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集镇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9

沈集镇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县西北部,距沙洋城区28公里,距荆门市城区26公里,北抵钟祥石牌镇,东与高阳镇、马良镇毗邻,南同曾集镇接壤,西与东宝区麻城镇相连。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沈集镇常住人口为20794人。

行政区划

沈集镇下辖23个村、1个居委会(沈集社区、公坪、乐山市、彭堰、双庙、帅店、郑岗、柴岗、林院、黄堰、公场、罗集、万店、向岗、黄坪、刘集、王田、丁坪、岗、唐店、姚坪、港湾、凤桥、雨林)。

人口数据

根据沙洋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沈集镇常住人口为20794人。

经济

综述

沈集镇国土面积2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52.3公顷,山林面积3333.3公顷,水面1496.7公顷。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1亿元。

农业

200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亿元,粮食总产55798吨,油料7540吨,棉花360吨。沈集镇已建成湖北省最大的金水梨基地,其面积466.7公顷,已进入挂果期。沈集镇多经产值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

“九五”时期以来,沈集镇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多种经济尽显特色,引进的金水梨已经成为沈集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招商引资势头良好,磷矿制品、家具已成为当地的拳头产品,行销市内外,被荆门市评为“个体私营经济十强乡镇”、“畜牧生产十佳乡镇”、“科技兴农先进乡镇”、“文化先进乡镇”。

工业

2000年底沈集镇有大小工业企业477家,工业总产值2亿元,其中建筑业总产值0.6亿元。

社会

文化事业

全镇有影剧院1个,集镇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成立腰鼓队、健身队、民间艺术团等文艺团队。在雨林、彭堰、王田等村建立农家书屋。

社会保障

沈集镇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100人,改建和新修街道有镇中路、商贸街、文卫路、中心大道、向阳路,荆潜公路过境段两侧街道共长2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85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约50万平方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

邮电、电力:程控电话交换机、传真机总容量2000门,用户1800户,公用电话亭10个,沈集镇29个村、1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程控电话全部开通。投资280万元建成的移动电话信号传输站已投入使用。沈集镇有35千伏变电站1座,配电室40个,用电普及率100%。国家电网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已在沈集动工,项目建成后,沈集将成为国内少有的电力重镇。

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计划生育率100%。

财税、金融、商贸:财政收入368.7万元,银行存款总额3926万元,信贷款869万元。财保、寿保公司完成保费收入40万元和45万元。商品零售总额2524万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4500万元。沈集镇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200户。

教育

有文化站、广播站、有线电视站、影剧院、舞厅各1个,电影放映队3支;沈集镇有初级中学2所,成人学校1所,小学4所,在职教师345人,在校学生6500人。卫生院及所属卫生站、所共34个,医务人员177人,病床50张,各种医疗设备30多台(套),村级卫生普及率100%。

医疗卫生

中心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80人,病床50余张,各种医疗设备40余台。全镇农业人口中有3177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2%。

文化

文物古迹

丁坪遗址、风景寺、1927年邓家院子中共党支部旧址、1928年中共荆门市代表大会旧址。

地方特产

棉花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是离瓣双子叶作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油菜籽

油菜籽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遍及中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金水梨是从韩国引进砂梨系统的新品种,其与众不同的突出优点是结果极早,产量极高,果实极大,品质极优。金水梨果实圆形或长圆形,外观极像苹果,十分招人喜欢。尤其是果实很大,但核很小,果肉雪白而口味甘甜。有香气,细嫩多汁,甜脆无渣,品质上等。平均单果重400克,最大单果重800克,果皮金黄色,果面光滑。套袋果为淡黄色,果点不明显,可溶性固形物14%以上。果实极耐贮藏,可贮藏到来年5月,依然新鲜如初。

农业科技教育

农业基础培训

湖北省沙洋县沈集镇邀请市农科所和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组以及荆州市农业推广中心的专家在沈集镇文化中心礼堂为农民上了生动的一课。沈集镇新一轮“农业技术培训班”开班了。

“主要是围绕发展节水农业的主题,向群众讲授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和水稻无盘旱育秧技术,为2005年在沈集镇的推广应用打基础。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来听课的有500多人。”沈集镇党委副书记董伦洲说。沈集镇鼓励农民试用了Ⅱ优084、Ⅱ优838、鉴真2号等水稻新品种;棉花上试用了中棉29、南杂3号、鄂杂棉2号;在小麦种植上鼓励农民试种郑麦9023等品种。一系列新品种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农业新技术

沈集镇还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各种农业新技术。在沈集镇推广软盘旱育秧、无盘旱育秧和免耕栽培技术。2006年,沈集镇旱育抛秧面积达到60000余亩,占沈集镇水稻种植总面积的80%。

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达到了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使用新的农业栽培种植技术,至少可让农民每亩增收20余元,沈集镇可增收近200万元。沈集镇还以丁坪、鄢岗等村为基地,推行了“稻鸭共育”、“稻鸭共生”的新模式。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龙头,辐射带动农民,集中连片。沈集镇使用这种新模式的农户达200余户,试用水稻面积达2000余亩,普遍收益可观。

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也有了大幅改观。12月上旬,沈集镇第一批国家扶持建设的347口沼气池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一大批全额自费的沼气池正在热建之中,农民正在告别烟熏火燎的日子。

为配合各种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沈集镇不仅以《农技小报》为主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向农民免费赠送各类专业技术的指导光碟,还常年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季节性地开展技术指导进村活动。

2005年以来,沈集镇共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60余场次,直接参与培训学习的农民达2万余人。

乡镇工程建设

高压示范工程

沙洋县沈集镇的国内第一个特高压示范工程“终点站”--荆门特高压变电站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投产后的变电站如果满负荷运行,可为湖北省新增北方火电300万千瓦,对于电煤97%靠外购的湖北省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葛洲坝电站。

线路介绍

2006年8月,国家电网第一个特高压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市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山西晋东南变电站、南阳市开关站、湖北荆门变电站分别奠基。线路起于长治市,经河南南阳,南至荆门市,全长约654千米,工程静态总投资约56.88亿元。线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可实现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的水火调剂、优势互补,有效推动晋东南大型煤电基地集约化开发,缓解煤电运输紧张局面。资料显示,湖北省每年电煤消耗量达4000余万吨,工程投产后,每年可为湖北省节约电煤700余万吨。

荆门特高压变电站内“三大件”--3台1000千伏高压电抗、3台1000千伏主变压器和3组1000千伏HGIS组合电气吊装工作已全部完工,小部件安装以及所有设备的调试工作将全部完成,预计12月底竣工投产。

植树造林

植树场景

沈集镇帅店、郑岗、林院、黄坪等村的造林基地,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植树场景。沈集镇早准备、早安

排、早行动,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造林任务

沈集植树造林任务是基地造林1000亩;通村公路植树5条,全长12.9公里;“百千万”工程四旁植树25万株;花卉苗圃建设400亩。沈集镇组织召开了沈集镇植树造林动员大会,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迅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下村包点,督办植树造林;第二积极组织苗木购进,分发造林户手中;第三将林管站全体技术人员派到基地造林面积较大的造林户进行现场栽植技术指导;第四加强管护措施,做到边栽边管,确保成活。沈集镇已完成基地造林685亩;通村公路植树3条,全长6.7公里;完成“百千万”工程四旁植树13万株,完成花卉苗圃建设200亩;沈集镇已整体完成造林任务的70%,计划在3月中旬全面完成植树造林任务。

参考资料

沙洋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地区人口情况.沙洋县人民政府.2021-10-20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1-05-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