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春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2:31

潘红春,曾用名潘鸿春,1969年生,理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与管理专业、动物界专业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进化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无脊椎动物系统发育等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在Zo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Mitochondrial 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工程学报》、《动物学报:英文版》、《动物分类学报》、《解剖学报》、《水生生物学报》、《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拥有1项国家专利,并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人)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各1次。

人物经历

1986.9---1990.7 安徽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动物界专业)。

1990.9---1993.7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学位(动物学专业)。

2001.9---2004.6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动物学专业)。

2002.1---2002.3 印度Annamalai大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资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班。

1993.7---至今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课程

动物生物学、分子系统学、进化生物学、高级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 生物共生机制方向: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绿藻门共生系统的细胞、遗传和分子机制。

• 动物功能蛋白基因工程方向: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动物功能蛋白基因的筛选、克隆、表达及相应重组蛋白的功能研究及其在药物、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 重要模式生物水螅研究方向:水无性生殖时芽体的发生、发育进程及机制、芽体从母体脱落调控机制;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细胞转移和分化、形态发生及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等研究。

• 分子系统学方向: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系统分类与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主要贡献

纵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淡水无脊椎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绿藻门共生体宿主与绿藻协同进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批准号:31370406),2014,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组成型高表达的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RNAi沉默对极性体制的维持及成熟芽体脱离母体调控机制的影响(No. 31171415),2012,主持。

安徽省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水螅基盘过氧化物酶特异性表达与水螅极性体制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No. KJ2011A130),2011–2013,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大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圆网蛛类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2008–2010,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壁钱科与拟壁钱科蜘蛛目分子系统发生关系, 2006-2008,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悦目金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2005-2006,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偶蹄目野生动物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应用研究,2002-2003,主持。

横向课题

皖南云豹保护生物学研究,安徽省林业厅专项基金,2000-2002。

皖南梅花鹿保护生物学研究,国家林业局专项基金,2001-2004。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皖中、皖北片),国家林业局专项基金,1999-2001。

学术论文

pan HC, Yang HQ, Zhao FX, Qian XC. Molecular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函数 prediction of foot-specific peroxidase inHydra magnipapillata Chinese strai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4, 13 (3):6610-6622。

pan HC, Fang HY, Li SW, Liu JH, Wang Y, Wang AT.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Hydra vulgaris (Hydroida: Hydridae). Mitochondrial 脱氧核糖核酸, 2014, 25(6):418-419。

Pan HC, Fang HY, Jin C, Liu L.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sika deerCervus nippon (Cetartiodactyla: Cervinae) South Anhui population. Mitochondrial DNA, 2014, 25(2):85-86。

pan HC, Qian XC, Li P, Li XF, Wang AT.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Chinese green hydra,Hydra sinensis (Hydroida: Hydridae). Mitochondrial 脱氧核糖核酸, 2014, 25(1):44-45。

Pan HC, Zhou KY, Song DX, Qiu Y. Phylogenetic placement of the spider genusNephila (Araneae: Araneoidea) inferred from rRNA and MaSp1 gene sequence. Zoological Science, 2004, 21: 343-351。

赵凤霞, 杨好强, 钱小成, 潘红春。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的构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4): 433-436。

钱小成, 李晓飞, 刘正亮, 潘红春. 水螅营养积累对基盘组织更新进程的影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3, 22(2): 115-120。

李华玲, 潘红春, 尹峥花, 徐金金, 郝家胜, 朱国萍 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 2010, 19(1): 92-97。

徐金金, 潘红春, 金灿. 大乳头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0, 19(3): 269-273。

金灿, 潘红春. 水螅芽体发育与头部再生进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1, 20(1): 1-7。

童睿, 潘红春, 马静静, 朱国萍, 郝家胜小鼠膜型抗衰老Klotho蛋白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原核生物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9, 6(3): 208-213。

潘红春, 宋大祥, 周开亚, 朱国萍 蜘蛛大壶状丝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生物工程学报, 2007, 23(3): 446-451。

尹峥花, 潘红春, 郝家胜. 园蛛总科网型不同的蜘蛛目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的初步探讨. 蛛形学报, 2010, 19(1): 37-41。

李士伟, 潘红春. 从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探讨络新妇亚科升格为科级阶元的有效性。蛛形学报, 2010, 19(1): 31-36。

潘红春, 吴宝山, 郝家胜, 朱国萍 从16S rDNA基因序列初步探讨拟壁钱属和壁钱属蜘蛛目系统发生关系. 动物分类学报, 2007, 32(1): 131-136。

潘红春, 吴宝山, 宋大祥, 郝家胜, 朱国萍. rRNA及MaSp1基因不支持圆网蛛类(蜘蛛目:妖面蛛总科 + 园蛛总科)的单系起源. 动物学报, 2007, 53(3): 489-501。

潘红春, 宋大祥, 周开亚. 悦目金蛛丝腺SMART RACE 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蛛形学报, 2005, 14(2): 65-69。

潘红春, 范杰, 王芳芳, 孙祯. 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6种酶活力的影响。水生生物学报, 2008, 32(2): 46-51。

专利

周开亚,宋大祥,潘红春。重组悦目金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国家专利,2005,专利公开号:1563085。

专著

《动物学》,科学出版社,2007,参编。

获奖记录

1.动物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第一完成人),2001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扬子鳄消化道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内分泌细胞研究》(第三完成人),2002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3.1999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杯教师教学优秀一等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