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尾四郎 :日本作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0

滨尾四郎是日本推理文学发展初期的重要作家,以法律型侦探小说而著称。出身于贵族家庭,1925年继承子爵爵位,曾任检察官和律师。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犯罪背后的成因,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法律的盲点。

人物简介

滨尾四郎(1896年4月24日—1935年10月29日),日本战前侦探小说界的杰出作家,其生平虽短暂,但留下了包括《杀人鬼》《铁锁杀人事件》《平家杀人事件》等长篇小说和十五篇短篇小说,均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前言

日本推理文学发展之初,大体承接了欧美短篇全盛时期所累积的成果,并开始尝试本土化的融合。自江户川乱步以《两枚铜钱》(1923)轰动文坛起,加上横沟正史甲贺三郎大下宇陀儿角田喜久雄、水谷准、梦野久作等新秀陆续崭露头角,以《新青年》杂志为核心,展开了日本推理的第一黄金时期,一直延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

在这段成果丰硕的黎明期,出现了两位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推理作家。一是与江户川乱步齐名,以《受诅之家》(1925)出道、风格诡谲怪奇的医学博士小酒井不木,于一九二九年去世,享年仅三十九岁;另外一位,则是在不木去世那年出道,同样享年仅三十九岁的法律专家滨尾四郎。

法律侦探小说家

滨尾四郎,一八九六年生于东京。出身名门,祖父则是封为男爵,身兼文学博士及法学博士的加藤弘之,父亲为医学博士加藤照磨,并为一等勋位子爵枢密院议长滨尾新的养子。滨尾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曾经担任检察官及律师,开业期间投身写作。

一如专攻医学的小酒井不木,能写出《恋爱曲线》(1926)这种结合医学与幻想的特异作品,同样的,对法学有深刻领悟的滨尾,最擅长的则是处理法律与人情的纠葛,将专业知识应用在推理创作上。

江户川乱步在《日本的侦探小说》(1935)中提到,滨尾四郎、甲贺三郎或山本禾太郎的作品都并称为「法律型侦探小说」。尤其是滨尾四郎,「甚至还会提出对法律的质疑,或是在文中随处可见对法律的批判,而造就这些作品的产生,也多半渊源于作者本身的经历。」

滨尾四郎自小雅爱文学,广泛阅读莎士比亚罗曼·罗兰等人的作品,因而培养出特出的文学、戏剧素养。出道之初,曾针对戏剧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在《新青年》刊登过《落语与犯罪》(1927)及《犯罪落语考》(1928)等论述。

一九二九年,滨尾发表处女作〈他是杀人凶手吗?〉。同年接续发表《恶魔的弟子》《黄昏的告白》《梦中的杀人事件》及《被杀的天一坊》等短篇佳构,立即广受注目。诸作中文采典丽、质疑法律是否公平正义、洋溢人性体察的深刻笔触,是日本战前推理小说中,少数特别具备社会意识的,无疑影响了松本清张佐贺潜、和久峻三等重视犯罪动机的社会派作家。

由于作者的贵族气息与作品的写实风格,滨尾特别推崇美国推理大师范·达因(S. S. Van Dine)的作品。范.达因承袭英国解谜型式,尤其强调坚实严谨的逻辑程序,杰作包括《格林家杀人事件》(1928)、《主教杀人事件》(1928)等。

一九三一年,《名古屋新闻》开始连载滨尾的首部长篇《杀人鬼》。这部作品的故事体裁主要仿效《格林家杀人事件》,描述秋山制纸公司一家的连续谋杀案,构想雄伟、论理细密,成为日本战前长篇本格推理的经典作品。而后的《铁锁杀人事件》(1933),同样是私家侦探藤枝真太郎探案,同样有充满魅力的怪异谜团,同样有精微致密推理过程,滨尾的作家生涯达到颠峰。同年,并当选贵族院议员。

英年早逝

一九三五年,滨尾突罹脑出血逝,享年仅三十九岁。遗作留下因杂志停刊连载中辍的长篇《平家杀人事件》(1934)。滨尾一生作品不多,却奠定了日本解谜推理的早期基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