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镇 :安徽省安庆市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22:00

白帽镇位于岳西县西部边陲,318国道贯穿东西,东邻河图镇,南毗店前镇、冶溪镇,北与古坊乡、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接攘,辖10个行政村,270个村民组,除极少数外地婚入的回族外,均为汉族

白帽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12.5万亩,耕地1.5万亩,境内为山脉、小黄淮平原、丘陵地貌,平均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14.2℃-15.6℃,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有深厚的生态旅游底蕴。

历史沿革

白帽镇坐落于岳西县县西部边陲,距岳西县县城68公里,素有岳西西大门之称。解放前属太湖县北后区,解放后成立白帽区,辖深村、古坊、南庄、余河、河图等17个乡,1981年7月建立白帽区公所,1984年全区所辖的公社改称乡人民政府,1992年3月,撤区并乡建镇,将原白帽、双、余河、南庄四乡合并为白帽镇,现辖10个行政村,20637人,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白帽镇境内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人文胜迹源远流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教胜地广佛庵晨钟暮鼓,香火绵长。著名风景区深村,秋来红叶飞彩,绚丽如霞,省内外摄影爱好者逢秋而至,拍片观光,流连忘返。羊角尖双峰并峙,突兀整容。小龙潭九潭相连,潭水清澈见底,潭边浓荫滴翠,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白帽镇境内资源丰富,大多尚待开发。植物资源中木类有500多个品种,大面积生长的主要有马尾松、杉、茶、桑、板栗、乌桕等,竹类有孟宗竹孟宗竹水竹斑竹、孝竹等。花卉品种繁多,白帽古有“桂花之乡”的美称;草类约有600种,还有20多种藤类植物。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铁、铬铁矿铁砂;非金属类有云母、石棉、水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

政治

民政工作

白帽镇实施了各项民生工程,特别确保农村低保、优抚等各类救助对象的政策落实,做好对贫困大学生和残疾人的救助。白帽镇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2005—2007年连续两次被岳西县政府评为“拥军优属”模范乡镇。

经济

综述

白帽镇农村经济及农民收以种、养业及劳务经济为主,工业企业有:精加工铁粉、仿瓷餐具、木材加工、石英石加工、小水电、茶叶、油茶加工等为主。

白帽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怡利餐具有限责任公司、久九公司、福利胶合板厂。白帽镇森林覆盖率78.2%,木材蓄积量1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有石英矿、水晶石矿、云母矿铁砂矿、花岗石、石灰石矿亟待开发。白帽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栝楼、中药材等为主。

2007年农民人均纯年收入2820元。白帽镇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向小康社会迈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年个体经济从无到有,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各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群众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思富致富情绪高涨。白帽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一产业

农业

白帽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行了土地承包经营制,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引进杂交水稻品种,搞好病虫害的防治,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2000年基本解决了口粮问题。

2004年全面免除农业税和特产税,实行农业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白帽镇按照岳西县统一部署,大力发展高标准茶园。茶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扩大了茶叶销售渠道,人均茶叶收入500元。

从1980年起,实行林业制度改革,实行“三定”和“两山并一山”,将山场承包经营到户。1991年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八”绿化规划,进行林业二次创业。

白帽镇实行“退耕还林”和“建设生态县”战略,不断优化林业结构。白帽镇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共有10个茶叶协会和朱查蔬菜协会、土桥村油茶协会和双畈养殖协会。

第二产业

工商业

白帽镇农民余登九结合本镇丰富的铁砂资源,创办了久九冶金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规模企业,并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产口远销湖北、江西省等地。镇内其他中小型企业不断发展,恒越石材厂、鱼具厂、石工艺厂等企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

白帽镇同时充分利用白帽镇茶叶、油菜和中药材等资源优势和农村小能人的作用,激励全民创业,鼓励创办农业特色基地和家庭作坊,组织深加工,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白帽镇工商业商品流通便畅,零售商店和小超市快速兴起,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社会

教育

白帽镇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两基指标逐年优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水平大幅提升,教育质量显著提高。1987年通过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2005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荣获岳西县“两基工作先进乡镇”光荣称号。白帽镇投入教育资金近500万元,累计新建教学楼、师生宿舍楼27幢,建筑面积高达16762平方米。“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学校共有15个,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医疗卫生

白帽镇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日趋完善。镇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白帽镇制定了镇防御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成功处理了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2008年的“手足口”病。镇农民新农合参保率都在97%以上,补偿金按时发放,每年在本镇医院办理领取补偿金参合达100多万。

基础建设

白帽镇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国道、省道以及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路,通电话,户户通电,中国移动网络覆盖白帽镇。镇建有线电视台1座,50瓦无线电视台4座。白帽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34所,教育“两率”达标。白帽镇有卫生院4所,医疗卫生室18个,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镇建饮水站1座,能满足镇区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白帽镇镇区以大桥路为中心,形成一路四街格局。主街道东起油坊坳,西止腰磨湾,全长1000米,净宽20米,柏油路面,路灯分立两旁,两旁高楼林立,馆店串珠。

白日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晚上街灯明亮,灯火辉煌,一派繁荣景象,已成为皖西边关工业商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的重要贸易集散地。道路建设:白帽镇抓住国家实施村级水泥路的政策机遇,已有白帽、江河、朱铺、深村、双畈等村铺筑了水泥路面,总里程达17.4公里。2005年修通了连接本县冶溪镇的马踏岭公路,日本华侨捐资40余万修建的以近明大桥为主体的土桥村级主干公路已初步竣工。白帽镇交通网路日趋完善,群众出行问题逐渐解决。

水利设施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开挖渠道、修灌溉配套工程为主。1990年至1991年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和粮食的供给工程,在每年冬春两季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兴修活动,共完成技术工程投资70万元。大力加强病险水库加固建设,铁炉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8年7月份完工,镇区防洪堤坝于2004年建成。

农田改造和水电建设:结合白帽小水电资源,白帽镇建有5座水电站,总装机510千瓦,年发电量263万度。受地理条件影响,境内农田以高山和泉眼冷浸田为主,1990年,政府先后使用以工代赈资金15万元,改造冷浸田面积共1500亩。

参考资料

白帽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白帽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2021-06-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