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000年刘慈欣科幻小说作品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8

《流浪地球》(英文名:The Wandering Earth),是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中篇科幻小说,首次发表于2000年《科幻世界》杂志第7期,整部作品只有2.3万字。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联合国科学家观测出太阳将在四百年内快速老化氦闪吞没地球,人类为了躲避这场灾难,把地球改装成巨大的飞行器,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到距离四光年左右的半人马座比邻星寻求新家园的故事,逃离计划共分为五步,分别命名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流浪时代II和新太阳时代。人类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成功脱离太阳系

小说以敬畏自然与探讨死亡与孤独为主题,叙事眼光与声音复杂,叙事跨度大。2019年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同年,美国流媒体视频巨头Netflix(Netflix)表示会将该片译为28种语言。2021年,《流浪地球》被改编为漫画出版。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2000年,刘慈欣凭借该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此外,《流浪地球》还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随着《流浪地球》的大火,使小众的科幻文学逐渐大众化,越来越多读者与媒体开始关注科幻小说。此外,《流浪地球》将具有东方色彩的家国情怀融入情节,促进人们思考创作适合属于中国本土题材的科幻小说。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78年到1983年为中国科幻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之后,由于多方压力和打击,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了谷底期,直到2000年,社会大环境得到改善,科幻小说重新得到发展,2000年到2001年期间可以被称作中国科幻小说的“期刊”时代,这一时期期刊为读者与作者主要的交流沟通阵地,在众多的科幻期刊之中,《科幻世界》属于其中的“龙头期刊”,其发行量达到每个月40万册。

个人背景

2000年,是刘慈欣创作的转折之年,他进入了“人与自然”的创作阶段,在专访中,刘慈欣提到最初的《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短篇小说,原计划是希望分别写成六个描写太阳灾难,但用不同方式逃离太阳系的故事,但这六个故事设想最终独立出版了两本,剩下的内容则被融进这部《流浪地球》中。

相关设定

世界背景

联合政府的科学家推测出太阳在四百年内将快速老化,爆发产生氦闪吞没地球,人类为了躲避这场灾难,把地球改装成巨大的飞行器,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到距离四光年左右的半人马座比邻星寻求新家园。比邻星距离地球有4.3光年的路程。

人类的逃亡计划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层空间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卫星。这五步分别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持续两千五百年时间,共一百代人。

地球发动机

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的巨大推力。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切线推分力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使地球停止自转。

主要人物

“我”是文章的主角,全文以“我”的视角跨过了刹车时代、逃逸时代、以及流浪时代三个时代。“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末尾,文中以我的视角展开了刹车时代人们准备带着地球离开的环境以及准备工作。后期在逃逸时代中,“我”的父亲母亲都在大灾难中死去,“我”幸运的在奥运会中遇见了加代子,与她结婚生子,之后两人因阵营不同而分开。“我”活到了流浪时代,与地球一起航出了太阳系,继续在太空中继续旅程。

加代子

加代子是一名日本女孩,因在奥运会中得到了“我”的帮助与“我”相识,之后与“我”结婚生子。在“叛乱”时代,加代子加入了叛军队伍反抗联合政府,而“我”加入了联合政府的军队,二人阵营不同从而家庭破裂。最终,加代子死于叛军对联合政府的讨伐战争中。

爸爸

文中的“爸爸”是一名空军近地轨道宇航员,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爸爸”曾短暂离开家庭,与“我”的语文老师在一起,几个月后又回归家庭。最终,爸爸在逃逸时代清除地球航线上小行星的行动中牺牲。

内容情节

刹车时代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末尾,在“我”出生之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户外因地球发动机而酷热难耐。在“我”小学入学时,教师带我们班的三十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我”近距离看到了地球发动机、看到了被潮汐吞没的大城市、以及第一次看到了日出与星空。在环球旅行回家的路途中,月球被行星发动机推离了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因月球移动产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冲天,我们改乘飞机回家。

逃逸时代

地球启程的日子到了,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地球像一个巨大的彗星飞离太阳系。在飞行的过程中,地面的温度变得极冷极热,人类搬入了地下城。而“我”便在地下城的学校中读完小学并升入了中学。“我”的父亲是一名空军近地轨道宇航员,在家的时间很少,有一天他告诉我们他爱上了“我”的小学老师,要离开家庭与其在一起,妈妈平静的同意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爱情不再关注,他们只关注太阳的状态与位置),过了两个月,爸爸又从黎星那里回来了。在航行的过程中,地球每到近日点,人们便开始恐慌太阳会突然氦闪,开始谣言四起,到了远日点则又会充满希望。“我”在这种交替的恐惧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在逃逸时代,大灾难接踵而至,由于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及运行轨道的改变,各个大陆地热逸出,火山横行,岩浆渗入城摞城。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所在的城市因岩浆渗入,全体市民通过升降向地面撤离。“我”的妈妈没来的及撤离,与一万八千人一起死在了岩浆中。

在第十二次到达远日点时,联合政府恢复了中断两个世纪的奥运会,“我”作为机动冰橇拉力赛的选手参加了奥运会,在赛程中,“我”遇到了女子组的运动员山彬加代子,“我”帮助她修复了卡断的滑杆,并和她结伴走完了剩下的路程,结束比赛后,“我”与她结婚了。由于环境的严酷,法律规定每三对新婚配偶中只有一对有生育权,抽签决定,加代子很幸运的抽中了签。此时地球穿过小行星带,行星不断撞击地球,引起了百米高的巨浪。而“我”的父亲在此次清除地球航线上小行星的行动中牺牲了。三年后,人类终于最后一次通过了近日点,向远日点升去,离开近日点后2个月,地球与木星距离十分接近,在木星巨大引力的拉动下,地球达到了逃逸速度,飞出了太阳系。在这个时候,“我”的儿子在地层深处出生了。

叛乱

地球穿过木星后,人们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纷纷从地下城中走出,经过洪水和小行星的撞击,地球地面千疮百孔,变成了火星一样的荒漠。此时,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同四个世纪前相比,太阳没有任何变化。许多市民组织了游行痛诉联合政府,并鼓动人们推翻联合政府,将地球开会原来的轨道,加代子也加入了队列中。之后,叛军在各个大陆同时爆发,“我”加入了联合政府的军队。叛军与联合军队相持5个月后,联合军队被叛军围剿在地球发动机控制中心,“我”就是这只被围剿军队中的一名少校。在控制中心,“我”得知了加代子已经在战争中死亡,“我”整天喝的烂醉,对外面的战事毫不关心,之后,有人提议我们去占领地球驾驶室,交给叛军。来到驾驶室,我们看见最终忠于联合政府的5000余名人类站在驾驶台上(驾驶台本身就是一个广场)表示投降(他们表示自己本可以继续战斗到底,只是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毁坏地球)。最终这5000多人被判处死刑。十几万人在冰海岸边愤怒的观看行刑现场。就在此时,太阳氦闪爆发了,人们都呆住了,水星火星金星在太阳的辐射中蒸发了,太阳也死了,只有逃离了太阳系的人类仍然活着。

流浪时代

半个世纪过去,地球继续流浪,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广漠的外层空间继续孤独的旅程。地球发动机将不间断开动500年,将地球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再以这个速度滑行1300年。之后它将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开始500年的减速,再过100年,它将泊入比邻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

出版历史

发表

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起了硬科幻作品征文,刘慈欣将自己的五篇作品(其中包括《流浪地球》)投给了《科幻世界》,其中三篇作品在1999年被发表,而《流浪地球》则被刊登在2000年第七期《科幻世界》上。

出版

2016年6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了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精选集(其中包括《流浪地球》),并将该图书命名为《流浪地球》。同年11月,博峰文化出版社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三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收录在一起,书名为《流浪地球》。随后,2017年,201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四川科学文化出版社,也分别出版了包含《流浪地球》的小说集,并都以《流浪地球》为名。此外,2019年6月,沈阳出版社出版了《流浪地球》珍藏版,该书除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外,还收录了中国作家郝景芳等人的科幻作品。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敬畏自然

小说中人类通过对天文的观测预测太阳会发生氦闪,从而想出使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并飞出太阳系的方法自救,此外,还懂得在严酷的环境下保存自身,缩小族群,但是,这一切却远远不够抵御大自然带来的灾害,地震、干旱、低温、酷热、氦闪都能使人类的族群瞬间湮灭,小说通过上述表达了人是不具备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的,也体现了敬畏自然的主题思想。

死亡与孤独

小说中人类因为害怕死亡,放弃了宗教、艺术、哲学,政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然而“我”的爷爷、母亲、父亲、妻子相继在不同时期死亡,爷爷死于烫伤感染、妈妈死于岩浆喷发、爸爸死于小行星撞击、妻子死于叛乱,这些情节都表明无论是氦闪前的地球时期,还是逃离地球时期,或者是成功逃离太阳系时期,死亡始终与人类相伴而行,它是宿命式的,不可抗拒也不可更改。正因为死亡,人类倍感孤独,为了逃避孤独人类相互依偎,如“我”与加代子的结合。文中用诸多笔墨描写主角对于孤独的感受,这种孤独与死亡相互交织。

写作特色

叙述眼光与声音复杂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的视角展现整个地球流浪的计划,不仅用我的视角提供大量关于流浪计划的背景、过程介绍,还结合了自己的经历故事,使得流浪地球的计划宏观与个体微观结合在一起。此外,在叙事声音方面,由于小说是回忆式的叙述,使得叙述声音时而成熟、时而充满儿童的语言,使文章具备直观性及充满趣味性。

叙事跨度巨大

小说中时间跨度很长,整个故事绵延2500年。小说空间跨度也很远,从地上到地下,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地球太阳系之外。此外,小说社会形态跨度也很大,小说中的政府形态为联合政府,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获奖情况

2000年,《流浪地球》获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

2018年11月23日,《流浪地球》获得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自2000年《流浪地球》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后,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9年由多家出版社出版。2019年与2023年,由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与《流浪地球2》上映,2021年,《流浪地球》被改编为漫画出版。科幻作品在中国一直处于冷门的处境,随着《流浪地球》小说及电影的大火,使小众的科幻文学逐渐大众化,越来越多读者与媒体开始关注科幻小说。2019年2月11日至13日,天猫科幻小说销售量同比增长1800%。其中《流浪地球》三天卖出近3万册,销售量同比增长超70000%。此外,《流浪地球》将具有东方色彩的家国情怀融入情节,促进人们思考创作适合属于中国本土题材的科幻小说。

国际传播

随着《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世界其他国家引起观众的共鸣,美国流媒体视频巨头Netflix(Netflix)表示会将该片译为28种语言。

作品评价

科幻小说爱好者、作家安晓良评价:小说《流浪地球》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气魄非常恢弘,完全是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只是因为当时长篇科幻小说缺乏市场,刘慈欣才将其压缩成为了一篇中篇小说。不过也因为这样,小说的内容实际上更像是一部个人视角下的地球流浪史,没有电影当中的诸多细节和感人故事。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徐彦利:科幻题材为《流浪地球》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叙述角度,使其超脱了琐碎的凡俗世事,而将目光投向更为浩渺的宇宙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所带给人的思索与冥想绝非其他小说能够达到的。

衍生作品

电影

2019年,根据《流浪地球》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该片由郭帆导演,吴京屈楚萧等为主演。此外,2023年1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吴京、刘德华为主演。

漫画

2021年,《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其他14部中短篇作品被改编为系列作品《刘慈欣科幻漫画》,整个系列作品分4辑,其中第一辑4部作品的中文简体版已于2020年5月在中国出版。

参考资料

The Wandering Earth.豆瓣读书.2023-11-03

流浪地球_桐庐新闻网.桐庐新闻网.2023-10-28

《流浪地球》热映刘慈欣小说热卖.中国日报网.2023-11-03

流浪地球.豆瓣读书.2023-12-12

科幻文学史诗性的呈现——以《流浪地球》为中心.中国作家网.2023-12-21

流浪地球 (2019).豆瓣电影.2023-12-12

《流浪地球》正式“流浪地球”.环球网新媒体.2023-11-03

刘慈欣作品首次变身系列漫画,背后有哪些故事?.澎湃新闻.2023-10-29

流浪地球2 (2023).豆瓣电影.2023-12-12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人民网.2023-11-03

《流浪地球》热映带动科幻文学升温.扬子晚报.2023-11-03

《流浪地球》之后国产硬核科幻小说井喷.中国网.2023-11-03

专访刘慈欣:人生而流浪 为何不选择笑对未来?.人民网.2023-12-24

媒体:“流浪地球”来自这本创刊40年的杂志.新浪网.2023-12-24

流浪地球.豆瓣读书.2023-12-24

流浪地球.豆瓣读书.2023-12-12

流浪地球.豆瓣读书.2023-12-12

流浪地球.豆瓣读书.2023-12-12

《流浪地球》:流浪的地球 流浪的心灵.中国作家网.2023-10-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