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绿鵙鹛 :画眉科鵙鹛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59

淡绿(学名:Pteruthius xanthochlorus)是林鹛科、鵙鹛属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头顶灰色或蓝灰色,有的具白色眼圈,背橄榄绿色,或上背橄榄灰色,到下背至尾上覆羽才变为橄榄绿色。颏、喉和胸浅灰白色,腹灰黄色。两胁橄榄绿色,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虹膜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上嘴黑色,下嘴褐色,基部蓝灰色,跗踱肉色。

淡绿鵙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秋冬季节也下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中低山森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与其他小鸟一起,多活动在密林中树冠层。性宁静,行为谨慎,行动迟缓。

详细描述

描述

体小(12厘米)的橄榄绿色鵙鹛。看似柳莺属但体型粗壮且动作不灵活,黑色的嘴粗厚。特征为眼圈白,喉及胸偏灰,腹部、臀及翼线黄色。初级覆羽灰,具浅色翼斑。指名亚种雄鸟的顶冠青石灰色,雌鸟烟灰,无眼圈。亚种 pallidus色较淡;obscurus的雄鸟顶冠灰色。

虹膜-灰褐;嘴-蓝灰,嘴端黑色;脚-灰色。

叫声

通常安静无声。快速重复的whit叫声。鸣声为快速重复的单音。

食性

主要以象鼻虫甲虫、象、蝉等昆虫为食,也吃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盂加拉国等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以及印度缅甸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云南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分布状况

不常见留鸟于海拔760~3600米的亚高山混交林及针叶林。指名亚种在西藏东南部有记录;pallidus于云南、四川、甘肃省南部(白水江)及陕西南部(秦岭);亚种obscurus 在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冬季下迁。

习性

常与山雀科、鹛及柳莺属混群。看似笨拙的柳莺。

新闻

淡绿鵙鹛-杭州市新发现鸟种

惊鸿一瞥发现淡绿鵙鹛

最近,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陈水华带人赴临安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资源考察。

一日早上,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龙塘山深处的密林中,他们发现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这些鸟类来去匆匆,来不及用望远镜观察,陈水华本能地举起照相机一阵狂拍。

回去一查资料,他们高兴地发现在一群常见鸟类中间,还夹杂着一种不寻常的小鸟,它是只跟麻雀大小的灰绿色小鸟,转动着灰色的小脑袋,颈部的白圈就像一根白丝带一样,眼睛滴溜溜转,警惕地打量着四周。这种鸟叫“淡绿鵙鹛”,杭州市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鸟,是标准的新记录种。

放眼全省,“淡绿鵙鹛”也很神秘罕见。唯一一次被发现,是在丽水市,那还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间,通常营巢于茂密的森林中,巢由细根和少量苔藓植物地衣等材料编织而成,形状为一提篮状或深杯状,结构甚为精致,巢外常常网以蜘蛛网和卵壳。巢通常悬吊于树木侧枝枝权问,用蛛网和枝权将其牢牢固定。巢距地高多在1.5-5米,有时也发现在l米以下甚至离地仅30厘米的灌木和幼树枝权上筑巢的(Jones,1947)。通常每窝产卵3-4枚(李桂垣等,1993),也有报告少至2枚的(Robem,1992)。卵奶油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为长卵圆形,大小为19.4毫米×14.7毫米。

亚种分化

争议亚种:淡绿鵙鹛福建亚种(学名:Pteruthius xanthochlorus obscurus)仅分布于中国福建西北部。有关该亚种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该亚种是Stresemann(1925)根据在中国福建西北部采得的标本描述的新亚种。任国荣(Yen. G.R 1934)认为该亚种和西南亚种(Pteruthius xanthochlorus pallidus)外形很相似,几乎没有有什么差别,很难将它和西南亚种分开,因而将它列为西南亚种的同物异名。Vaurie(1959)同意任国荣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后来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De Schauemee(1984)和Howard and Moore(1980,1991)分别在他的《中国鸟类》和《世界鸟类名录》中亦都按Vaurie(1959)的意见,认为中国仅分布有西南亚种和指名亚种2亚种。但郑作新(1976,1987,1994)则认为福建亚种和西南亚种外形和羽色虽然很相似,都有白色眼圈;但福建亚种头顶雄鸟为褐灰色,雌鸟为乌褐灰色,与西南亚种雄鸟头顶暗蓝灰色,雌鸟褐灰色明显不同,因而承认该亚种。有关该亚种的分类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指名亚种头顶至枕黑色。额、眼先、头侧、眼周和耳羽暗灰色,眼无白圈。西南亚种眼有白圈,头顶雄鸟暗蓝灰色。雌鸟褐灰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该物种被在尼泊尔当地常见,而在巴基斯坦很少见(del Hoyo等人,2007),而中国的种群估计约为100-10,000个繁殖对(Brazil,2009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