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村 :海科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15:16

海科村位于东川区阿旺镇北部,隶属于阿旺镇。该村距离阿旺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距离东川区22公里,交通不便。海科村属于贫困村,截止2008年,共有12个村民小组,包括炉房沟、大桥地、海子等。海科村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00毫米。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6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9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4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5元。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养殖业。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辖炉房沟、大桥地、海子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55户,有乡村人口2306人,其中农业人口2306 人,劳动力 148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97人。

全村国土面积 27.16 平方公里,海拔 2100 米,年平均气温 15 ℃,年降水量 900 毫米,适合种植 黑桃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2244 亩,人均耕地 0.96 亩,林地 5803.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63.5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49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09.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44亩(其中:田86 亩,地 2158 亩),人均耕地 0.96 亩,主要种植 玉米 马玲薯 等作物;拥有林地 5803.5 亩,草地 17468 亩;荒山荒地 15224.5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434 户通自来水,有 120 户饮用井水,有 120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2 %)。有554户通电,有 331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331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60 %和6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87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63 户(分别占总数的 34 %和 11 %)。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4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4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1 辆,拖拉机 1 辆,摩托车 31 辆。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0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2 户;建有小水窖 322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0 户。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3.51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08 万元,占总收入的 41 %;畜牧业收入 99 万元,占总收入的 38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569 头,肉牛 57 头,肉羊 360 头);第二、三产业收入 8.51 万元,占总收入的 3.2%;工资性收入 48 万元,占总收入的 18 %。农民人均纯收入 849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48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02 人(占劳动力的 13 %),在省内务工 162 人,到省外务工 40 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4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经济型产业。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2 所,校舍建筑面积 11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9 人,距离 镇中学4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24 人,其中小学生238 人,中学生286 人。

人文地理

村委会驻地新碧嘎。以驻地命名。清属东川区清宁里,民国属会泽县驾车区拖落乡。1952年设碧嘎乡。1958年划归东川市,属新村区。1959后属阿旺人民公社,设碧嘎管理区,1961年属拖落人民公社。1964年底划归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仍属拖落公社。1966年合并阿旺公社,设新碧嘎大队,1967年新碧嘎和老碧嘎合并,设新庄大队。1981年复名。1984年5月重新划归东川市,改设乡,属阿旺区公所。1988年1月改建为村公所,属阿旺乡人民政府。2005年撤乡并镇,隶属阿旺镇人民政府。位于阿旺镇西北边,西面与我镇拖落村、海科两村相连,南面与安乐村相临,东面与铜都镇的姑海隔河相望。东川区主要河流——大白河从村前横贯而过,东川交通主干道——龙东格公路从本村横穿而过。新碧嘎村地理位置特殊,三座梁子夹主了东川比较著名的的两条泥石流沟——大、小白泥河,其中,大白泥河还是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的最佳赛场。全村所辖面积15.53平方公里。全村最低海拔1200米,最高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0.5-17.5度,平均降雨量700-800毫米。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为16%。全村有耕地1445亩,其中旱地1245亩,水田200亩。总人口1774人13个村民小组448户。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地处高寒山区,降雨量少,对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影响,基础设施差,道路得不到硬化.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引进外资进行合理化的开发,将养殖种植业全面铺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