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水牛 :晚更新世的偶蹄目牛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2:54

王氏水牛(学名:Bubalus wangsjoki),又名Bubalus wansijocki,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牛,生存于更新世晚期,为萨拉乌苏动物群的一种动物。它们的化石在中国满洲里市哈尔滨市和萨拉乌苏等地有发现,身躯庞大,身长3米,肩高1.8米。头角短粗并指向后上方,从角基到角尖逐渐变细。王氏水牛的化石在东北和披毛犀和猛象一起出土,可能是身披长毛的耐寒大型动物。现生的水牛仅分布于中国南方,不见于秦岭淮河以北。

物种历史

命名

第一件王氏水牛化石是1922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蒙古族农民旺楚克发现的。旺楚克平时用汉名,叫石王顺。当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到内蒙古进行考古调查,雇用一批中国农民挖化石,石王顺是主要参加发掘者之一,他挖出了这种水牛头骨化石。当时参加发掘的农民不叫他石王顺,也不叫他老石,而是亲切地直呼其名叫王顺。而这位法国神甫以为他姓王,用法语拼音记录下来。后来古生物专家布尔和德日进在研究这件水牛化石标本时,确认其为一新种,为纪念发现者,用法国神甫记录的姓氏定名为“王氏水牛”。旺楚克的女婿也参与了化石挖掘,不幸在一起挖掘洞穴塌的事故中罹难。桑志华曾表示旺楚克与一些农民在参与挖掘化石时受传教士的影响皈依了天主教

王氏水牛之谜

水牛是典型的南方动物,我国现生水牛只能生存在淮河以南。那么怎么会在远离淮河的东北边陲发现水牛的化石呢。对这一有趣的问题,专家们有过多种猜测。有一种看法是,水牛是南方种群,原产于印度,由南方进入中国后,在地质历史上逐渐扩展到东北,后来由于气候改变,水牛不能适应环境,最后在北方灭绝了。第二种看法是动物的季节性迁徙,认为水牛曾有成群迁徙的习性,夏季前往北方,冬季回到南方,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水牛化石,都是该水牛当年夏天来到化石所在地时,偶遇不测而死的。笔者所持的则是第三种看法,即认为王氏水牛与东北、内蒙古常见的猛犸象和披毛犀等属于一个独特的耐寒的地方种群。大家知道,现代象和犀都是南方的喜暖动物,但在更新世晚期,特别是在距今4万年至1万年前这一段时间内,猛犸象和披毛犀曾生存在北方,它们的化石已被大量发现。从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出土的连皮带肉的尸体,证实了它们身披长毛,皮肤很厚,皮下储存大量脂肪,完全能适应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象和犀这类大型动物能适应,为什么个体和披毛犀同样庞大的王氏水牛没有这种可能呢。笔者之所以持第三种看法,主要还因为笔者多年来在调查发掘第四纪哺乳纲化石时,发现王氏水牛化石有不少是与猛犸象、披毛犀在同一遗址,同一地层中出土的,因此推测王氏水牛曾经也和披毛犀、猛犸象一样是耐寒动物,它们可能也曾长着长毛,只是还没有在冻土层中发现连皮带肉的尸体罢了。

肇源王氏水牛

1996年5月在嫩江市下游左岸的肇源县县新站镇东郊,出土了一具相当完整的王氏水牛骨架,其保存完好率在80%以上,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好的一具王氏水牛骨架化石。除头骨外还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肩骨、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腕骨、跗骨、掌骨、跖骨与部分趾骨肋骨等。王氏水牛发现地靠近嫩江松花江处,距1973年发现完整猛犸象骨架的肇源三站不到100公里。两个化石产地地形相近,化石都埋藏在松花江阶地的河流沉积物之中距地表3~4米不等。按沉积先后的原则来推测,这具王氏水牛的年代应略早于三站猛犸象的年代,即已埋藏2.5万年左右。该标本经古生物专家们修复、装架后在肇源县博物馆展出,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我省最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之一。

发现研究

王氏水牛的化石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肇源、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江苏省等地,皆有出土,为中国出土的约十种水牛化石中分布范围最广者。2014年,有学者提出将2008年于北京市出土的富地水牛视为王氏水牛的一个亚种

演化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分析数种中国水牛化石的颅骨和牛角形态,将其分为角心细长的德氏水牛与角心粗短的短角水牛两大支。后来的学者进一步补充认为角心细长的丁氏水牛为德氏水牛演化支所分出,短角水牛演化支则包括三角水牛、固镇水牛、杨氏水牛与王氏水牛,演化过程中牛角由粗短(短角水牛与三角水牛)渐变为粗大(固镇水牛、杨氏水牛与王氏水牛),其中杨氏水牛为短角水牛和王氏水牛中间的演化环节;角心短小的现生水牛可能也与短角水牛的演化支较为接近。2000年有学者提出另一观点,将固镇水牛、三角水牛、杨氏水牛与现生水牛归为一支,王氏水牛则为此一演化支的姊妹群。2008年亦有研究支持三角水牛、杨氏水牛与现生水牛同支,王氏水牛则较早分出的结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