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 :鸠鸽科副斑鸠属的一种鸟类

更新时间:2022-08-19 20:34

珠颈斑鸠(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pilopelia chinensis),又名花斑鸠、珍珠鸠、花脖斑鸠、鸪雕,属于鸽形目鸠鸽科副斑鸠属鸟类。体长27~34厘米,体重120~205克。上体大都呈褐色,下体呈粉红色。头呈鸽灰色,头侧以下至腹部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细小斑点;外侧尾羽呈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呈蓝灰色,飞羽呈深褐色;虹膜、嘴深角、爪角呈褐色,脚和趾呈紫红色。

栖息地以稀疏树木生长的草地、平原、低山丘陵和郊野农田地带为主。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南部,后被引进到大洋洲、北美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比如油菜子、麦粒、稻谷等。

珠颈斑鸠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珠颈斑鸠的滇西亚种和印度亚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 3.1——无危(LC)。

形态特征

珠颈斑鸠的雌鸟和雄鸟差别不大,主要的差异表现为,雄鸟羽色比雌鸟辉亮、光泽。珠颈斑鸠体长27~34厘米,体重120~205克,嘴峰长15~19毫米,翅长137~163毫米,尾长123~165毫米,跗长20~26毫米。

珠颈斑鸠上体大都呈褐色,下体呈粉红色。前额呈淡蓝灰色,头呈鸽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头侧、枕、喉、颈、胸和腹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细小斑点;外侧尾羽呈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背呈褐色;中央尾羽呈褐色,较背颜色深些;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呈蓝灰色,其余覆羽比背的颜色淡;飞羽呈深褐色,羽缘颜色较淡;颏呈白色,两胁、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呈羽灰色;虹膜、嘴深角、爪角呈褐色,脚和趾呈紫红色。

分布栖息

世界分布

珠颈斑鸠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后被引进到大洋洲、北美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中国分布

珠颈斑鸠遍布于中国的东部、中部和南部,西至四川省云南省,北至河北省山东省,南至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珠颈斑鸠多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草地、平原、低山丘陵和郊野农田地带,也栖息于城市、村庄路边的树上以及附近的杂木林和竹林。栖息环境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以较长时间不变。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珠颈斑鸠通常在天亮后飞到栖息地附近的树枝上或屋顶上整理羽毛、鸣叫,然后到地上觅食。下午珠颈斑鸠还会再进行一次觅食活动,然后在天黑前回到栖息地过夜。

社群行为

珠颈斑鸠一般成小群活动,常三三两两栖息于相邻的树枝头。有时也和山斑鸠等其他鸠类混合成群,一起在树上停歇。

交流行为

鸟类的领域鸣叫具有吸引配偶和保卫领域的功能,是雄鸟之间竞争和吸引配偶的手段之一。珠颈斑鸠鸣声响亮,音色浑厚,音调和谐且比山斑鸠稍高。节奏虽有变化,但旋律变奏较少,音节简短。声如“ku-ku-u-ou”,有时末尾还加一“ku”,常常反复鸣叫。在繁殖期鸣叫非常频繁,远远的就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每次鸣叫前颈部胀缩几下,颈部羽毛耸立,然后微微张嘴随后闭合。

觅食行为

珠颈斑鸠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冬、春季节主要以禾本科杂草种子为食,夏季啄食油菜子和麦粒,秋季啄食稻谷、玉米、芝麻及各种豆类作物。兼食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珠颈斑鸠常在地面觅食,受惊后立即飞避至附近树上。

领域行为

珠颈斑鸠在繁殖期具有很强的领域性,在筑巢前往往由雄鸟先占区,然后召来雌鸟。在确定领域后,雌雄配合发出鸣唱,用以警戒同种和在资源上有竞争关系的异种,防止其进入领域,从而保证在整个繁殖期内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资源。若发现附近有其它种类的种鸟或鸟巢,它们会采取驱赶或进巢破坏的行为。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珠颈斑鸠的寿命一般为8年。刚出壳的早成雏头大颈细,双目紧闭,腹部如球,体重约为11.5克,全身布满米黄色的绒毛。2日龄雏鸟跗跖呈肉色,嘴峰呈灰黑色。7日龄的雏鸟眼睛睁开,体羽变灰黑色,羽根明显。9日龄的雏鸟身体羽毛呈暗灰色,背上长出一层灰白色绒毛。15日龄的雏鸟全身羽毛都变为灰色,跗跖呈黑褐色,覆羽丰满,体形与亲鸟基本相似。

求偶

珠颈斑鸠繁殖时间一般在其所处地区的春夏季节。在亚洲,它们3~4月开始出现求偶交配行为。在澳大利亚南部,它们主要在9~次年1月繁殖。而在澳大利亚北部,它们在秋季繁殖。珠颈斑鸠的雄鸟在求偶时,以雌鸟为中心,原地回旋或围绕雌鸟走动、鞠躬鸣叫。每走五步鞠躬一次,鞠躬时将头低下,颈向上伸直,颏和喙贴在颈上。颈部胀缩且颈羽耸立,伴随着鸣叫,在求偶过程中有炫耀表态的作用。这时如果没有得到雌鸟的回应,雄鸟则不断重复上述动作。若雌鸟逃走,雄鸟则边追赶边鞠躬鸣叫。追得越快,鞠躬越频繁。

筑巢

珠颈斑鸠巢址一般筑在大型乔木主侧枝中上部或隐蔽性较好且城市干扰较小的矮树丛和灌木丛中,也见在山边岩石缝隙中营巢。筑巢时间一般为7~9天,筑巢用的材料大部分由雄性衔回,而理巢几乎由雌性完成。其巢呈扁盘状,巢内无垫草,结构简单、粗糙,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其巢的内径约为12.5厘米,外径约为21.6厘米,高约为6.4厘米,深约为3.1厘米。珠颈斑鸠还有使用旧巢的习惯,它们常常将旧巢修补后用于繁殖,也常常利用其它鸟类的旧巢进行繁殖。

产卵

珠颈斑鸠完成营巢后即开始产卵,一般一窝卵的数量为2枚,也有1枚或3枚以上的。在产下1枚卵后,随即开始孵化,1~2天后产下第2枚卵。珠颈斑鸠的卵呈椭圆形,纯白色。卵的大小为26~29毫米×20~22毫米,平均重量为7.8克(6.5~8.2克)。

孵化

孵化周期为17~19天,孵化过程由雌雄珠颈斑鸠共同完成,雌雄二鸟轮流孵化,雌鸟孵化时间略比雄鸟多。孵化期间珠颈斑鸠很少离巢,一只孵卵时另一只常在60米范围内觅食,并保持警戒。每日会进行多次翻卵,翻卵时间多在早晨和下午,亲鸟也常调换孵卵方向。

育雏

珠颈斑鸠的育雏周期为18~20天,育雏行为主要发生在巢周,由雌雄珠颈斑鸠共同哺育。早成雏出壳后1~2天,亲鸟日夜伏巢,给雏鸟保暖。雏鸟在前五天以亲鸟的鸽乳为食,它们将喙伸入亲鸟的喙中吸吮鸽乳。随着雏鸟的慢慢长大,鸽乳渐渐被植物种子替代。雏鸟离巢开始练习飞行后,仍需亲鸟继续哺育大约一周的时间,才能独立啄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种群全球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被描述为非常常见。2009年,珠颈斑鸠在中国的成熟个体数量大约为4~40万只。由于珠颈斑鸠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它们渐渐适应新的栖息环境,因此种群规模被怀疑正在增加。

致危因素

人类的猎杀是影响珠颈斑鸠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珠颈斑鸠被猎杀作为补品、用于交易的事例时有发生,这对珠颈斑鸠的种群数量造成很大影响。

城市化是人为对动物栖息环境破坏的过程,导致鸟类面临诸多的挑战,包括食物来源、光照、噪声、用于除害虫的农药等。珠颈斑鸠的筑巢环境在城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们会将巢筑于绿化带、灌木丛、以及较高的建筑物上,这增加了其巢穴被袭击的概率。城市的生存环境也引发鸟类的各种撞击事件,据相关研究显示,珠颈斑鸠是合肥新桥机场鸟击风险最高的鸟类之一。

保护级别

珠颈斑鸠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珠颈斑鸠被列入江西省林业局2013年11月1日公布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珠颈斑鸠的滇西亚种和印度亚种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 3.1——无危(LC)。

保护措施

2018年,中国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用于指导新建、改建铁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以江湛铁路为例,江湛铁路经过天马河村河心沙洲上一个中国最大的天然鸟类栖息区域,该栖息地以各种鷺居多,还有稀世的丝光椋鸟大山雀白胸翡翠、珠颈斑鸠等40余种鸟类,共计3万多只。铁路部门为此修建一道全长2036米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不仅在距离上保证不干扰鸟类的繁殖栖息环境,而且不影响鸟类的生态行为。

主要价值

高雄医学大学生物医学与环境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以珠颈斑鸠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研究城市交通噪声对鸽形目鸟类的种间影响。这一研究表明,交通噪声会掩蔽鸟类的叫声,对鸟类在城市的分布影响很大。

吉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珠颈斑鸠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的线粒体基因组是由16966对核苷酸碱基对组成的一个环状分子,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A、C、G和T四种碱基所占比例分别为30.1%、32.1%、13.9%和23.9%。这些数据为鸟类特别是鸠鸽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和种群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物种危害

危害行为

鸟害是引起跳闸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仅次于雷害和外力破坏。阜阳供电公司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500KV的州变电站的鸟类进行长期观察,发现了珠颈斑鸠引起短路的具体行为。结合日常工作观察和变电站薄弱点,确认了珠颈斑鸠为引起短路的重点鸟类,并将其列为重点防范鸟类。

在谷物收获时节,珠颈斑鸠常常啄食待收获的稻谷、玉米和豆类植株等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在播种时节,它们还会挖食播在地里的农作物种子,有时也成群飞往秧田糟塌秧苗。这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会影响到农作物后期的收成,对农作物的种植造成重大影响。

应对措施

针对珠颈斑鸠造成低压母线短路的危害,阳供电公司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母线棒式支柱绝缘子加高,大大降低珠颈斑鸠“婚飞”现象对母线的危害。

传统的驱鸟方式有视觉驱鸟、声音驱鸟等,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等优点,是人们常用的驱鸟方式。印度的研究人员发现,适当延迟大豆播种时间、增加播种深度,并在播种后幼苗长大之前,在地里铺上稻草和反光带,可以大大降低珠颈斑鸠等鸟类对大豆幼苗的伤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