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角水牛 :世界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1 04:02

短角水牛(学名:Bubalus brevicornis)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牛,生存于更新世早期至中期。在我国的河南省四川省等地发现过短角水牛的化石。短角水牛的角较粗短,是中国水牛化石中年代较早者,对研究水牛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形态特征

特征:角心异常短,但很粗壮,两角向后斜伸。三角形的角心以上面为最宽且较平坦,近尖端处稍向下弯,前面最窄处也较平直;下面(复面)微微凸出,宽度近于上面;角心横切面近似于一等腰三角形

头骨也很粗状,枕部不很突出;两角心间的额骨略隆起,但在上眼窝处微向下凹,且微微收缩;上枕骨扩大,枕骨略倾斜。颖颓窝窄而收缩。

生活习性

以青草为主、麦草加黄豆。

分布范围

河南水牛,属于短角水牛,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化石水牛。在四川万县发现的水牛化石被鉴定为是短角水牛。从短角水牛到圣水牛,中国北部地区均有分布,从而可以断定,水牛的驯化不一定与这一地区一点关系都没有。

物种起源

要追述家水牛的起源问题,有必要先看看水牛的化石资料。水牛化石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都有分布,在中国北方更新世以来的地层里就有七种不同的水牛的化石,从年代来看,有最早的短角水牛。继之,在北京猿人发现地周口店镇地层中发现的有德氏水牛(Bubalus teihardi,Young),其生活时代与北京猿人接近,其与现代水牛的特征较为相似;在大致相同的地质时代,山西省境内发现了丁氏水牛(Bubalus tingi Bohlin)、在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还发现了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 ,Chow et Hsu);在周口店猿人发现所在地的另一地点,出土了旺氏水牛(Bubalus wansijocki Bouli);到了历史时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发现了一种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的遗骨。中国东北和内蒙等地也有水牛化石的发现。

动物学史

在中国北方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中已有七种不同的水牛化石,从年代来看,有最早的短角水牛(Bubalus brevicornie Young),散见于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四川省等地的更新世中期。

其中的河南水牛,属于短角水牛。

主要品种

美国1930年至1961年用海福特、短角牛婆罗门牛杂交,培育出了肉牛王(Beefmaster),含1/2婆罗门牛血液;1910年至1940年用婆罗门牛和短角牛杂交,培育了圣格特鲁牛(Sata Gertrud  is),含3/8婆罗门牛血液;1936年起,用婆罗门牛与夏洛莱牛杂交,育成了夏白雷牛(Chabray),含1/8-3/8婆罗门牛血液;用夏洛莱牛、海福特牛与婆罗门牛杂交选育出夏福特牛(Charford),含1/8婆罗门牛。

澳大利亚20世纪30年代,采用短角牛婆罗门牛杂交,培育出抗旱王(Droughtmaster),含3/8-1/2婆罗门牛血液;采用海福特牛与婆罗门牛杂交,选育出婆罗福特(Braford),含3/8婆罗门牛血液;采用安格斯牛与婆罗牛杂交,培育了婆罗格斯(Brangus),含3/8婆罗门牛血液。这些品种的育成,带来了美国、澳大利亚肉牛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肉牛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