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苓 :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

更新时间:2023-10-26 15:18

沈西苓(1904年—1940年12月17日),原名沈学诚,笔名叶沉,出生于德清县,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今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

1924年起,沈西苓在日本筑地小剧场任实习美工师。1928年回国后参加创造社,并执教于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次年冬天,其与夏衍冯乃超等组织上海艺术剧社,从事左派戏剧运动。1930年2月,其与许幸之等组织时代美术社,推动左翼美术运动,同年3月,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为发起人之一。1933年,其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女性的呐喊》。1934年,沈西苓执导的剧情电影《女儿经》上映。次年,由其自编自导的爱情电影《船家女》上映。1937年春,他脱离明星公司,加入了联华影业公司。同年10月12日,上海市沦陷,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 在火中》《罗店血战》等独幕剧,并集体导演了三蒜剧《保卫芦沟桥 》。1938年1月,其当选为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理事。同年,被“中国电影制片厂”为特约编导,后又加入“中央电影制场”担任编导委员。1939年,沈西苓编导的影片《中华儿女》上映,该剧是沈西苓短暂一生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1940年12月17日,沈西苓在重庆病逝,享年36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沈西苓,原名沈学诚,1904年生于浙江德清城关镇,家住丁家弄,早年就学于杭州浙江甲种工业学校(今浙江理工大学)染织科,与夏衍(夏衍)为该校先后同学。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京都高等工业学校染织图案系攻读,其时姐姐兹九也正在东京女子师范艺术科就读。在日留学期间,沈学诚结识日本戏剧家秋田雨雀村山知义等,对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经历

1924年,沈西苓在东京筑地小剧场跟村山知义实习剧场艺术。1928年,其回到上海市,住齐勒德路姐姐兹九家中,他投身于左派文艺运动,加入创造社,并在上海美专及中华艺术大学任教,撰写影剧评论和翻译外国文艺作品。

1930年2月,沈西苓与许幸之等组织发起中原地区第一个左翼美术团体时代美术社;同年3月,其与鲁迅等联名发起并组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还与夏衍冯乃超等共同编辑出版左翼戏剧刊物《艺术》,后遭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次年,其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影业公司任职。

演艺经历

1933年,沈西苓执导的个人首部电影《女性的呐喊》上映;同年,还执导了剧情电影《上海二十四小时》 ;他同时还当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并担任宣传部的领导工作。同年9月,参与指导讨论以1925年万县惨案为题材的剧本《怒吼吧中国》。

1934年,沈西苓执导的由朱秋痕高占非胡蝶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女儿经》上映;同年,还执导了由高倩苹梅熹共同主演的抗战电影《乡愁》。1935年,由其自编自导的爱情电影《船家女》上映。同年导演的《民族魂》上映。1936年7月,在明星电影公司二厂担任编导。

沈西苓拍摄《十字街头》的同时,还积极从事国防戏剧运动,与夏衍、尤、凌鹤等集体创作了国防戏剧《 撤退赵家庄》,参加进步话剧团体光明剧社和业余实验剧 团,导 演了《武则天》《醉生梦死》等台剧。1937年春,他脱离明星公司,加入了联华影业公司。为纪念鲁迅的逝世,他曾计划把《阿Q正传》拍成影片,但未能实现。且他又把著名剧作家曹的名剧《日出》改编成影,并于1937年7 月19日正式开拍,但“八·一三”全面抗战的爆发,使此项工作遂告停顿,沈西苓开赴抗战前线,参加新闻片的摄制工作。同年10月12日上海市沦陷,成为孤岛,他和姐姐沈兹九一家匆匆离沪,一道来到汉口。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 在火中》《罗店血战》等独幕剧,并集体导演了三蒜剧《保卫芦沟桥 》。

1938年1月,沈西苓当选为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第一届理事;同年,担任中国电影摄影场的编导;此外,其还担任了剧情电影《日出》的编剧。1939年,沈西苓执导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剧情电影《中华儿女》上映,该剧是沈西苓短暂一生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个人生活

沈西苓的父亲为高级职员,担任杭州丝厂纬成公司的总会计,生有一女二子,沈西苓排行第二,姐姐名叫沈兹九,弟弟名叫沈学源

1930年,沈西苓在杭州市与一位徐姓的女子结婚,这是一次由家长包办的婚姻,徐氏也是德清县人,一直是纬成丝厂的工人;同年生有一子,名(小名新生,后为沈阳市某机械公司电气工程师)。后来,两人感情不合,长期分居。1937年,沈西苓在上海与同为电影工作者的孙德(无锡人)结婚,后来生下一女。

1940年12月17日,沈西苓在重庆病逝,享年36岁。

主要作品

执导电影

上述作品资料:

编剧电影

上述作品资料:

执导舞台剧

参演舞台剧

人物评价

沈西苓作为中原地区早期电影代表人物,其电影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与阶级对立,通过贫富悬殊的日常细节对比来揭示不公,唤起大众的觉醒与反抗;在审美艺术上,他注重动态镜头,借助静态化剪接使得画面更加自然流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电影》评)

沈西苓,这位被称为"怪物"的艺术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一生都徜徉在广阔的艺术天地中。他立足现实主义进行悲喜剧创作,用影像的方式诉说着中国的现实,他致力于电影语言的探索,用蒙太奇影像诉说着他饱满的艺术热情和独特的影像风格。(《北方文学》评)

沈西苓在电影创作中坚持践行此准则,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潮流"先锋",以"娜拉"的女性热点揭示社会问题,鼓励女性崛起;以具有争议的电影有声化,号召对新形态的尝试;以典型的现代空间架构影片主题。显然,沈西苓的先锋电影实践成功为20世纪30年代电影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文学》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