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9:35

潘晟,男,1975年生,江苏武进人。扬州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1998),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2001)。在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工作3年(2001.7-2004.6)后,入北京大学学习,2008年取得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至2012年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转至南京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潘晟,1975年生,男,江苏武进人(现常州天宁区)。1998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2001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7-2004.7年在潮州韩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工作。2008.9-2012.4年在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2012年5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工作。2015-06-28——2015-07-13,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出国研修项目赴德国培训;2015-08-26——2016-08-26,国家留基委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访项目,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访学一年。2008年任讲师,2010年升任副教授,2016年晋职教授。

历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中华文史论丛》、《光明日报》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鲁西奇、潘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高校古委会厅转项目1项,校级科研启动项目2项。

入选首届“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2014年11月20日,苏宣[2014]95号文件);南京师范大学百人计划(2013)、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012)、学科带头人(2013)等人才计划。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1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6)。专著《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2014年商务出版)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获邀参加了第七届历史学前沿论坛(西安市:2013.11.1-4),《历史研究》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北京市:2014.7.8);第二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天津市:2015.6.6-7)等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目前在历史语文学方向工作,专业学术兴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以地学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为基础的知识史和知识社会史,探索知识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试图提出自己独立的知识史、知识社会史研究方法。二,历史地理学理论探索与专题研究。在一般区域历史地理与专题历史地理研究之外,更多地侧重于以地图为基础史料的中西比较研究和西方历史地理问题,希望能够在史料的通约性理论方面提出独创性观点的基础上,在实证研究方面提供有效的例证。

在上述专业工作之外,业余主要从事明清以来民间社会经济文书等基层社会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并尝试从历史研究转向史书撰写的过渡,探索人人有其历史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方法。

所有上述工作,以人与人之间的历史性理解为基础,由此推动人的共时性理解为目标。

专著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

《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鲁西奇、潘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期刊论文

《汉唐之间地理数术的知识演变与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67-181页。

《宋代图经与九域图志:从资料到系统知识》,《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第79-96页。

《宋代的禹贡之学》,《历史研究》2009第3期,第39-58页

《宋代地理术数区域分布的初步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第1期, 141-158

《北宋皇位继承的地理术数“观察”与“预言”》,《中华文史论丛》2016第4期, 1-34

《宋代的常州:聚落形态与科举的地理阐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第4期,第46-58页。

《知识史:一个简短的回顾与展望》,《史志学刊》2015年第2期,第100~103页

《欧美大学历史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吕梁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40~43页

《中古时期地理术数在吐蕃的传播》,《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78-83

《礼仪、习俗、气候变迁与环境演变》,《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第86-89页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图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第33-37页。

《宋代的自然观察:审美、解释与观测兴趣的发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第43-56页

《从宋代诗文看幽思与胜览思想对宋代地图学发展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期,第69-83页

《图经源流再讨论》,《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1期,第24-29页

《宋州郡志:地方官、士人、绅的政治与文化舞台》,《史学史研究》2009第4期,第91-105页

《宋代类书中的地理学观念与知识体系》,《历史地理》第23辑, 2008年,第285-304页

《两宋公私书目中的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148-160页

《汉唐时期目录中的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期,第122-131页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目录学考察(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第81-87页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第115-124页

《谁的叙述:明代方志地图绘制人员身份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

《历史人文古迹保护的象征性与实效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感受与事实之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年第2期,第37-43页

《释“澨”》(王克陵、潘晟、孙小苛),《中国科技史杂志》2002年第1期

《五服与中国古代地图学》,《地图》2001年第2期

报纸文章

《宋代科举史研究的基石——〈宋代登科总录〉读后》,《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0日第11版

《重构中国古代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9日

《门票价格的社会学分析》,《中国旅游报》2004年5月某日?

集刊、会议刊论文

《照片里的南京:外事活动中的地方塑造(1970-1980)》(潘晟、王琴),蓝勇主编《中国图像史学》,科学出版社,2015年

《日本历史地理学研究:1977-1986》,靳润成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7-69页

《巩义宋陵考察散记》(潘晟、鲁鑫),《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第163-171页

《辽代瑟瑟仪与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中古时期的气候变迁》,周长山、林强主编《历史·环境与边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8-232页

主持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宋代择居习俗的流变与聚落形态变迁研究》(10CZS015,经费10万,完成,结项等级:良好。原单位项目)。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宋代地理学研究》(13KZS005,经费18万,完成)。

3,高校古委会(厅转)项目“《重校正地理新书》校注”(1305138,经费1.5万,在研)。

获奖

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12,第12届,获奖论文《宋代的禹贡之学——从经学传注走向地理学》,《历史研究》2009第3期)

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第14届,获奖专著《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

(六)进修

出国研修,15年6、7月间德国培训2周,15年8月到16年8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访学一年,导师戴梅可(Michael Nylan,剑桥秦汉史主编)

2015-06-28——2015-07-13,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出国研修项目,德国培训

2015-09-10——2016-08-20,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访项目,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访学

(七)会议交流:

2015年6月6-7日,天津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的第二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历史的事实·真实与真理》学术研讨会

2014年7月8日,北京市,《历史研究》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青年史学家论坛;

2013年11月1-4日,西安市,第七届历史学前沿论坛

2013年9月13-14日,南京市,“唐朝的江南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第二次会议

2012年9月22-23日,天津,华北历史地理学与中国社会变迁暨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八)同行评价

孙俊、潘玉君《〈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评介》,《地理研究》2014年第12期,封三);

孙俊、汤茂林、潘玉君英文书评,发表在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54(2016),122;

该书还得到了日本宋史专家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生学科长木田知生教授的肯定。

《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给予推荐:

陈杰:《〈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以宋明为核心的知识史考察〉评介》,《地理学报》2014年第8期,第1239页。

科研成果

专著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鲁西奇、潘晟,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通俗读物;

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帝国》,潘晟,台北市:风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论文

《历史地图研究》,华林甫王社教《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评论(2001-2010)》,《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宋代的禹贡之学》,《历史研究》,2009第3期

《宋代的自然观察:审美、解释与观测兴趣的发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

《从宋代诗文看幽思与胜览思想对宋代地图学发展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期。

《图经源流再讨论》,《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1期。

《宋州郡志:地方官、士人、缙绅的政治与文化舞台》,《史学史研究》2009第4期。

《宋代类书中的地理学观念与知识体系》,《历史地理》(23),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两宋公私书目中的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

《汉唐时期目录中的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期。

《历史性的地理陈述与阅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目录学考察(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第4期。

《谁的叙述:明代方志地图绘制人员身份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感受与事实之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五服与中国古代地图学》,《地图》,2001年第2期

《释“澨”》, 王克陵、潘晟、孙小苛,《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2年第1期

《历史人文古迹保护的象征性与实效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门票价格的社会学分析》,《中国旅游报》,2004-5

《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获奖

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12),获奖论文《宋代的禹贡之学——从经学传注走向地   理学》(《历史研究》2009第3期)

科研项目

主持在研纵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宋代择居习俗的流变与聚落形态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10CZS015,2010-7-1)。

完成项目:

2009年校博士基金项目《政治、礼仪与人的安居:宋代的地理术与聚落形态的变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