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敬陵 :位于河南洛阳邙山的陵墓

更新时间:2023-09-25 17:31

汉章帝敬陵位于在洛阳市汉魏故城遗址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汉章帝东汉皇帝。名刘。明帝五子。公元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凡十四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儒学日盛。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被称为“章草”。

敬陵简介

东汉章和二年正月(公元88年),章帝病逝于洛阳章德前殿,葬于汉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北)。死时31岁。谥曰“汉章帝”,庙号“肃宗”,葬“敬陵”。据《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记载:“二年春正月,济南市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𰯼焉来朝。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论曰:曹丕称“明帝察察,汉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感陈宠之义,除惨狱之科。深元元之爱,著胎养之令。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亲。平徭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故乃蕃辅克谐,群后德让。谓之长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乌呼哉!”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窦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今天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代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

章帝简介

汉章帝,名汉章帝(56~88年),东汉第三位皇帝。刘庄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节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提倡儒术,建初八年(83),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穀梁传》、《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汉章帝在位期间,国家兴盛、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与刘庄共称“明章盛世”。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且章帝过于放纵外戚,导致刘肇时期外戚专权,直接性的导致东汉的覆亡。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此时政治清明节,经济繁荣。汉章帝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而且章帝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章帝去世谥号为“孝章皇帝”,庙号“肃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