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形目 :鸟纲下的一个目

更新时间:2023-09-26 14:41

鸽形目(Columbiformes)是鸟纲下的一个目,根据2024年3月版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本目包括1科5亚科49属344个物种,体型差异较大,体长15-75厘米,体重30-2000克,头小,嘴短,翅形通常长而尖,脚短而强,全身肥满而结实,羽毛柔软而稠密,雌雄两性大都同色,一些物种具有装饰性羽毛或局部金属光泽。鸽形目鸟类几乎遍布世界,分布在从温带热带地区的各种陆地栖息地类型,主要以种子、浆果、果实、芽及其他植物性物质为食,兼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以种子为主食的物种羽色多为浅黄色、灰色和褐色,以果实为食者通常具有绿色、橙色等多彩的羽色。

鸽形目大部分物种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0-65千米,且能进行长途飞行。它们具有出色的导航能力,能够利用磁场当阳的位置来感知方向。鸽形目鸟类的繁殖期可以是季节性的,也可以是全年的,繁殖制度为单配制,一窝通常产1-2个卵,雌雄都会参与孵化和育雏,但雌性付出的时间更多。亲鸟会用嗉囊中分泌的富含营养的“鸽乳”喂养早成雏早成雏6-12个月大时性成熟

由于人类活动,一些鸽形目物种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种群规模增长,也有些物种受到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狩猎、物种入侵等威胁,种群数量减少。对鸽形目物种的保护举措包括设置法律、建立保护区和人工繁殖等。2021年,鸽形目中有17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6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4年,鸽形目中有241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LC),46个近危(NT),33个易危(VU),18个物种(EN),13个极危(CR),1个野外灭绝(EW)。

鸽形目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重要的种子传播者,许多羽毛寄生昆虫宿主。从原鸽(Columba livia)驯化而来的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在人类历史上展现了肉用、送信、观赏、实验等多种价值,还被视为和平的象征。其它物种也常被当做食物来源,或是休闲狩猎运动的主要狩猎物种,如哀鸽(Zenaidura macroura)等。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物种以谷物为食,对农业有一定危害,它们还具有携带传染病、破坏城市环境的可能性。多个国家或地区以鸽形目鸟类作为国鸟。

演化

2014年,多国科学家联合发起了一项鸟类基因组及演化生物学研究,研究基于48个鸟类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系统基因组学的方法对鸟类起源及分化以及其它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鸟下纲可以分成两大分支,分别被命名为雀类(Passerea)和鸽类(Columbea),鸽类包括鸽形目、拟鹑科(Mesitornithiformes)、沙鸡目(Pteroclidiformes)、红鹳目(Phoenicopteriformes)和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其中红鹳目和鸊鷉目组成一支,先与其它三目的共同祖先分离,在鸽形目、拟鹑目、沙鸡目这三目的演化分支中,鸽形目先分离出来,随后拟鹑目与沙鸡目再分离。

白垩纪时期(距今1.45亿年~距今6600万年)尚没有鸽形目的化石记录,但线粒体基因分析表明鸽形目的祖先在白垩纪就与雨燕目(Apodiformes)、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等分道扬,并于始新世(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早期至中新世(距今约2330万年~距今约530万年)中期开始辐射演化。最早的鸽形目化石记录是在法国一处距今约23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的“Gerandia calcaria”。

根据线粒体基因分析,现存鸽形目物种最近共同祖先起源于冈瓦纳兰古大陆(Gondwanaland),最有可能在现在的新热带地区,随着冈瓦纳兰古大陆的解体,鸽形目扩散到世界各地,发展出三个演化分支。

第一个分支由美洲的鹑鸠属(Geotrygon)、棕翅鸠属(Leptotila)、哀鸽属(Zenaida)等组成,还包括已灭绝的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以及欧亚非大陆的斑鸠和典型的鸽子,这一分支从南美扩散到北美和非洲,进而扩散到欧亚大陆。第二个分支是小型美洲地鸠。第三个分支包含分布于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东印度群岛和新西兰的属,以及俗称为“渡渡鸟”的孤鸽属(Raphus)和走鸽属(Pezophaps),这一分支起源于澳洲地区,在不同时间段多次扩散到东亚和非洲地区,其中渡渡鸟一类于3300万年前分离出来,是印度洋马斯卡林群岛的特有物种,在缺乏捕食者的环境中演化出了身高约一米,无飞行能力的特征,最终在17-18世纪灭绝。

到了第四纪(距今258万年至今)的地层中,鸽形目的化石多了起来,尤其以热带海洋岛屿地区为最多。当代的鸽形目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周边海洋地区发展出最大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

历史

鸽形目中最有名的物种为原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家鸽从原鸽(Columba livia)驯化而来,有研究表明原鸽最早可能在一万年前就被驯化成了家鸽,而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大约是在八千年前被驯化的,因此家鸽可能是最早被驯化的鸟类。家鸽早期被驯化的目的主要是肉用,但自从家鸡被驯化后,家鸽的肉用目的便被大大削弱了。在古代和近代战争中,鸽子就在没有现代通信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人们传递消息。考古记录表明,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们便用信鸽传递消息。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信鸽可能便已被用来传递信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信鸽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军队甚至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训练信鸽;英国在二战期间为动物专门设立了迪肯勋章(Dickin Medal),其中绝大多数获奖者就是为传递战场情报做出重大贡献的信鸽。此外家鸽还被用于实验、科学研究等。

斑鸠属(Streptopelia)也是比较常见,容易被观察的一类鸽形目鸟类。中原地区古籍《卫风·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描写;《本草纲目 卷49》中有“今鸠小而灰色,及大而斑如梨花点者,并不善鸣;惟项下斑如珍珠者,声大能鸣,可以作媒引鸠,入药尤良”的描写,体现了古人对斑鸠属鸟类行为的观察。

另一类著名的鸽形目成员以灭绝而闻名。渡渡鸟属(Raphus)和走鸽属(Pezophaps)鸟类俗称渡渡鸟,共有3个物种: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留尼汪孤鸽(Raphus solitarius)和罗德里格斯渡渡鸟(Pezophaps solitaria),它们在没有捕食者的岛屿上安全地生存,失去了飞行能力,体型变得很大,身材魁梧,喙和脚都很强壮,翅膀变得简陋,胸骨只有一个小龙骨。因为欧洲人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对肉类和需求,以及被引进的猪和其它牲畜对其造成的竞争,三个物种分别在1681年、1746年和1791年左右灭绝。

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也是一个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典型例子。旅鸽曾经是北美最常见的鸟类,据估计,在欧洲人殖民时期,美国曾有多达50亿只旅鸽。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迁徙过程中,可以看到1.6千米宽,500千米长的鸽群。19世纪,旅鸽的肉被商业化为奴隶和穷人的廉价食品,导致人们对旅鸽进行大规模狩猎。1914年时,旅鸽已经灭绝。

分类

分类变动

沙鸡分类地位争议

在传统鸟类分类中,另外一类与鸽形目相似的鸟类为沙鸡目(Pteroclidiformes),也有人根据沙鸡目解剖特征与鸽形目相似的特点,将沙鸡目并入鸽形目中。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脱氧核糖核酸研究证实沙鸡类应单设沙鸡目,它们与鸽类的相似之处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渡渡鸟分类地位争议

多年以来,3种渡渡鸟因为与鸽形目其他物种的确切关系未解决,被归入一个独立的家族——孤鸽科(Raphidae),以前又被称为Dididae ;因为两者独立进化出了相似之处,又被归入不同的单型家族。但经过分子系统分类学的发展,以及骨骼和脱氧核糖核酸研究分析后,孤鸽科被废除,渡渡鸟被归入鸠鸽科

下属分类

根据2024年1月版的生物物种名录(the Catalogue of Life Checklist),鸽形目现存有1科,即鸠鸽科(Columbidae),鸠鸽科有5亚科49属344种。

鸠鸽亚科(Columbinae)

鸠鸽亚科是鸽形目最大的亚科,包括34属196种。该亚科的鸟类是典型的“鸽子”,喜群居,以种子和水果为食,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带热带地区。体色通常呈柔和的灰色和棕色至黑色,有时羽毛上有彩虹色斑块。常见的属包括欧亚非大陆的鸽属(Columba),斑鸠属(Streptopelia),美洲的哀鸽属(Zenaida),裸脸地鸠属(Metriopelia)和鹑鸠属(Geotrygon)。

果鸠亚科(Treroninae)

果鸠亚科有10属140个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以水果为食,树栖,羽毛通常为绿色,带有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鲜艳的斑纹。主要的属包括体型较大的皇鸠属(Ducula),小而色彩鲜艳的果鸠属(Ptilinopus),深蓝色带有红色的蓝鸠属(Alectroenas),栗色腿的绿鸠属(Treron)等。

凤冠鸠亚科(Gourinae)

凤冠鸠亚科有3属6种,是所有鸽形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类,几乎和火鸡一样大,分布在新几内亚岛,体羽蓝灰色,头冠呈扇形。

齿嘴鸠亚科(Didunculinae)

齿嘴鸠亚科仅有1个物种,即原产于萨摩亚的齿嘴鸠 (Didunculus strigirostris),这是一种以水果为食的陆生树栖鸠鸽,背部和翅膀呈栗色,其他地方呈深绿色。与大多数鸽形目鸟类不同,它在啄食碎片时用脚压住食物。

雉鸠亚科(Otidiphabinae)

雉鸠亚科仅有1个物种,即雉鸠(Otidiphaps nobilis),分布于新几内亚,体形似鸡。

特征

鸽形目鸟类的体型差异很大,体长15-75厘米,体重30-2000克,最小的物种是普通地鸠(Columbina passerina),最大的物种是维多利亚凤冠鸠(Goura victoria)。雌雄两性大都同色,羽毛柔软而稠密,全身肥满而结实。

体型特征

鸽形目鸟类头部较小;嘴短,嘴基有软的皮肤形成的蜡膜,上嘴先端膨大而坚硬;主要以种子为食的物种喙较细长,以水果为食的物种喙具深沟。眼睛周围有一圈裸露的皮肤,可以是红色、蓝色、黄色或白色。用于飞行的肌肉发达,翅形通常长而尖,善于飞行。尾呈圆形或楔状。树栖物种的腿较短,地栖物种腿略长。脚短而强,适于在地面上走动;趾有4个,3个脚趾指向前方,1个脚趾指向后方,趾间无蹼。尾脂腺裸出或完全退化。

羽毛特征

鸽形目鸟类羽毛柔软而稠密,有11枚初级飞羽,缺第5枚次级飞羽;尾羽12枚以至20枚不等;正羽基部的副羽形小或全缺。

在性别方面,大多数物种雌性的羽色比雄性略暗,但在一些物种中,雌雄羽色相同,在少数物种中,雌雄羽色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橙色果鸠(Ptilinopus victor)的雄性是亮橙色的,雌性是绿色的。

在分类方面,主要以种子为食的物种羽色多为浅黄色、灰色和褐色,主要以果实为食的物种通常颜色更鲜艳。鸠鸽科亚科的成员通常是灰色、棕色或粉红色。果鸠亚科多具有橙色和绿色等多彩的羽色。凤冠鸠亚科主要为灰蓝色,腹部沾有粉红色或栗色,翅膀上有白色斑块。许多鸽形目鸟类的脖子、胸部、背部、翅膀和脸上都有装饰性羽毛,有些具有彩色光泽。

内部结构

鸽形目鸟类颅骨呈裂腭型,即裂状口盖型;鼻孔为裂鼻型;基翼突存在;颈椎14-15枚;胸骨后缘左右两侧各具二个刻凹,内侧的刻凹有时变为孔口。

脑膜为肉质;口中有较大的嗉囊延伸到脖子两侧,有临时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并在育雏初期还能分泌“鸽乳”,饲喂幼鸟。脖子上部有一个特殊的静脉系统,称为锁骨下静脉丛(Plexus Venosus Subcutaneous Collaris),该区较敏感,如果在此处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易引起大面积出血和死亡;左右两个颈动脉均存在;没有胆囊;盲肠缺失或微小,残化的盲肠含有淋巴组织;大多数果鸠亚科成员的肠道宽而短,便于排出水果种子,以种子为食的物种的肠道则长而窄。

感官

鸽形目鸟类味觉不良,但对酸性物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嗅觉发达。视力高度发达。

激素与分泌

鸽乳是一种由鸽形目鸟类嗉囊里面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粘稠液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免疫球蛋白,成鸟将其反刍出来喂给早成雏,哺育期约2周。鸽乳分泌与垂体中催乳素的刺激有关,分泌鸽乳期间,囊的上皮细胞充血、增生和肥大。催乳素还具有减少育雏阶段的攻击性行为等作用,也和迁徙行为机制有关。

分布

分布范围

鸽形目鸟类除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蒙古部分地区、南极洲及一些海洋岛屿未见有分布外,几乎遍布世界其他地区。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鸽形目物种的分布范围扩大了,分布最广的物种是原鸽(Columba livia)。

栖息环境

鸽形目鸟类分布在从温带热带地区的各种陆地栖息地类型,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落叶林、河岸林、北方森林、稀树草原、沙漠、滨海悬崖、灌丛、珊瑚环礁、红树林、沼泽森林、林地边缘、农业区、郊区和城市地区,其中在热带雨林中的多样性最高。海拔范围从地平线到5000米。

习性

行为特征

鸽形目大部分物种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它们飞行速度快,能达到每小时50-65千米的速度,飞行耐力强,能进行长途飞行。赛鸽每天可以飞行800-1000千米。鸽形目鸟类具有出色的导航能力,能够利用磁场太阳的位置来感知方向,一些物种从栖息地到觅食地点可飞行40千米。

节律行为

大多数鸽形目物种是留鸟,也有一些物种有迁徙习性,有些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有些是随着食物的供应而迁徙。北美的哀鸽(Zenaidura macroura)和欧洲的欧斑鸠(Streptopelia turtur)主要以种子为食,在冬季因食物匮乏,它们各自向南迁徙,欧斑鸠穿越地中海到达撒哈拉沙漠和赤道非洲。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高山地区的物种会在冬季进行垂直迁徙,前往低海拔地区越冬,如巴西的铅灰鸽(Patagioenas plumbea)和哥斯达黎加赤鸽(Patagioenas subvinacea)等。

觅食行为

鸽形目鸟类的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果实、芽及其他植物性物质,但很多种类还兼食小螺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喝水时,把嘴浸入水中直吸,并不仰头。鸽形目鸟类大致可分为食种子和食果两类,食种子者在地上觅食,用喙在树叶和树枝之间扫来扫去,寻找种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食果者在树上觅食水果等食物,它们用喙抓住食物,扭动头部,将果实从植物的茎上摘下,它们的嘴巴很大,可以吞下整个果实,在热带森林中,果实成熟的树木往往零星出现,因此食果的种类喜欢成群结队地在大片地区穿越飞行以寻找食物。

防御行为

鸽形目鸟类主要面临蛇和猛禽的捕食威胁,它们经常组成群体一起觅食,这样可以减少个体被捕食者捕捉的概率。它们还会假装自己翅膀折断来将捕食者从巢穴附近引开。受到威胁时,它们张开翅膀并高高举起,同时张开尾巴。如果无法吓退入侵者,它们会用翅膀击打或用喙捉入侵者。在繁殖期,它们会努力保卫巢穴和领地。

社会行为

鸽形目鸟类有些单独活动,有些喜结为大群。喜结群的如已灭绝的旅鸽,它们曾成群活动,密度极大,十分壮观,成群活动的物种具有一定的等级意识。红鹑鸠(Geotrygon montana)则从不成群结队,它们单独或成对生活。

交流行为

鸽形目鸟类能发出各种叫声,用来寻找配偶、发出危险信号和保卫领地。最常见的声音是“咕咕”声,有些会发出“哇”声,口哨声和吠叫声。雄性发声较多,多用于求偶,但许多雌性也会发声。当它们发生打斗时,会发出咄咄逼人的叫声。成鸟和幼鸟之间以及配偶之间会发出柔和的“咕噜咕噜”声。幼鸟乞食时也会发声。体型小的物种的叫声频率比体型大的物种更高。

繁殖

鸽形目鸟类的繁殖期与食物供应和光周期有关,可以是季节性的,也可以是全年的,具体取决于物种。鸽形目鸟类为单配制,许多物种每年保持相同的配偶。

求偶

在大部分物种中,发情期的雄性会占据一处领地,那些在灌木丛和开阔林地中筑巢的物种其领地范围可能很大,而在一些在洞穴中筑巢的物种则通常只保护实际筑巢地点周围的区域。雄性常发出类似“咕咕”声表示对领地的占领,防止其它同类入侵。当发现同类有入侵意图时,雄性通过做出向前伸展头部和稍微抬起翅膀表示威胁。如果威胁无效,雄性就会攻击入侵者,啄击对方或用翅膀上的腕关节打击对方。

求偶时,鸽形目鸟类会做出空中或地面上的求偶炫耀行为。求偶的方式因生活环境而异,大多数生活在森林中或喜在地面活动的物种只有地面求偶行为,没有空中求偶行为。一些物种在地面上求偶时,雄性做出嗉囊充气、鞠躬、展开尾羽、旋转、叫唤、抽搐翅膀、用脚抓挠地面等动作。

在空中求偶时,雄性则在领地内和附近进行表演型飞行,包括夸张的动作、缓慢的振翅,有时翅膀拍击产生响亮的声音,它们尾羽或是其它地方的羽毛在飞行中有可能呈现对比鲜明的图案。求偶时雄性会露出装饰性羽毛或其它鲜艳的颜色,如羽冠、头部局部裸露的皮肤或羽毛上的金属光泽等,以吸引雌性前来配对。

发现合适的雌性时,雄性通常会以类似鞠躬的行为接近雌性,通常伴随着叫声。雌性若接受该雄性的求偶,会做出压低翅膀、尾羽下压到地上的姿势,有时雄性会立即与其进行交配,即使未发生交配,雄性也会变得友好。随后雌雄会通过相互梳理羽毛,尤其是头部和颈部的羽毛等行为巩固关系。在配对早期,雌性有时向雄性索要食物,雄性则喂养雌性。随着配偶关系巩固,雌性将不再害怕雄性,开始建立巢穴。

筑巢

鸽形目鸟类在岩石裂缝、悬崖、树或地面等处筑巢,通常由雄性寻找筑巢材料带给雌性,雌性在筑巢地搭建。巢由树枝或枯茎组成,呈平台状或浅凹状,结构通常松散而脆弱,也有一些物种的巢较结实,如华丽果鸠(Ptilinopus superbus)的巢将树枝缠绕在一起,白额棕翅鸠(Leptotila verreauxi)的巢也比较坚固。大多数物种喜欢与同类分开筑巢,一些物种喜欢聚集起来筑巢,如尼柯巴鸠可形成由数千个巢组成的群体巢区。鸽形目鸟类会重复使用巢穴。筑巢时间通常持续2-4天。

产卵与孵化

鸽形目鸟类通常一窝产1-2个卵,有时为3个。食果的物种通常只产1个卵,食种子的物种通常产2个。卵为白色或浅黄色,没有斑点。雌雄都会参与孵化,但雌性付出的时间更多。孵化期11-30天,小型物种的孵化期11-16天,大型物种孵化期约17-30 天。

成长发育

鸽形目鸟类的早成雏由雌雄双亲共同喂养。亲鸟先是分泌鸽乳喂养雏鸟3-4天,鸽乳含有75-77%的水分,11-13%的蛋白质,5-7%的脂肪以及1.2-1.8%的矿物质,能促进雏鸟快速生长,喂食鸽乳时,雏鸟将喙插入亲鸟的嘴角,亲鸟将鸽乳反刍出来喂给雏鸟。雏鸟长大一点后,亲鸟会给它们喂食种子和水果,但也有些物种的雏鸟长出羽毛后,亲鸟仍给它们喂食鸽乳。雏鸟破壳10-36天后离巢, 小型物种多在10-17天大时离巢,大型物种在20-36天大时离巢,但受到捕食者干扰的雏鸟可能会过早离开巢穴。离巢后的30-40天内,亲鸟继续抚养幼鸟。幼鸟在离巢几个月后长出成鸟羽毛,在6-12个月大时性成熟。有时幼鸟在出生当年就可以参与繁殖,但通常需要在一岁时才能繁殖。

温带地区,鸽形目幼鸟的成活率受到秋季和冬季食物供应的影响,有些物种还面临迁徙的考验以及捕食压力,故成活率较低,如斑尾林鸽(Columba palumbus)的平均寿命约2.25岁,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个体死亡,青少年个体死亡率高达60-80%。鸽形目鸟类繁殖周期较短,一对配偶在一个繁殖季中最多可以抚养5窝早成雏,这一特征有助于弥补每窝雏鸟较少的劣势,保持种群规模。一些物种的亲鸟会在雏鸟发育后期就开始准备繁殖下一窝,在附近建造一个新巢并开始产卵。

保护

种群现状

由于人类活动,一些物种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种群规模增长,如原鸽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也有些物种的种群数量在减少。根据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定结果,约60%的鸽形目物种为无危(LC),12.5%的物种为近危(NT),8.5%的物种为易危(VU),5.1%的物种为濒危(EN),3.1%的物种为极危(CR),0.28%的物种野外灭绝(EW),4.2%的物种灭绝(EX),此外还有一些物种缺乏数据,情况未知。

致危因素

鸽形目物种的致危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狩猎、物种入侵、农业和杀虫剂的危害等,生活在岛屿上的物种受到的威胁是最严重的。例如生活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部分岛屿上的银鸽(Columba argentina)受到森林砍伐、采矿、农业用地扩张的威胁,它们的栖息地丧失,其种群数量在2019年被评估为不足50只。齿鸠亚科的唯一物种齿嘴鸠是萨摩亚岛屿的特有种,它们主要受到狩猎的威胁,在1980年代之前,每年约有400-500只被猎人杀死。直到2016年,仍有一些猎人声称不小心杀死了齿嘴鸠,同年,齿嘴鸠的种群数量被评估为不足250只,此外跟随人类来到岛上的流浪猫和鼠类等外来物种也会捕食齿嘴鸠。

保护举措

对鸽形目物种的保护举措包括设置法律、建立保护区和人工繁殖。例如在巴西,特有极危物种蓝眼地鸠(Columbina cyanopis)受到法律保护,巴西的生态保护组织在该物种栖息地建立了保护区,在2018年启动了一个保护项目,包括研究、寻找新种群、促进环境教育等,还建立了州立公园,将所有已知种群的活动区域包含在内。另一个例子是索哥罗鸠(Zenaida graysoni),它是2024年时鸽形目中唯一一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野外灭绝(EW)的物种,该物种原来生活在墨西哥的索哥罗岛上,曾经很常见,1925年,一些探险者在岛上捕捉了一些索哥罗鸠,将它们运往美国,发展出一些人工种群。1972年,有人最后一次在野外目睹了索哥罗鸠,此后再也无人在野外观察到它们。人们意识到该物种野外灭绝后,一方面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另一方面对索哥罗岛进行了保护和恢复,将岛上的猫、羊、鼠等入侵物种捕捉或扑杀,改善该岛环境,希望能将索哥罗鸠放归索哥罗岛。

保护级别

2021年,鸽形目中有17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6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鸽形目中有2个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5个物种被列入附录Ⅱ,1个物种被列入附录Ⅲ。

2024年,鸽形目中有241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LC),46个物种为近危(NT),33个物种为易危(VU),18个物种为濒危(EN),13个的物种为极危(CR),1个物种野外灭绝(EW),16个物种灭绝(EX)。

生态作用

鸽形目鸟类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其捕食者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纲、无脊椎动物等多种类群。如欧斑鸠的捕食者包括红(Falco tinnunculus)、纵纹腹小鸮(Athene 地老虎)、马蹄鞭蛇(Hemorrhois hippocrepis)等。鸣哀鸽(Zenaida aurita)的捕食者包括红颊獴(Herpestes auropunctatus)、丽色军舰鸟(Fregata magnificens)、红石蟹(Grapsus grapsus)、热带火家蚁火蚁属 geminata)等。

鸽形目鸟类是重要的种子传播者,例如北美洲白翅哀鸽(Zenaida asiatica)喜食仙人掌科果实和种子,当亲鸟进食仙人掌果实,返回巢中,反刍给幼崽时,一些种子会掉到地上,正好在白翅哀鸽的巢树下,由于仙人掌幼苗需要遮阴环境才能顺利成长,白翅哀鸽无意中将仙人掌种子带到了适合发芽的地点。

鸽形目鸟类是许多羽毛寄生昆虫宿主,例如2021年的研究发现英国大多数欧斑鸠感染了禽毛滴虫(Trichomonas gallinae)。这种寄生昆虫通过求偶喂养、共享食物、鸽乳喂养传播。其它寄生虫还包括瑞列绦虫属(Raillietina)、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等。

危害

许多鸽形目物种以谷物为食,对农业有一定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有效地为许多食籽鸽形目物种提供了“超级栖息地”,使它们能够快速繁殖和扩散,如亚洲灰斑鸠、欧洲的斑尾林鸽、美洲的哀鸽等。在英国,斑尾林鸽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万英镑,当地人主要依靠恐吓和猎杀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驱逐,但由于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公众和官方都普通希望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自然平衡。

一些鸽形目物种会携带可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城市中的野生鸽类可能感染禽流感、隐球菌菌株等,如在法国巴黎的鸽子种群中发现很多个体都携带病原体。有些病原体传染给人类后会引起皮肤真菌病、脑膜炎等。

鸽形目物种可能在城市中繁衍,在人造构筑物中筑巢,留下粪便,破坏城市环境。

用途

家鸽

鸽形目中最有名的物种为家鸽,家鸽从原鸽驯化而来,主要用途分为三类:飞行鸽、观赏鸽和肉用鸽。在世界范围内,养鸽即可作为一种个人爱好,也可能是商业性质的,许多国家为家鸽制定了品种谱系和外观的标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信鸽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军队甚至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训练信鸽。此外原鸽还被用于实验、科学研究等。

其它物种

除了家鸽,其它的一些鸽形目物种也在当地被当做食物来源,或是休闲狩猎运动的主要狩猎物种,以哀鸽属物种居多。在北美,哀鸽是休闲狩猎活动的主要猎鸟。加勒比海周边的鸣哀鸽(Zenaida aurita)也常受到人们的猎杀,波多黎各是该物种数量较多的地区,9-11月是当地狩猎季节,每人每天限额狩猎10只。在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斑颊哀鸽(Zenaida auriculata)常被猎杀,它们的卵也被收集起来用于食用。

文化

和平象征

家鸽被视为和平的象征,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为世公认,当始于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940年8月,德国已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巴黎沦陷,毕加索的邻居米什老人的孙子留辛导引鸽子出巢时被德国士兵看见,随后留辛被士兵杀害,毕加索随后义愤填,画了一只飞翔的鸽子,栩栩如生,那就是“和平鸽”的雏形。1952年,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毕加索又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只和平鸽。随后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为世公认。

国鸟

多个国家或地区以鸽形目鸟类作为国鸟,如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