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 :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3-09-06 03:50

热贡艺术(英文:Tibetan Regong Arts)是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青海省同仁县的藏语名字叫做“热贡”,因此这里的艺术也被称为“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绘画雕塑艺术的重要流派,曾称吾屯艺术,后称热贡艺术。发端于十三世纪,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其艺术元素主要源自西藏自治区勉唐派,传入热贡地区后,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热贡艺术早期作品手法古朴粗放,绘画带有印度尼泊尔风格,给人以博大之感。至17世纪中叶,画师技艺日趋精湛,工笔重彩,画风趋向华丽。十九世纪以来,热贡艺术作品艳丽、细腻,追求装饰趣味,大量用金,使画面更显金碧辉煌。十八世纪的名画师有魏唐华旦、博拉金巴、扎西加,十九世纪的名画师有香曲热刹、夏吾才让

热贡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分布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落。热贡艺术涵盖绘画、雕塑、堆绣等形式,主要以彩绘唐卡见长。2006年至2018年,热贡艺术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首批中原地区《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历史沿革

艺术起源

热贡艺术是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因13世纪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

公元十世纪末十三世纪初,是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型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藏传佛教艺术,开始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型期的藏传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论,如阿里古歌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青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市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噶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格的唐卡。

艺术发展

至十七世纪中叶,热贡的匠师们技艺日趋精妙,线描简练流畅,刚劲有力,采用工笔重彩,庄重沉稳,设色清新浓郁,匀净协调,所画人物形神兼备,画风趋向华丽、精细,同时开始注重画面的装饰效果,成为热贡艺术承前启后的辉煌鼎盛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很多早期、中期优秀的绘塑作品已不复存在,但现在仍能零星地在隆务寺年都乎寺、吾屯寺院里见到早、中期匠师们留下的气势宏伟的巨幅壁画和技术精湛的唐卡。十八世纪的名画师有魏唐华旦、博拉金巴、扎西加。

十九世纪为热贡艺术的近代时期,这期间的代表人物有尕香曲热刹、更藏、尖木措夏吾才让。十九世纪时期的热贡艺术作品艳丽、细腻,追求装饰趣味,大量用金,使画面更显金碧辉煌。热贡艺术作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流派区别于其他藏族地区艺术,这一时期的作品一经拿出,即知是热贡地区的佳作。

随着热贡艺术不断走向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区,以及印度、缅甸和尼泊尔等国,广泛接触到西藏自治区塑绘、甘孜藏族自治州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

创作分布

传统的热贡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自1958年宗教改革以后,随着大量佛徒的还俗,热贡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并在民间传播。

热贡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分布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落,又自成体系。其中五屯村以绘画为主,兼事雕塑和堆绣;年都乎村以堆绣为主,兼事雕塑、唐卡和壁画创作;尕沙日和郭玛日村以唐卡和壁画创作为主。

艺术特点

热贡艺术早期作品手法古朴粗放,色彩单纯,绘画带有印度尼泊尔风格。其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生动传神,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十七世纪中叶时期,热贡的画师门技艺日趋精妙,线描简练流畅,设色清新浓郁,匀净协调,所画人物形神兼备,画风趋向华丽、精细,同时开始注重画面的装饰效果。十九世纪以后,热贡艺术作品艳丽、细腻,追求装饰趣味,大量用金,使画面更显金碧辉煌。近代时期的作品构图疏密有致,人物造型严谨又不显刻板,色彩鲜丽和谐,富于装饰性,画面既有一种统一感,又显得生动活泼。

艺术题材

热贡艺术绘画的题材极其广泛,以宗教为核心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艺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上可分为斯巴霍、传记画、偶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故事画等。

斯巴霍

即《生死轮回图》或《六道轮回图》,这类作品旨在表现密宗"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抽象教义,画面上除"生死轮"的图案外,往往还画有日月、三菩萨、莲花生宗喀巴、七珍、八宝等形象,凝结了陀罗尼真言密咒的佛法。画面上无数世界分为三个同心的环形图画。每个图画不同侧面地反映了藏传佛教教理中的相应部分。其中既有八寒、八热的惨苦地狱,也有七珍八宝、莲花盛开的天堂净土。整个"生死轮"为一怪物从外面环抱着。

与斯巴霍相类的题材还有《须弥山图》《四大洲风火土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世界形成图》《坛城图》和《净土图》等。

传记画

在传记画中除显教美术和小乘美术中所共有的表现释迦牟尼前世今生种种善行的"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外,还有藏传佛教所独有的藏王传(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法王传(八思巴宗喀巴阿旺罗桑嘉措等)、大师传(莲花生阿底峡等)。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西藏自治区地区的传播进程。

偶像画

这些偶像主要有佛陀(释迦佛、大日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罗汉、四大天王、度母、护法本尊等众多的佛教神抵,以及历史人物的肖像,如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噶尔·东赞吞弥·桑布扎、莲花生、宗喀巴等。

历史画

据史作画、以画言史,是藏传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吐蕃王朝以后的西藏历史,便是一部藏传佛教从发生到鼎盛的宗教史。有藏王传、法王传、大师传等传记画,其中著名的有《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宴前认舅图》《八思巴画传》《大宝法王斋会图》《五世达赖觑见顺治图》等。

风俗画

这些画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日常风俗生活,其中有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婚喜丧葬和群众性的宗教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俗色彩。

故事画

以《猴子变人》最为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自治区,一只猕猴与岩魔女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藏族的祖先。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人类起源朴素的唯物主义进化论认识,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

创作手法

以线为主要造型

以线造型,以线描为造型骨架是藏族传统绘画的基本手段和一脉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特质,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热贡唐卡独特的审美观和审美样式。总体要求用线变化多端,平滑圆润,纤细优美。具体为:有的线粗细一致、纤细繁复、柔中带刚;有的线运笔粗中有细,顿挫变化、生动活泼;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挺秀流利;有的圆润流畅;有的朴素古拙。

在同一物上,要求粗细一致、平滑圆润、顿挫变化、粗犷有力;如衣纹飘带,描法种类繁多,运用线的粗细、力度、韧度等,把衣纹飘带的质感、走向、褶皱、内外穿插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其次是在同一幅画中,又要求线条变化多端,细腻、优美、刚柔结合,充分利用波状线、弧线、等线条。波状线比任何上述各种线都更能创造美。在花和其它装饰性的形体上,都可以找到这种线条。

用线不仅变化多端,而且达到传神动人的境界。在作画时,画师必须把白描勾得十分具体以后才能敷色,所以人物动态,神态表情必须靠线来表现。如人物肉体的勾画,根据人物的动态、结构及肤色进行勾勒,线能够有机地与人体完美结合,几乎看不出半点线的痕迹。 而衣纹却随肢体的起伏变化而转折,以虚实确定疏密关系,表现出衣服随人物动作而变化的感觉。特别是人物面部表情:喜、怒、哀、乐,刻画得更是惟妙惟肖。线条把人物动态、神态及发自内心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装饰与写实结合

夸张与写实是造型艺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夸张的运用是根据《造像度量经》所规定的和他们的审美习惯,经过修饰、规范而产生的“有意味的形式”。藏传佛教艺术造型是对神秘宗教理念的艺术虚构,其造型经验建立在宗教创立者和传播者的无尽想像上,及一代代笃信宗教义理的艺术家的审美想像和审美创造之上。这种造型意识使热贡唐卡中显宗造型多以写实为主,密宗造型多以变形为主,承接了藏传佛教艺术造像的基本理念。写实化原则使得藏传佛教艺术在热贡唐卡的进程中,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造型依据来丰富造型经验。

从构图上来说,画面装饰语言具有经营位置的作用,达到布局均衡完美、统一协调的效果,显得画面中心突出、主体明确,布局错落有致、轻重适宜,增强了画面构图的完整性和视觉美感。从色彩上来说,这种贴切自然、恰到好处的装饰图案,统一并协调了画面的色调关系,将画面冷暖、深浅、虚实、明暗、强弱等色彩属性通过装饰布局烘托得气韵生动、丰富多彩。

平面化画面空间

热贡唐卡不考虑绘画的透视关系和光线问题,背景与环境、连续与转折、不同视角的自由布置、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空间表现在唐卡的构图形式上,常以高远来体现形象的高大与雄伟,以平远来体现空间的辽阔,以深远来体现其曲折、无尽和神秘。

平面布置法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装饰手法。中国画追求平面上点、线、面的节奏感,构图通常是平列式、平层式、大观园式等,即所谓近不挡远,越远越高,越叠越高,而非近大远小。热贡唐卡也通过平面布置法将三界诸佛、历史故事、远山近水等万物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之内,内容充实丰富而井然有序,形成连续性情节却毫无生硬牵强之感。热贡唐卡平面布置法的另一种手法是“取近不取远”,“取远不取近”,或“将近处之物象往远处推”,抑或“将远处的物象往近处拉”,所谓近景远取、远景近取、取中而近远均不取,避免同时取远又取近。所以,平面化画面空间是热贡唐卡的一大艺术特色。

艺术种类

热贡艺术种类繁多,包括唐卡、壁画、泥塑、木雕、刺绣、剪堆绣、建筑彩画与图案、酥油花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主要有唐卡、堆绣、雕塑等类别。

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语"卷轴画"的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最初是佛教徒随身携带的"行像",后来成为藏传佛教室内供奉的主要形式。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热贡唐卡既吸收了汉地文化,又继承了藏传佛教及西藏唐卡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传承及变迁,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热贡唐卡艺术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包容与丰富。热贡唐卡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图案繁密。由于青海藏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审美视觉养成了对三原色的偏爱,喜欢红、黄、蓝、绿、白等限量的纯色。在色彩方面,有别于西藏唐卡,热贡唐卡色彩艳丽,更具有跳跃性,画面更显活泼和节奏感,而西藏唐卡色彩偏淡雅,原因除两地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外,还受矿植物颜料提取和配色规律、染色技法等因素影响。在线条方面,热贡唐卡的线条使用比西藏唐卡更为讲究,尤其是金线的运用,使得热贡唐卡有“富丽堂皇”的特点。在染色技法上,西藏唐卡多采用点染方式,突出层次感,而热贡唐卡多采用平涂,突出色彩本身美感。

壁画

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一直是佛画艺术的主流,集中体现了佛画艺术的技法精髓和文化内涵。地处同仁县隆务镇郊的年都乎村年都乎寺里的清代壁画遗存,真实地记录了热贡艺术早期的风格特征。

年都乎寺清代壁画现存于萨增拉康殿(又称毛兰吉昂殿)和弥勒殿,其创作始于十七世纪末,跟年都乎寺初建同步。萨增拉康殿内的八幅壁画是现存热贡艺术中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壁画内容为为本生传、宗喀巴传、怖威金刚、具誓善金刚等、燃灯佛。弥勒殿的壁画《十六罗汉传》是热贡地区现存最大的壁画作品,整个画面占据殿堂的左、中、右三面墙壁。

年都乎寺壁画是热贡艺术风格形成期的一个缩影,在绘画风格上完全是西藏自治区曼唐派风格的延续,其中也不乏受内地青山绿水的影响。画面布局灵活、色彩简朴明快,线条简洁流畅,人物造型清秀、细腻,山石、树木、云霞等景物装饰味浓厚,佛陀形象圆润饱满,护法形象夸张鲜活,尤其对风景的精描细染,在藏民族聚居区其他寺院的壁画中很少见到。

雕塑

在热贡丰富多彩的艺术领域里,雕塑是一个较大的门类。热贡雕塑以泥塑为主,兼有木雕、石刻、砖雕等。

泥塑主要有彩塑和单色(金色)之分,多以立体造型为主,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佛像、神像,作为供奉之用。泥塑作品神态自如,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神佛的神圣、庄重和特有的个性。

木质雕刻可分木雕、木刻两大类,木雕大多为立体圆雕或透雕,造型有神佛像、蟠龙柱及供奉用具等,有彩绘或涂金单色,木刻一般为平面浮雕作品,大部分用于寺院建筑、佛神像及木模具、经文板刻饰等。

砖雕为寺院建筑装饰,有立体和平面之分,寺院殿脊及角檐为主体造型,极大地丰富了寺院建筑豪华和庄重。

木雕、木刻、砖雕、石雕作品风格多样,刀法刚柔相济,刀痕劲利而婉转,有极强的立体感,不仅用于寺院建筑,还广泛地使用在藏族人民的建筑与日常生活中。建筑彩绘尤为突出,五屯下寺内外,从门扉、门楣、墙裙、壁饰到横梁、柱头、藻井等等,到处都绘制着精妙绝伦,色彩绚丽的图案。

堆绣

堆绣在藏传佛教艺术中最具特色,堆绣是用绸缎制作的一种唐卡。堆绣的主要形式有堆绣唐卡、堆绣帏幔、堆绣柱饰等,有较强的立体感,便于携带。

热贡堆绣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粘贴或用彩线绣制而成。其工序有平面设计、剪裁、堆贴、绣制,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以堆贴为主,绣制为辅。堆绣分平剪堆绣、立体堆绣、缝合堆绣三种。平剪堆绣是将剪裁成的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白布上,再用彩线绣边即成。而在于剪的图像内垫上棉花或羊毛使图形凸起,然后粘绣在对称的布幔上,再将堆绣好的不同形状的图像用绣缎联成一个巨幅画卷,构成一组完整的画面,悬挂于殿堂之上,所堆绣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称为立体堆绣。缝合堆绣是剪好的绸缎用手工缝制进行组合拼接而成制为缝合堆绣。

堆绣大则能制几百米,小则能制几厘米;雕塑高则能塑十几米,小则能塑几公分,堪称中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艺术制作

唐卡

唐卡的制作方法有绘画、绎丝、堆绣等方式。绘画唐卡的布面处理和绘制技法,与布壁画相似。绎丝唐卡主要出于内地宫廷的制作,以通经断纬的技术织出图案形象;堆绣唐卡系依据构图需要将彩色绸缎剪裁后垫以羊毛或棉花绣于布幔之上,不论用何种方法制作的唐卡,最后都要经过一道"装裱"手续,即在画心四周镶缝锦缎,上下再装天地杆,以便使用时张挂。

壁画

壁画的作法,先要经过一道墙皮处理的工序:白灰底之后抹细泥,在进行磨光、涂胶和白土,待干透后作画,也有湿壁画热贡地区主要是布壁画,作画前先把画布渗湿绷在木框上,然后用不太浓的白氢氧化钙刷一遍,使布质软化,再把白布平铺在光滑的木板上,用卵石反复磨压,最后将水胶粉液刷到布上,绘制极工致的形象,画好后绷到墙柱上便成为"壁画"。

无论干壁画、湿壁画还是布壁画,绘制过程基本都分为七步:

雕塑

热贡雕塑以泥塑为主,泥塑的工艺过程大致为选型定稿、泥料加工、龙骨搭架、轮廓塑形、局部调整及金饰或彩绘等。浮雕制品大多为泥拓片,做供奉之用,以小件为主,其造型是用木制或金属模具将调制好的泥料进行翻制,待晾干后涂以彩色颜料或金色即可使用,加工和批量生产。木质雕刻一般为平面浮雕作品。

堆绣

堆绣制作时,先按规范的图画绘成画稿,再根据画稿不同部位的要求选用各色绸缎面料,剪贴缝制而成。其材料是选择多种颜色的、带有各种图案的丝绸锦缎,将画面人物、动植物等形象,进行准确地裁剪和缝制。

堆绣其工艺程序和工艺效果有两种:

价值影响

热贡地处西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处,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在这里相遇碰撞、交流融合、取长补短。这对于形成既区别于西藏自治区佛教艺术,又区别于中原佛教艺术而独树一帜的热贡藏传佛教艺术。热贡文化由于地理及文化上的边缘属性,加之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替驻牧,及各种文化在时空上的融汇消长,使得热贡地区现有的文化显现出原始宗教、藏传佛教及道教,羌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杂并蓄,相得益彰的局面。这种特有的地区性文化生态孕育了热贡地区独特的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及生活文化。热贡文化更多是以热贡地区的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它融合了汉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原始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本教文化、还有道教、儒教文化的因素。

热贡地区由于历史上族群族源形成的多样性,使得多种文化交相杂糅。其所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异彩纷呈。它融合了古代西羌、鲜卑(吐谷浑)文化、吐番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等几十个民族的文化成份。不仅有本地土番游猎文化,又有前后藏地文化,康巴藏区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波斯文化及中立文化等地域文化成分。文化类型上,它既有纯艺术品种,又有非艺术品种;既有固态文化品种,又有流动文化品种;既有物质文化品种,又有非物质文化品种,各种文化因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兼收并蓄、融汇贯通,其文化的多元性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热贡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文化多样性、多元性以及全民参与的特点,其艺术影响力辐射到周边的西藏、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乃至东南亚等地。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发展现状

热贡艺术凭借其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不仅在佛教盛行地区流行,而且也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们的欢迎,但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四个大师级的画家前后于世纪之交离世)、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的不断冲击、旅游业的不断繁荣,热贡艺术精品越来越少,而充斥市场的赝品、复制品和粗制滥造的现象却越来越多,急需抢救保护。

技艺传承

传承方式

热贡艺术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和父子传承为主,以口传、眼看、手授形式进行。由于历史上的热贡艺术品不追求署名,好多历史精品佳作不知作者,其师承关系只能追溯到近代以来。

传承人

热贡艺术的传承人包括僧侣和民间艺人。传习唐卡、堆绣或雕塑,必须严格遵守佛教绘画度量经,从线描、人物造型、色彩配制、构图及尺寸的把握学起。

青海省同仁县委、县政府注重传承人培养,打破了热贡艺术传承“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观念,从家族封闭式传承走向开放式传承,形成了寺院、村落、家庭、传习中心、协会、学校多渠道传承的发展格局。建成集教学培训、设计制作、展示收藏、宣传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热贡艺术传习中心30家。热贡艺术项目每年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热贡艺人已从5年前的8000余名增加到现在的1.3万余名,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以上参考:

文化保护

保护级别

2006年5月20日,热贡艺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批号:348,编号:Ⅶ-49)。

2009年9月,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5月15日,热贡艺术入选首批中国《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保护措施

青海省同仁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中国·青海热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中国·同仁热贡艺术村开发建设概念性规划》,理清了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为保护传承热贡艺术,当地成立了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相继成立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同仁县唐卡商会等组织和机构,提供业务咨询、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开展技艺培训、学术交流、宣传展示等活动,加强与国内相关行业协会的交流、协调和合作。

2008年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同仁县投资1.6余亿元新建热贡艺术传承展示基地、吾屯村博物馆等。为保证热贡艺术的健康发展,当地制定颁布了《热贡唐卡青海省地方标准》《热贡唐卡矿物颜料——绿松石》等6种矿物颜料企业联合标准和《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谱法)》,并开展了唐卡矿物质颜料检验、唐卡二维码身份识别信息设置工作,初步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

2009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提出了以下几项主要的保护措施:

1、制定《黄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热贡艺术及其相关衍生技艺。从2007年开始,州政府设立文化基金,拨款100 万元,以后逐年递增10%,用于热贡艺术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2008年-2013年,在5年内预算投资2000万元,重点建设热贡文化艺术村;;

3、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和完善热贡艺人档案库建设l;

4、投入资金500万元,建立对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助制度和奖励传承保护机制;

5、实施入户普查热贡艺术的原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空间的保护名录和档案,对艺人,特别是身怀绝技且年迈的热贡艺人及其作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每人每年资助3000万元—5000万元;

6、编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规划方案》;

7、加强热贡艺术研究,实施热贡艺术传承人培训项目,投入资金50万元;

8、完善学校教育体制,在高等院校设置热贡艺术相关专业及课程,培养热贡艺术专业化人才,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

9、将热贡艺术的传承纳入到小学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当地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兴趣与认同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