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习俗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

更新时间:2023-06-27 18:36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古时候的灵石崇拜,又称“石敢当”“泰山石敢当将军”等,到现在已经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记录,其最早的记录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宋仁庆庆历(1044年)年间,福建莆田出土的唐朝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石敢当石铭,是中国国内出土的石敢当最早的实物史料。宋金时代出现了在“石敢当”之前加“泰山”的说法,即“泰山石敢当”,意为借神圣的泰山来增加石敢当的威力,其功能也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转变。泰山石敢当习俗是人类信仰的重要部分,也是泰山文化的延伸,具有文化价值和重要意义。

泰山石敢当信俗具有“平安”“镇宅“避邪”等精神,其影响力已以泰山为中心,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出现了很多石刻、造像、神话、戏曲等衍生艺术,对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6月,泰山石敢当习俗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名录。自2011年以来每年开展的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已成为泰山国际登山节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宣传泰山石敢当文化的重要平台,展示泰山文化的重要品牌。2017年,泰安邱家店镇政府申请的注册商标“石敢当故里”,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核通过。

历史渊源

泰山石敢当习俗先后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兴盛三个阶段。最早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汉代的《急就篇》,而最早的石敢当史料则是在宋仁宗历年间在封建莆田县出土的唐朝墓铭。随着石敢当习俗的发展,到宋金时代,泰山石敢当演变成由“泰山”与“石敢当”两个内核组成,其历史发展也是石敢当历史和泰山信仰历史发展的过程,后在“石敢当”之前加上“泰山”,即“泰山石敢当”,意为借神圣的泰山来增加石敢当的威力,其功能也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转变。

萌芽期

唐代之前石敢当的资料有两个,一个是文字记载,一个是石铭实物,这个时期是泰山石敢当习俗的萌芽期。

文字记载的是出现在西汉史游撰写的《急就篇》,里面记述了“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急就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里面有一百多个姓氏,“石敢当”出现在书中介绍姓氏的部分,颜师古对“敢当”二字所做的注解为“所当无敌”,如果把“石敢当,所不侵”联系起来理解,意思与今天泰山石敢当习俗所表现的避邪意思已趋一致。

宋代出土的唐朝石敢当石铭,字数多达36个字,表达的意思不但有避邪压殃,还有祈福求康的意思,而且还特别署上了日期和书写者。

发展期

泰山石敢当是由“泰山”与“石敢当”两个内核组成的,其历史发展也是石敢当历史和泰山信仰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古代帝王对泰山的崇拜和封禅,西汉时期社会上出现了“泰山治鬼说”,而到两汉魏晋时期泰山又进一步人格化发展,在泰山神人格化的过程中,泰山神的身世也被创造出来,泰山神人格化确立之后,唐代帝王对泰山神不断加封,让泰山神灵的地位在民众间中的影响越来越高,至宋金时,泰山信仰在民间影响更加深入民心,此时“泰山”的精神内核与“石敢当”的驱邪压秧镇鬼等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由此演变成“泰山石敢当”,此时的泰山石敢当习俗已经具备通天、求仙、泰山治鬼、地狱观念、平安吉祥等内容。

兴盛期

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是石敢当习俗的兴盛时期。其一,学者开始对石敢当的习俗进行史源考证,明朝的杨慎在《升庵集》卷四十四中对明代的泰山石敢当也做了考证,明朝的徐勃在《徐氏笔精》中则直接把传说中的勇士人物称呼为“石敢当”。明清时,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已经广泛出现在中华大地,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传说

传说一

传说在明清之际,广东徐闻县连续几任县令,均在上任不足三个月内死在任上,却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到康熙初年,新任知县听闻此事后,上任前特请风水先生先往勘查。查到县城内有一座宝塔,塔的阴影恰好落在县太爷的公案上,历任县令都因承受不住塔的压力所以死亡了。风水先生因此建议,用泰山石敢当抵冲塔影的重压。知县听后,赶忙在县衙大堂前竖立泰山石敢当。从此之后一切都归于太平。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效仿,刻“泰山石敢当”石碑立于门前、街巷,用来镇妖祛邪。

传说二

传说在康熙年间有位叫拜音达礼年的将军,他住在佛寺隔壁,感觉不适。后来他去江西,到龙虎山求教。有个道士告诉他,这是住宅有凶煞的缘故,用文字镇之则吉,并在纸上写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给他,题款是"纯阳子书"。后来那位将军把这几个字书丹立于庭院的东廊上,日子从此就太平了。

传说三

传说三国时名医华佗去泰山采药时,带回一块泰山石,上面写着“泰山压顶,百鬼宁息”八个字。当巫人装鬼来害他时,他就举泰山石将其击败。百姓听说华佗用泰山石能镇鬼魔,便到山上采石,凿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竖在宅壁上避邪。

传说四

传说“石敢当”是一位住在泰山上的男人,会武功,英勇过人,靠狩猎、打柴为生。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的一对老夫妻,有一个女儿,但每到太阳下山后,就有一股从东南方向刮来的妖风直往姑娘的屋里吹,时间长了,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很虚弱,找了很多医生也找不到她病的根源。

旁人见了之后说,这姑娘怕是被妖风缠身了,听说住在泰山的石敢当很勇敢,可以去请他来帮帮忙。于是姑娘的父母就到泰山请到石敢当,石敢当来了之后一看,说:“这事好办,你们去准备一下,找十二对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盘小磨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东西齐了我就能把妖怪抓住。”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盘里,点燃了油灯。他用锅把盘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但是远处看不到灯光。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石敢当一脚踢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

敲响了锣。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到泰山的石敢当能驱除妖怪,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股妖风又逃到了东北地区,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随着妖风在全国四窜,石敢当也忙着在各地奔波,后来石敢当想,这样下去不行,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的地方,我一个人跑不过来,不如回泰山,拿泰山的石头,然后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到时候谁家闹妖风,就把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口,这样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后来,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遗传越远,为了避邪,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来辟邪。

文化形式与价值

文化形式

石敢当的文化形式多样,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人像石雕,包括浮雕和圆雕,石雕一般是一个健壮的武士;第二种是长方形石碑;第三种是不规则的自然山石类,上面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第四种是字帖类,字帖上书写“泰山石敢当”,可以直接贴在墙上。

文化价值

泰山石敢当是中国民间习俗,其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是一种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追求,因此它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并随着华人的迁徙而远远传播到海外,它的传播和传承,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也见证了华族文化传承生命力的独特价值。

文化影响

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自从汉代以来,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今在普通民众中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演化出了石大夫信仰、石狗文化与泰山石敢当信仰的结合、姜太公在此等。

石大夫

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在山东地区发展到明代,出现了功能拓展,由原来的镇宅辟邪增加到治病驱邪的功能,并在山东的鲁中地区演化出“石大夫”信仰。据史料记载,在山东一带盛行称泰山石敢当为石大夫,石大夫具有治病救人的功能,在今天鲁中地区民间多处还有石大夫庙。

石狗

南方的雷州半岛先民有石狗图腾的崇拜,具有辟邪镇灾的功能,唐宋以来,闽南兴华府、泉州府等外地移民大量迁入雷州半岛,将泰山石敢当习俗带到当地,因石狗文化与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都具备辟邪镇灾的功能,所以出现了石狗文化与泰山石敢当信仰的结合。

(姜)太公在此

住宅避邪镇物中,(姜)姜子牙在此与泰山石敢当习俗的功能最为接近,太公在此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明清之际,太公在此出现后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民众当作是泰山石敢当习俗的一种变异。

明清之际,泰山石敢当习俗在以东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并随着华人的迁徙向海外传播,传播到琉球王国、日本等国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传承范围和保护

范围

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山石被神化为人格,在中国流传较久、影响地域广,分布地区除了东部沿海,还集中于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其他省份,后来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流传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

日本泰山石敢当信仰比较普遍,在日本东京京都的赤山神社,供奉着泰山神东岳大帝,现存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宫崎县,立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日本拥有泰山石敢当最多的是鹿儿岛县,共有502块,其中一处泰山石敢当刻有中国清帝的年号——“雍正十一年癸丑”。

保护

2006年6月,泰山石敢当习俗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名录。

自2011年开始举办的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已成为宣传泰山石敢当文化的重要平台,展示泰山文化的重要品牌。

2017年,泰安邱家店镇政府申请的注册商标“石敢当故里”,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核通过。

衍生作品

泰山皮影戏《石敢当捉鬼》,该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泰山皮影戏的代表剧目,以表现石敢当抓鬼镇宅、为民除害的主要内容。

大型神话剧《泰山石敢当》,由泰山市东梆子剧团编演,荣获过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2015年40集电视连续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由钱雁秋于2015年导演,主要讲石敢当善良为民除害的故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