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子

更新时间:2022-07-06 10:07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1588年—1633年),莽古尔泰,Mongγoldai,蒙古语意为“蒙古似的”,母为继妃富察·衮代。生于建州女真佛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受封和硕贝勒,正蓝旗旗主。

莽古尔泰出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少年时期,莽古尔泰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莽古尔泰因军功被封为正蓝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莽古尔泰被封“和硕贝勒”,与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阿敏皇太极合称“四大贝勒”,成为后金政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天命四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莽古尔泰参加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军。天命六年(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诸大贝勒因后金政权继承者问题,产生激烈冲突,莽古尔泰参与其中。之后,努尔哈赤决心不再指定继承人,并确定了由满洲贵族共议嗣君的汗位继承原则。天命十一年(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即位后,与莽古尔泰矛盾日益尖锐。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年),二人在大凌河之战中意见产生分歧,莽古尔泰触犯了皇太极,被革去大贝勒的称号。天聪六年十二月(崇祯五年十二月,1633年1月),莽古尔泰暴病而亡,终年46岁。后来,莽古尔泰被揭发图谋犯上,追夺封爵。

学者邓庆认为,“莽古尔泰不足之处是为人鲁莽,脾气暴躁,又好感情用事,甚至嫉恶如仇。”《清朝前史》中评价莽古尔泰:“莽古尔泰是一个弓马娴熟、勇猛善战的女真武士型贵族角色,性情直率、头脑简单,鲁莽冲动而疏于谋略,并非目标远大、有治国安邦之才的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历十六年(1588年),莽古尔泰生于建州女真佛阿拉城,为努尔哈赤第五子,其母富察·衮代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富察氏还生有哈达格格莽古济和努尔哈赤第十子爱新觉罗·德格类

莽古尔泰的幼年时代,正是富察·衮代得宠之时。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部大战爆发在即,努尔哈赤即安寝在其母富察氏的房中。次日,努尔哈赤在古勒山大败九部联军,当时,六岁的莽古尔泰便以父亲为偶像,苦练骑射,希望能早日随父征战沙场。

封大贝勒

万历四十年(1612年) ,莽古尔泰随努尔哈赤征讨海西女真乌拉部,并接连攻克了乌拉六座城池。然后,他继续向太祖请战,想要乘胜渡河剿灭乌喇那拉·布占泰,但被努尔哈赤劝阻。努尔哈赤命莽古尔泰率兵毁掉所克之六城,以削弱布占泰的力量。次年,努尔哈赤再败布占泰,灭掉了乌拉。

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努尔哈赤正式创建八旗制度,多次立下战功的莽古尔泰为正蓝旗贝勒。次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建元天命,莽古尔泰作为正蓝旗的和硕贝勒,被封为“四大贝勒”之一,依年齿序,莽古尔泰位列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阿敏之后为三贝勒,成为后金政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轮值政事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莽古尔泰跟随参战,一举攻克抚顺城。次年,萨尔浒之战爆发。明经略杨镐遣总兵杜松以3 万大军出抚顺关,明总兵官刘綎会同朝鲜都元帅姜宏立统兵25万出宽甸满族自治县,另有开铁与清河二路大军,准备一举荡平后金首都赫图阿拉故城。莽古尔泰随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先击败明军东路杜松军,又败明军南路刘綎军。朝鲜兵姜弘立部战败投降。八月,莽古尔泰又随努尔哈赤征伐叶赫那拉氏

天命五年(万历四十六年,1620年)二月,努尔哈赤庶妃德因泽(代音察)等揭发莽古尔泰生母富察·衮代与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关系暖昧,同时还有人揭发她冒领财物。努尔哈赤治其窃藏金帛罪,莽古尔泰为了得宠于努尔哈赤,将其母杀死。 

八月,后金军由懿路、蒲河二路进兵,对明作战。明总兵贺世贤、副将鲍承先,总兵刘秉诚、副将赵率教,各率兵出沈阳城二十里布阵。莽古尔泰仅率精锐护军百人,追击李秉诚、赵率教部,并一直追到沈阳市城东,以致总兵官额亦都所率众兵不能跟进。事后,额亦都因未能阻止莽古尔泰以少数精兵孤军深入而被努尔哈赤责罚。

天命六年(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军进攻沈阳,莽古尔泰同其他三大贝勒一起,击败五万明军,并追敌 60 里。辽阳之战时,莽古尔泰又率兵冒着炮火夺下小西门桥,竖云梯,列檐车,登城而上。

二月,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分值理政事”,即按月份由四大贝勒轮流执政,共同议处后金国的军国大事。七月,镇江守将陈良策叛投明将毛文龙,莽古尔泰偕爱新觉罗·代善把陈良策辖管的金州(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百姓全部迁至后金占领区瓦房店市(今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九月,四大贝勒因皇位继承问题冲突激烈。为避免骨肉相残并平衡诸贝勒之间的关系,努尔哈赤决心不再指定继承人。次年三月,努尔哈赤面谕诸子,宣布废除立储旧制,命八子为和硕贝勒,同心治国。并规定:在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其登大位。 

天命十年(天启五年,1625年),莽古尔泰率兵攻克旅顺口,毁其城垣。次年,努尔哈赤征伐蒙古国(今蒙古国境内)巴林部,命诸贝勒进攻锡拉穆楞,但诸贝勒以人困马乏为由,不愿前进,莽古尔泰单独率兵连夜渡河进攻,俘获甚多。 

御前露刃

天命十一年(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即汗位,第二年为天聪元年。四大贝勒并坐理权。 

天聪元年(天启七年,1627年),莽古尔泰率军进攻明右屯卫,同时又以偏师围塔山,组织运粮。天聪三年(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皇太极为加强汗权,以关心三大贝勒操劳过度为名,罢削他们每月轮流执政的大权,命诸子侄贝勒代为理政,引起了三大贝勒的不满。

五月,皇太极率军攻明,亲自督战攻打宁远县。莽古尔泰和爱新觉罗·代善却以距城太近,又有城上炮火策应为辞,劝阻其止兵勿进,并率本部兵后撤观望。皇太极只得率爱新觉罗·阿济格及诸将侍卫、护军等入阵掩杀。

十月,莽古尔泰随皇太极进攻明朝腹地,当后金军抵达喀喇沁之青城时,莽古尔泰与代善以“我兵深入敌境,劳师远袭,若不获入明边,则粮匮马疲”等为理由,反对进军,力主班师,引起皇太极不满。当时,众贝勒力主进军,皇太极又命八固山额真与代善和莽古尔泰商议,两人才同意进军。

十一月,莽古尔泰统领左翼四旗与明袁崇焕军在京师广渠门展开激战。莽古尔泰作为统帅,仅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战,因其指挥不利,致使豪格孤军作战,陷入明军包围中。此战后金失利,战后,皇太极召诸贝勒定爱新觉罗·阿巴泰等人违令之罪,实是责备莽古尔泰。

十二月,大军趋良乡,经海子南。皇太极与爱新觉罗·代善、莽古尔泰在前,边猎边行,令诸贝勒殿后。左翼各贝勒却因追逐猎物,驰至于前,皇太极对莽古尔泰再次不满。攻蓟州时,皇太极改命代善指挥左翼四旗,不再让莽古尔泰统领。次年,莽古尔泰攻克了永平和遵化市;回军时,又将路遇明军击败。 

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年)三月,皇太极“顷闻国人或有怨言”,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审理刑狱不当的缘故,因而致书两大贝勒代善和莽古尔泰及诸贝勒,令其“尽言直谏”。莽古尔泰对皇太极的意见加以反驳,并为自己在私宅断案辩护,二人矛盾日益加深。

同年,明祖大寿筑大凌河城,进逼后金。皇太极决定发动大凌河之战,拔除该城。八月初六,后金军抵达大凌河城,正蓝旗负责围大凌河城正南,莽古尔泰、爱新觉罗·德格类率护军在后策应。八月十二日,明兵出城诱战,两蓝旗径抵城壕,遭到城上炮火轰击,因为伤亡较重,于是撤退。之后,莽古尔泰请皇太极将其出哨护军调回,二人因此发生争执。争执中,莽古尔泰对着皇太极露出刀刃。皇太极非常气愤,因而怒骂当初莽古尔泰之母富察氏犯罪时,莽古尔泰亲手弑母邀宠的事情。当晚,莽古尔泰以空腹饮酒过量,狂言失态为由,向皇太极叩头请罪。皇太极拒绝接受。之后,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大会,议处莽古尔泰“御前拔刃罪”,革去其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次年正月,莽古尔泰又被取消与皇太极并坐的权力,从此,皇太极开始南面独尊,莽古尔泰也再无力与皇太极对峙。

天聪六年(崇祯五年,1632)年,莽古尔泰跟随皇太极征伐察哈尔省,追剿林丹汗。接着移师伐明,攻克大同市、宣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暴病而亡

天聪六年十二月(崇祯五年十二月,1633年1月),莽古尔泰暴病而亡,终年46岁。皇太极率诸贝勒及众妃嫔前去吊唁,下令为其厚葬,并于中门内设帷幄亲自为其守丧。

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年),莽古尔泰部属冷僧机揭发莽古尔泰曾与胞妹莽古济格格及胞弟爱新觉罗·德格类一起盟誓夺权谋逆;莽古济格格的丈夫琐诺木杜凌也出来作证。随后,皇太极搜出莽古尔泰府私藏的十六枚“大金国皇帝之印”。皇太极下令夺莽古尔泰的爵位,毁掉他的墓碑,并处死了莽古尔泰的儿子额必伦、妹妹莽古济格格,又将莽古尔泰余子开除宗室籍,而莽古尔泰生前所掌正蓝旗也被并入皇太极麾下。

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 年)正月,工部平毁了莽古尔泰、德格类二人墓,将二人骸骨抛弃,并收其殉葬之金银器皿。之后,皇太极又命人复葬于原处。康熙五十二年,莽古尔泰、爱新觉罗·德格类后金获罪宗室的子孙获准享受红带子待遇。

主要影响

在努尔哈赤的统治时期,莽古尔泰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崭露头角。早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就随努尔哈赤出征乌拉,其英勇善战为海西女真的乌拉部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天命四年(1619年),在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中,莽古尔泰随努尔哈赤伏兵于萨尔浒谷口,成功大破明军,并击毙明军将领杜松。之后,他又随军追击并斩杀刘綎。同年,他还参与了讨伐扈伦四部的最后一部——叶赫那拉氏。天命五年(1620年),当努尔哈赤进攻明朝的懿路、蒲城县时,莽古尔泰率领精锐百人追击明军至浑河。随后,他又率兵救援被察哈尔省林丹汗攻打的科尔沁区部,成功迫使林丹汗撤退。到了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努尔哈赤讨伐内喀尔喀巴林部的战役中,莽古尔泰更是独自领兵,夜间渡河发动突袭,俘获无数敌军。

自清太宗皇太极登基以来,莽古尔泰以其骁勇善战闻名于世,数度征讨明朝,屡建奇功。天聪元年(1627年),他亲自率军突袭明军右屯卫,战果斐然。三年后,他随大军出征明朝,与爱新觉罗·多尔衮爱新觉罗·多铎并肩作战,成功逼降汉儿庄,随后独立整合兵力,于汉儿庄一举击败明朝总兵赵率教。天聪四年(1630年)二月,他再度领兵,成功攻克永平、遵化市两地。至天聪五年(1631年),莽古尔泰又随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大败明军,俘虏包括张春在内的多名将领。天聪六年(1632年),他随军出征察哈尔省,致使林丹汗仓皇逃窜。

历史评价

学者邓庆认为,“莽古尔泰不足之处是为人鲁莽,脾气暴躁,又好感情用事,甚至嫉恶如仇。”

《清代人物传稿》中认为,莽古尔泰有勇无谋,因而不为努尔哈赤所宠爱。

《清朝前史》中评价莽古尔泰:“莽古尔泰是一个弓马娴熟、勇猛善战的女真武士型贵族角色,性情直率、头脑简单,鲁莽冲动而疏于谋略,并非目标远大、有治国安邦之才的人物。”

轶事典故

继承人之争

天命六年(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努尔哈赤就继承人选问题秘密征询其亲信正黄旗固山额真阿敦的意见。起初,阿 敦 不敢发表意见。后来,在努尔哈赤的一再询问下,他回答:“智勇俱全,人皆称道者可。”努尔哈赤 认为阿敦所指的是皇太极。之后,这次机密谈话的内容被爱新觉罗·代善得知,并因此嫉恨皇太极。阿敦又秘密对代善说,皇太极与莽古尔泰、爱新觉罗·阿济格要对付他,而且事情紧急,让代善作防备。于是,代善向努尔哈赤哭诉,努尔哈赤招来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询问,三人都矢口否认。努尔哈赤认为阿敦意图挑拨贝勒们的关系,因此逮捕了阿敦。最终,阿敦被判在八旗内打杀,努尔哈赤将其监禁。

被皇太极申斥

天聪四年(崇祯三年,1630 年)十一月,皇太极、莽古尔泰等出猎扎木谷。莽古尔泰用强权夺取部属射杀的两头猎物,皇太极斥责他说:“你用这样的方式夺取猎物,随役的人身困马疲,一无所得,要如何生存?”莽古尔泰不得已将所夺的一头鹿还给本主,并将一头野猪献给皇太极,结果,又遭到皇太极的申斥,并 命令他将野猪还予射杀者。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康熙五十二年(1713),莽古尔泰子孙的宗籍被恢复。

研究书目

《清史稿·卷二百十七·列传四》

影视形象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