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坤 :中国教育家、概率论领域领导者

更新时间:2023-08-15 17:55

王梓坤(1929年4月—),江西吉安人,中国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其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和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力学系。

王梓坤从小家境贫寒,受多位恩师的资助。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0年7月,王梓坤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翻译了苏联教材《变分学教程》。1955年,王梓坤考入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力学系攻读研究生,开始了在概率论领域的研究,3年后,他的毕业论文《生灭过程的分类》得到了导师和概率界同行的好评。1958年,王梓坤回到了南开大学数学系,继续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进行人才的培养。1962年,王梓坤发表了论文《随机泛函分析引论》,开创了中国随机泛函分析领域的研究。1977年,王梓坤被破格从讲师提升为教授。1981年,被评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89年,王梓坤卸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后,又专心于概率论方面的研究。1993年,他到汕头大学担任教授。1994年,王梓坤应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之邀,撰写了《今日数学及其应用》,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数学与国家富强的关系。1999年,他离开汕头市,回到北师大任教。继续主持讨论班。2020年1月,王梓坤和老伴才离开了北师大,住进了京郊的养老社区。

在数学领域,王梓坤是中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例如他提出了马尔可夫过程构造论中的过程轨道的极限过渡构造法,找出了全部生灭过程;王梓坤用差分方法研究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以及停时与首达时的分布,得到了深刻的结果;王梓坤还证明了首中点与末离点有相同的均匀分布,并求出了末离时的分布密度等。在教育领域,王梓坤推动了教师节的设立。王梓坤的成就使他获得众多的奖项和荣誉,例如入选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1929年4月21日,王梓坤生于湖南零陵区,后辗转回到家乡江西吉安市。王梓坤自幼家境贫寒,一家靠租地种田为生。父亲曾在一家店铺作店员,虽未曾读书,但勤奋好学,不仅识字,而且曾凭记忆为儿子编了一本字典。11岁时,父亲病故,他和母亲、兄嫂一家靠租种几亩薄田勉强度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梓坤得以去长沙市考学。1948年,王梓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0年7月,王梓坤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担任了理学院的党支部委员和数学系的团支部书记。1952年毕业时,王梓坤被分配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系主任曾鼎见他好学上进,邀请他一起翻译苏联教材《变分学教程》,王梓坤从未接触过变分学,边学边译。

1955年,王梓坤考入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力学系攻读研究生,师从苏联科学院院士科尔莫戈罗夫(A.N.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教授和多布鲁申(R.L.Dobrushin)教授。当时,中国在近代概率论领域几乎是空白状态,王梓坤努力钻研,进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1958年,王梓坤的毕业论文《生灭过程的分类》被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并被授予副博士学位。该论文得到了导师和概率界同行的好评,且多次被引用。

工作经历

1958年,王梓坤回到了南开大学数学系,继续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积极培育研究概率论的人才。在他的指导下,南开大学数学系的概率论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概率论研究基地之一。1961年,王梓坤首创用差分方法研究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以及停时、首达时的分布,取得重大成果。1962年,王梓坤发表了论文《随机泛函分析引论》,开创了中国随机泛函分析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一般性质,王梓坤获得了一般马尔可夫过程无穷近与无穷远0-1律成立的充要条件。“文化革命”时期,王梓坤暂停了相关的研究工作。1980年,王梓坤用递推方法研究积分型泛函,发表了相关论文,法国等9个国家17所大学或研究所来信,向王梓坤求取论文单行本。王梓坤在对布朗运动与位势理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重要成果。1983年,王梓坤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多指标奥恩斯坦-乌伦贝克(Omnstein-Uhlenbeck)过程(简记为OUP)的定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

为了推广普及科学教育,王梓坤还在百忙之中撰写科普文章。1977年,由于贡献突出,王梓坤被破格从讲师提升为教授,这是文革后全国第一次晋升职称,当时只有两人获此殊荣。1981年,王梓坤又被评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王梓坤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这是北京师大文革后的第一任校长。1984年底,王梓坤第一次提出了“尊师重教”的口号,在他和北师大教授们的建议下,经人大讨论通过,1985年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

1989年,王梓坤卸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后,又专心于自己的专业。当时,国际概率论界出现了超过程,他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分支,于是在王梓坤带动下,北京师范大学的许多人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993年,汕头大学邀请王梓坤担任该校教授,同年3月,王梓坤到达了汕头大学。同年,他筹建了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次年,该所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王梓坤应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之邀,撰写了《今日数学及其应用》,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数学与国家富强的关系,数学在军事、天文、石油、制造业、生命科学、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详尽地列举了中国数学家在应用数学领域内的贡献,呼吁为数学强国而奋斗。文章在数学界、科技界影响甚广。

1996年,王梓坤主持建成广东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该所拥有较强的中青年学术梯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99年,王梓坤离开汕头市,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他继续主持讨论班,仍然带头讲一个小时。2009年5月14日下午,王梓坤参加枣庄学院的学术报告会。在讲话中,他回忆了1989年来枣庄学院(当时的枣庄师专)参加全国数学方法论研究会时的情景,感慨枣庄学院20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各方面取得的令人振奋的成就,表示将积极工作,为枣庄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王梓坤还当场向枣庄学院赠送了他的部分著作。2020年1月,91岁的王梓坤和老伴才离开了北师大,住进了京郊的养老社区。

主要成就

数学

马尔可夫过程及相关领域

极限过渡构造法

王梓坤在他的论文《全部生灭过程的分类》中提出了马尔可夫过程构造论中的一种崭新的方法——过程轨道的极限过渡构造法,不但找出了全部的生灭过程,而且是构造性的,概率意义明确。概率论数学家威廉·费勒(Feiler)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使用的是分析方法,找出了部分生灭过程。王梓坤的论文得到了概率论专家邓肯(Duncan)等人的引用和好评。

一般性质

王梓坤在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一般性质(遍历性、零一律、常返性、马丁边界等)的研究中,获得了一般(非齐次)马尔可夫过程无穷近与无穷远0-1律成立的充要条件,一般齐次马尔可夫过程常返性的充要条件。王梓坤还证明了对某些马尔可夫过程,强无穷远0-1律成立的充要条件是该过程的任一非负有界调和函数为常数,该过程常返的充要条件是任一有限过分函数为常数。

布朗运动与位势理论

王梓坤在对布朗运动与位势理论的研究中,得到了极其重要的结果。在球面的情况下,王梓坤证明了首中点与末离点有相同的均匀分布,并求出了末离时的分布密度,这种分布在概率论中首次出现。王梓坤还将一些结果推广到对称稳定过程,同时解决了布朗运动的首出时与末离时的联合分布问题。

多指标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

王梓坤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多指标奥恩斯坦-乌伦贝克(Omstein一Uhlenbeck)过程(简记为OUP)的定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OUP是一种重要的随机过程,物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但前人只研究了单指标的情况,而多指标OUP则是王梓坤首先研究的,后来有学者提出了基本上一致的多指标OUP的定义,王梓坤又将两种定义作了统一的处理。

随机泛函分析

1961年,王梓坤用差分方法研究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以及停时与首达时的分布,得到了深刻的结果。1980年,他又用递推方法研究积分型泛函,其研究成果发表后,收到美、法、德等9个国家17所大学或研究所来信索取论文的单行本。

数学应用

王梓坤还积极从事概率论应用的研究。他领导的南开大学统计预报组首创地震的随机转移预报方法、利用国外大震以报国内大震的相关区方法等,成功预报了一些地震,受到国家地震局的重视与表扬。他还与国防科技人员合作完成了在计算机上模拟随机过程的研究,提出了理论方案并编出计算程序,以供导航之用。

教育

设立教师节

王梓坤当了一辈子老师,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感受到了做教师的辛劳,更体验了为人师的幸福。1984年12月9日,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致电《北京晚报》记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该月的1日定为全国教师节。翌日,《北京晚报》刊出了一条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200多字的简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1985年1月六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

人才培养

王梓坤认为,在学科建设上,人才的流动必不可少,礼聘是尊重知识的体现,能形成号召、凝聚斗志,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教学方法上,理工和文史在思维方式上可以互补。他鼓励文理相互渗透,青年学子们既要深耕某一学科,又要拓宽知识范围。

王梓坤在南开大学任教时开始带研究生,后来除文革期间外,这项工作从没有间断。文革后,在他主持的概率论教师进修班中,有许多人成为各个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他的学生中,多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晋升为正教授,有些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其中有两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两名大学校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严谨治学和朴实学风都是与王梓坤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尤其任校长期间、王梓坤也没有中断招收研究生。每次参加研究生讨论班,他都认真准备,提前到场。

主要论著

论文

著作

主要职务

获奖荣誉

荣誉

奖项

人物关系

影响

王梓坤长期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给江西吉安枫江小学设立图书室,寄书千余册,捐资设立红枫奖学金,并且经过他的争取,为枫江小学建成了教学楼(1988年)与综合楼(1998年),这其中有他本人的一份资助,学校将综合楼命名为“爱乡楼”。

人物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评价:“王梓坤教授是一位对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江西日报》评价:“王梓坤是教育家,事实上,他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以自己优良的品德践行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典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