内保持对剧情的新鲜感,避免感到厌倦,同时也能为再度紧张的场景酝酿气氛,创造出令人期待的高潮。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以戏剧冲突为中心,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框架。情节结构类似于倒放的“V”字,呈现程式化、规律化的特征。每部剧大致都为以下结构,第一幕交代情节开端,主人公遭遇不幸,矛盾迅速呈现。第二至四幕为情节发展主体,悲喜交织,主人公悲剧色彩逐渐加深,之后逐渐减弱。第五幕为高潮,决定主人公命运,标志为团聚和矛盾彻底化解。结局仓促简短,呈现高潮余音回响的感觉。有些剧还有尾声,内容包括主人公致辞和故事情节总结。

语言特色

作为一位优秀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以前人为基础,加入自己的创新与改变,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蕴含着很强的表现力。在描写形象方面,莎士比亚能运用史诗笔法,写出庄严的韵文,使用高昂的词语、节奏和形象。在另一方面,莎士比亚便使用另外一种新笔法,如描写克瑞西达和特洛伊罗斯,克瑞西达显得既像闺中少女,又向有经验的少妇。此外,莎士比亚更多地发挥散文在剧本里的作用,后期倾向于利用不同的停顿来取得变化。如《辛白林》中的台词有一部分几乎没有一句断在一行之末,且停顿处所在皆是。

人物塑造

莎士比亚巧妙地应用了各种方法来塑造人物,使其栩栩如生,血肉丰满。莎剧中的众多人物个性特点突出,且性格不是单一,而是复杂多变。莎剧善于在行动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庭审”一场,当夏洛克拔出尖刀指向安东尼奥时,安东尼奥为了挚友献身,毫无畏惧,慷慨激昂,他的高尚品质得到很好的展现;而夏洛克行事蛮横无理,残暴凶恶的面貌暴露无遗。在生死关头,二人面对面的斗争中,他们性格的鲜明对比更显突出。

除了通过刻画行动写活人物之外,莎士比亚还运用独白透视内心,为观众展现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例如《理查三世》中,用理查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藏于心底的狼子野心,虽然外表表现的是忠诚。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通过花园定情的独白,描写了一位初恋少女内心深处的细微心绪。

诗歌方面

体裁创新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体裁结构上进行了极大的创新。他抛弃了意大利式的两节四行、两节三行,使用并发展了三节四行、一节两行的英国式。末两行往往作出全诗内容“结论”。诗行并非“义的阶段”,只是“音的阶段”,句末完全可以跨行,不再局限于一句不必占一行。

真善美统一

莎士比亚不只是平庸地讲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而是以高度的技巧和优美的形式,引发人们的美感和美的理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情怀。如十四行诗第30首:“但是只要那刻我想起你,挚友/损失全收回,悲哀也化为乌有。”使得读者掩卷思考友谊的意义。

真实与幻想结合

莎士比亚的诗集创作是以现实为基础,但又不失浪漫主义。诗集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高雅的诗行,也可以找到粗俗但俏皮的话语。诗人善于利用矛盾修饰法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如,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第35首中称他又爱又怨的“爱友”为sweet thief(“可爱的小贼”);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中从天上下凡的维纳斯赞美凡间时写到”目光四射,辉煌地看着下界的气象万种,把树颠山顶,都映得黄金一般灿烂光明。“,将想象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渲染了浪漫的氛围等等。

相关人物

人物影响

莎学

莎士比亚的作品几百年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研究著作更是浩如烟海,形成了以研究莎剧为中心的国际莎学。伦敦王家学院甚至设有以莎士比亚命名的硕士学位,这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在2005年夏天的英国纽卡斯尔市,举行了第二届莎士比亚学会大会。这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提交的研究成果数量之大、形式之多、议题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莎士比亚研究越来越突破时空界限,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各国的关于莎士比亚研究网站有几十个,以莎翁命名的团体、组织以及相关商业、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莎学起步较晚,发轫于清末资产阶级学习西方、以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之中。郭嵩焘严复梁启超等人最早注意到莎士比亚,青年时代的鲁迅也在早期著作中称赞莎士比亚。1984年12月,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在文化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简称“中莎会”。随后,一大批学者积极加入,中莎会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中国莎学的发展。

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悲剧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四大悲剧最具代表性。莎士比亚的悲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潮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对英国后来的悲剧创作方法产生了直接影响,使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莎士比亚的作品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其悲剧是戏剧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内容之一。

其中,《哈姆雷特》广为人知,受到广泛传播和赞誉。这部作品展现了尊重不同人性观点的精神,鼓励文学作品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思想。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融入了迷行和恐怖元素,增强了作品的舞台效果。《李尔王》中真善美战胜了邪丑恶,传递了正能量等等。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理念和艺术表达方面,而且在语言使用上也有很大贡献。他创造了许多常用的成语和格言,为英语增添了许多新词,灵活地使用名词作为动词,并创造了许多合成词,对英语写作语言的使用规范也产生了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的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的作品表现出人类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都可以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中获得无限的生命力。在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之际,根据英国文化协会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结果,莎士比亚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诞生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作品已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起,莎士比亚的作品备受欢迎。维克多·雨果、司汤达等人高度评价莎士比亚的作品,认为他是浪漫主义的典范。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迪更斯、珀西·雪莱亚历山大·普希金伊凡·屠格涅夫等作家都受到了莎士比亚的影响。在卡尔·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引用或谈到莎士比亚的次数超过了三百处,他在马克思心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莎士比亚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戏剧影响了许多中国现代戏剧主要奠基人,如田汉、曹禺、老舍等,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思考。而这种影响,既有显性的,如对莎士比亚作品的阅读、翻译、研究和传播等主体意识较强的影响。又有深层的关联,除了被中国学术界较为熟悉的,如莎士比亚戏剧在人物、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语言的诗意化、风格的浪漫化等方面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悲剧拥有的独特且最根本的审美方式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田汉前期剧作受到莎士比亚悲剧的明显影响,莎士比亚善于利用黑暗现实与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激烈对抗,以及剧中人物的大段独白,抒发剧中角色追求美好理想的内心世界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这一点在田汉的《获虎之夜》、《南归》、《湖上的悲剧》中得到体现,他让剧中主人公通过段独白表达出对时下黑暗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人物评价

正面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英国诗人和剧作家本·琼森

“莎士比亚!惟有雄鹰才具有几分那非凡的气度:他腾飞、下落、再腾飞;他上升、降落、俯飞、冲刺、急降,骤然落下、骤然高高升起。他是上帝故意不加管束的天才之一,目的是他们勇往直前、开足马力进入无垠的境界。”——作家维克多·雨果

“因此,莎士比亚应该受到这样的称赞,他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谁要是被其他作家们捏造出来的荒唐故事弄得头昏眼花,读一下莎士比亚用凡人的语言所表达的凡人的思想感情就会医治好他的颠三倒四的狂想。读一下莎士比亚所写的那些场景便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因为读了这些场景以后就连一个隐士也会对世间的事务做出判断,甚至连一个教士也会预测到爱情是怎样发展的。”——英国文学评论家撒缪尔·约翰逊

“每个重要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多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只要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已经有一个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优异作家在那里,谁还有勇气提笔呢!”——德国思想家和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莎士比亚———这位神圣而崇高的莎士比亚———对地狱、人间和天堂全都了解。他是自然的主宰……通过了他的灵感的天眼,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俄罗斯哲学家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

负面

“其中有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用一张演员的皮包起他的虎狼的心;他写了几句虚夸的无韵诗就自以为能同你们中最优秀的作家比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打杂工,却恬不知耻地以为举国只有他能震撼舞台。”——英国作家罗伯特·格林

“莎士比亚是具有充沛的活力和自然而卓绝的天才,但毫无高尚的趣味,也丝毫不懂戏剧艺术的规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

“描写臃肿冗长,拐弯抹角,读者经常可以从那里面感觉出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既不懂什么叫做体裁、口吻、题材,也不知道字眼的确切意义,凭兴之所至,在最粗俚的东西当中插进了诗的语言。”——法国作家弗朗索瓦一勒内·夏多布里昂

“莎士比亚并不属于所有的时代,而只属于一个下午.”——英国戏剧家乔治·肖伯纳

“莎士比亚不是艺术家,他的作品也不是艺术作品。”——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他描写自然的鄙陋、残疾、缺陷、奢侈、凌乱和狂暴;他通过吃饭、睡觉、嬉戏、饮酒、发狂、生病去展示人的生活;他不仅表现了舞台上所发生的情节,也表现了舞台后面所发生的情节。他从未想到去抬高生活,而只是去模写生活,只是企图使自己的模写比原来生活更强烈更鲜明。”——法国哲学家伊波里特·阿道尔夫·泰纳

后世纪念

后人追忆

莎士比亚的墓碑上刻着一条咒语——这条咒语古怪的拼写方式在当时极为常见——“看在雅威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碑文将他与希腊神话中的内斯特、古罗马诗人普布留斯·马罗和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赞扬莎士比亚的伟大。每年都有无数的人怀着虔诚的心去瞻仰这位英国文艺复兴剧作家、诗人、人类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巨匠。曾在“环球剧院”附近干过活儿的石匠吉拉特·简森为莎士比亚雕刻了一尊半身像。彩绘后,雕像被安放在教堂中莎士比亚的坟墓上。

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1971年,第一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由国际莎士比亚学会主办。该会议每五年举办一次,并且世界各国课竞争承办,核心议题是“莎士比亚的创造与再创造”。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这一年全世界都在举办重要活动来纪念莎士比亚。这一年恰好是第十届莎士比亚大会的举办年,会议在莎翁故居斯特拉福镇和伦敦举办。前九届分别在温哥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英国斯特拉福、德国柏林、日本东京洛杉矶西班牙巴伦西亚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捷克布拉格举办。

中国首次组团参加的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莎士比亚第六届大会,中国代表团以著名翻译家方平为团长。代表团一行11人一在大会上露面,便立马受到各国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370周年,1986年4月10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以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简称“莎剧节”)在上海和北京分别隆重举行。莎剧节受到了国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长菲力浦·勃洛克班克、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杨世彭教授等数十名世界莎学专家以及在华国际友人纷纷参加了莎剧节的观摩活动,并与我国莎学艺术家广泛地开展了学术交流。

人物争议

多年以来,有人不相信单一作者能独自创作出如此众多伟大的作品,或者质疑一个乡村少年竟能如此了解国王和王室的做法,对他们刻画得细致入微。学者还发现莎士比亚的教育背景和他的写作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因而认为他不可能独自写出所有的作品。有人甚至怀疑他根本什么都没有写过。引发了这种怀疑的因素在于,一个在小村庄长大且只能接受最基础教育的普通人,不太有可能创作出这些历史最伟大的作品。

出版商在当时可以不经作者同意就出书,或者为喜爱的作品随意地加上某位作者的名字,让事情的真相变得更为复杂。“莎士比亚”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姓氏,所以一些学者认为作品有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或作家,如本·琼生或者克里斯托弗·马洛,用“莎士比亚”假名发表的。还有一种可能是莎士比亚在某个剧本的创作与他们上合作过,比如提出创意或轮流写剧本等,而这种合作在莎士比亚时代是普遍存在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