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 :曾是兰村中部偏西的一个行政村

更新时间:2023-11-01 09:31

燕山,也称艳山。曾经是兰村中部偏西的一个行政村,人口863个,面积6.2平方公里,2011年并入塔前村,同时并入的还有爱塔,三个村组成了新的塔前村。燕山的村级行政区划取消后,由于地域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燕山范围内居住的人还是自称燕山,以示区别。

文化

燕山范围不大,但出人物,其中顶尖的要算谢友伯。《湖南省志》记载:兰村在县治东120里。清咸丰二年(1852年)县天地会首领谢友伯率众在此起义。谢友伯就是燕山人。燕山是原兰村乡的一个村。兰村沾了谢友伯的光才有了省志的记录,可见谢友伯的分量。但高兰村人可能对他的所作所为有误解——这是上一辈人的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事迹已慢慢地在人们的心中消失,只停留在史籍的尘埃中。但谢友伯的壮举不容抹杀,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谢友伯字式岩,号又八。自小家境贫寒,幼年又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善武术,性刚烈,是女中汉子,无人敢欺。闲暇之时,谢母教他使枪弄棒。友伯天赋过人,那一招一式一点就透,自此友伯练武成瘾。十几岁时,友伯练就了超群的武艺和超人的力。一天,族叔有意试试他的功夫,指着谢氏家庙前的石狮子说:“你如果能够举起来,我杀一头猪犒赏你”。石狮子足有四百斤。谢友伯年轻气盛,二话不说,走到石狮子前,两手抓住石狮子一托,石狮子就不费吹灰之力举到了头顶。观者唏嘘不已,说此子实在了得。附近青年后生听说谢友伯献艺,慕名而来,相邀与友伯习武。友伯说,先吃了饭再说。族叔没有食言,正招呼人帮忙杀猪呢。一班后生也眼勤手快,不一会儿,就弄了几大桌饭菜,在酒饱饭足之余,一个武枪弄棒的团体就有了雏形。后来,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清咸丰元年时,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谢友伯闻信,意欲响应,聚集练武之众组织洪门,当时,会众有一百多人,声称“要杀了那班暴君贪官,让我等坐天下”。谢友伯的呼声,又引来了不少贫苦农民纷纷参加。于是,选择聚龙仙为根据地。每天操练喊杀之声不绝于耳。很快,起义军的对伍打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入了湖南省。这时谢友伯与洪秀全取得了联系,洪秀全得知满江洪姓与他同为一脉,便欣然提笔作书:

文炳、泉二位族老勋鉴:敬启者,前命本部谢友伯先生晋驻贵境所辖之聚龙仙,宣成天地会,据谢之报情况可佳,先后投入者将在百计。并告以文炳先生为当地处士,言行颇孚众望,希踊跃参与本会,大力相助。并望布谕漕溪我诸族好,予以支持,共谋大器,如荷天助其成,得共享太平之业,全当感激不已,详俟后叙,手此,敬请

秋安

福一公嗣孙秀全草此

咸丰二年七月六日

谢友伯以此信告之文炳,得文炳相助,又扩军数百,达七百余人。咸丰二年,广东人黄杰高、江西人曾念斋、福建人廖甘七、郴州人刘起受等齐聚聚龙仙与谢友伯共襄其事。其时,谢友伯自任千总,唐巴掌、曾七、吴尚高等任百长,洪文炳负责发功宣传,洪澧泉任文书。在攻打县城时,遭清军伏击,主将黄杰高阵亡,谢友伯等寡不敌众,大败,潜往九江投奔太平军。太平天国失败以后,谢友伯漂泊异乡。其结局有三:一说谢友伯晚年回乡老死于兰村,二说仍遭当局通缉,被害于满江江塘边;据谢氏族谱记载:谢友伯隐居在江西安成,安成是谢氏始迁祖谢潜发的祖居。谢友伯怕他的族人受牵连,改姓射,最终死于安成,这是第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县志记载,第二种结局是《攸县史事传说》中摘录。笔者还是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回乡实在是呆不下去的。

谢友伯的故事是轰轰烈烈的。可是,后来的人们却把他的功绩歪曲了。兰村流行这句话“兰村谢又八,梦起脑壳想天下”。创造这句话的人不知是何目的?这句话不能再说了,否则,谢友伯死不瞑目。

谢友伯之始祖谢潜发元至顺年间由江西省迁攸,选择燕山定居时,可能没有想到他的子孙会出“反王”,但是,他选择燕山栖居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这地方出读书人。鼎盛时期,做先生的有几十个呢。只是名声不及谢友伯。

也许是谢友伯的信念不灭。一九二八年,燕山人贺发祥,邱延明在大多数人尚在忍受欺凌的时候,他们先人先志,毅然寻求革命的真理,头顶五角星,在罗霄山脉中燃起了星星之火。这就是燕山人的精神。贺发祥、邱延明参加过长征,由红军、八路军而解放军,几十年的革命历程,血雨腥风,能够存活下来,已是幸运了。贺发祥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兵工厂厂长,1955年授大校军衔,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因病逝世,葬于哈尔滨市烈士公墓。邱延明由赤卫队员、红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第五后方医院总务股长的足迹转业到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耐火材料厂任工会主席、厂党委成员,1994年逝世。一种革命信念,两种革命方法,结局截然不同。这就需要反思。

燕山境内有一寺院,建于清康熙,取名七宝禅林。七宝禅林建在龙形冲。燕山是山区小村,而龙形冲又是燕山一条相当偏避的山冲,一般的人难得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县长余公倩得高人指点,在此创办《攸县前锋报》。出七宝禅林二里有余,有一岩,曰婆婆岩。是进入七宝禅林的隘口。此处风景极佳。晴能纳凉,雨可避湿。岩下有洞,容一人鼾睡足矣。相传清乾隆有个老婆婆在此居住,她不时接济一些在此路过的人,和附近一些揭不开锅的人家,老婆婆的事迹让人感动。有一年的六月六日,老婆婆忽然不见了,人们以为她掉进了溪里的龙潭,就在潭边焚香纪念她,在婆婆岩下设香案供奉她。可惜后人修路,此是必经之地,别无它法,毁了这里的风景,只存婆婆岩。

乡野之人不知自然资源的宝贵,更没有保护的意识,只图一时之念,破坏了好多象婆婆岩这样的景致。其实,说这话是遭人嫌的,回避吧。

自古至今,兰村有两个百岁寿星,一个是清代时的皮氏,满江洪开适之妻,一个是燕山的张三娘。皮氏早就作了古,但见过张三娘的人多,她是一九九一年满的百。当时一听,是一个奇迹。她住在燕山三里冲,三里冲在高山上,地域不大,站在门口一呼,在家的人都能听见;三里冲是高山盆地,四周高山与外相隔,是一个世外桃源。空气质量自然要纯净一些,张三娘也许是沾了这个光,其实,山野之人谈不上养生,何况一个农家妇女早为一日三餐忙碌着那有这份闲情逸致呢,只是不经意间就有了一百岁。能满一百岁的人是少之又少,但一旦起了个头,可就难说了。

燕山是一个地名,而燕山值得称赞的是人。燕山因人而有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