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玉 :中国文学与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

更新时间:2023-11-08 08:50

潘承玉(1966-),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博士后,教授。浙江省十一五社科学科组专家,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绍兴市领军人才,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学与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

简介

潘承玉(1966-),男,安徽桐城人。著名学者,国学专家,博士、博士后,教授。浙江省十一五社科学科组专家,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才。潘承玉和其兄潘承祥是桐城市文化的杰出代表,世称“二潘”。

详细信息

潘承玉,先后负于安徽省桐城师范、安徽师大、南开大学、北京师大、中山大学,师从张俊、吴承学等诸先生。

潘承玉,近年来,除参编多种教材和撰写文学鉴赏指导性读物外,出版《金瓶梅新证》(黄山书社,1999年1月)、《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7月)等专著两部,在中国大陆《文献》、《文史》、《华学》、《红楼梦学刊》、《复旦学报》、《北京师大学报》、《明清小说研究》,台湾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台湾大学《中外文学》与《台大中文学报》、成功大学《成大中文学报》、香港特别行政区岭南学报》,以及韩国《国际中国学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大语言文化学报》等国际汉学界有影响的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获得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社联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2005年浙江省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各种科研奖项和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后等各种荣誉。经完成和目前正在独立主持的课题有第33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明文学研究”。

潘承玉,2002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进行研究,合作导师吴承学教授。这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取得了多种重要进展。首先是在原来博士期间的遗民文学文化研究方面,将原博士论文做了深化研究和修订,列入权威的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计划(原定在2003年11月出版,后因中华书局内部大调整,延后到明年3月正式出版);又从中延伸出多个方面,扩展了研究领域,加强了整个遗民文化精神和与广东省相关的爱国遗民文化遗产的研究,其中与前者有关的成果发表在国际汉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台湾成功大学出版的《成大中文学报》上,与后者相关的成果获得人大复印资料的全文转载。其次是在范围再广一点的清代词人和清代其他文学研究方面,也对近年开始影响甚大的《全清词》作了修正研究,对有关《红楼梦》的重要问题等展开了研究,相关成果已经或即将发表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刊物上。

潘承玉,2003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1.《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30万字,中华书局,即出项目

2."更考遗民删作伴,不须牛侩辱墙东"--清初"遗民录"编撰与遗民价值观传播新考(4万字),载台湾成功大学《成大中文学报》2003年第11期

3.《红楼梦》命意发微,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大语言文化学报》第6卷第1期(2003年12月)

4.屈大均之友石濂:一个值得关注的清代岭南诗僧,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5.主持"南明文学研究":第33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本二等资助项目、浙江省2003年度社科规划项目。

潘承玉,2005年经浙江省高评委评审,(提前一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兼古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副教授、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绍兴文理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

潘承玉,获奖情况:

1."南明文学研究"获浙江省社联2003年度重点项目获奖。

2.论文《八卷本〈搜神记〉成书时代新考》,获得浙江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3.专著《金瓶梅新证》,获得浙江省社联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4.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7.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多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