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苦恶鸟 :秧鸡科苦恶鸟属下的一种鸟类

更新时间:2023-03-31 00:49

白胸苦恶鸟(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又名恶姑鸟、白面鸟、白面秧鸡等,为典型的鹤形目秧鸡科沼泽涉禽,有三个亚种。其平均体长26~35厘米,平均体重163~258克;头顶及背部为深灰色,面部和上胸腹部为白色,虹膜为红色;喙较长,为灰黄色,上喙基有红斑;尾部较短,尾和翼为黑褐色,分界明显;腰和尾上覆羽褐灰色,肛周、尾下覆羽和腿覆羽为锈红色;脚为红色。

白胸苦恶鸟广泛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华北地区。白胸苦恶鸟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候鸟,主要栖息于沼泽、溪流、水塘、稻田等湿地及附近灌丛,常单独或成对在晨昏和夜间活动,并伴随清脆鸣叫,声似“苦恶”,白天则躲在芦苇丛或草丛中。

白胸苦恶鸟善于行走、游泳,很少飞行,是中国和日本政府共同保护的候鸟,且2023年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白胸苦恶鸟平均体长26~35厘米,平均体重163~258克。其头顶橄榄褐色,面部白色,虹膜为红色,喙为黄绿色,嘴基部膨起,上嘴基部具微微隆起的红斑。颈部及上胸腹部为白色,上体及体侧为石板灰沾橄榄褐,并微着绿色亮辉;覆羽为褐灰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白色,翼下的覆羽初端为白色;下腹及尾下为棕色,尾和翼为黑褐色,肛周、尾下覆羽和腿覆羽为锈红色。雏鸟全身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胸苦恶鸟广泛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华北地区。

栖息环境

白胸苦恶鸟多栖息在平原和田野的沼泽、水稻田、溪边和近水灌丛中,亦常见于村落附近水域的水草丛中。白胸苦恶鸟的栖息活动地主要包括营巢地和觅食地;营巢地主要有沼泽边芦苇丛、田间杂草丛、近水灌木丛、竹林、疏林、甘蔗地等;觅食地主要有河边沙滩、溪流湖泊、谷地稻田间、长有草丛的沼泽地、村庄附近的水塘等。常出没于山村园林、山坑、农田、草地等地活动例如啄吃虫子,是益鸟

生活习性

活动方式

白胸苦恶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三五成群;性机警,喜隐蔽,甚怕人。善于步行、奔跑与游泳,但极少飞行。其行走时,头颈则前后伸缩,尾轻轻上下摆动,一双细长的黄脚极善奔跑,动作就像小型鸵鸟一样,无论在凹凸不平的石滩或河床,还是芦苇或水草丛中,前行都如履平地;其潜水时姿态如蛙泳,两翼前后摆动,两足前缩后伸,头颈伸直。成鸟平时也很少飞翔,迫不得已时飞行十余米或数十米后又落入草丛,飞时头颈伸直,两腿悬垂,起飞笨拙,急速扇翅。

防御行为

若遇劲敌,时而飞翔,时而跳跃,迅速躲进芦苇丛或灌丛中,在水中来不及躲避时亦能足攀水中附着物潜人水中隐蔽,露鼻孔呼吸,一时不易发现。

食性

白胸苦恶鸟为杂食性动物,食物由植物和动物两部分组成:主要以鱼虾、螺、蜗牛(Fruticicolidae)、蚂蚁(Pheidole megacephala)、昆虫包括幼虫等动物为食。也吃各种水生植物的花、嫩芽、籽和农作物等。

鸣叫行为

其鸣音为单调的“uwok-uwok”叫声,黎明或夜晚数鸟一起开始鸣叫,声如“turr-kroowak”,“per-per-a-wak-wak-wak”及其他声响,一次可持续15分钟。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胸苦恶鸟的繁殖期在4~7月,每年繁殖两次,表现为鸣声增多,夜间彻夜鸣叫不息,傍晚和黎明尤常听到,近似“kue-kue-kue”,活动增强,活动范围扩大。交配前雄鸟围绕雌鸟游动嬉戏,当雌鸟靠近时,雄鸟猛扑至雌鸟背上进行交尾,每次2到3秒,可连续数次,交尾完成以后雌雄分开,进行挺胸、展翅及整羽等活动。

营巢

配对后雌雄鸟一起选定巢区确立营巢位,一般巢营于距水面数十厘米的近水隐秘灌丛中或直接置于草丛地上,甚隐蔽,难以被找到。巢通常呈碗状,松散,巢高约22~29厘米,巢深约7~9厘米,内径约13~16厘米,巢材通常由芦苇、香蒲、茭等植物叶构成,内垫细软草、羽毛、植物纤维等。有的白胸苦恶鸟直接利用旧巢。

产卵孵卵

巢筑好后雌鸟隔1天产卵,日产1枚,每窝产卵数4~8枚,卵重约21~23克,长径约40~43毫米,短径约35~38毫米,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褐色,布满深黄褐色或紫色斑点,钝端密集,尖端稀疏。产第一枚卵后即进行坐巢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担任:白天以雌鸟为主,雄鸟在巢旁警卫巢域,并不断发出鸣叫,当人或其它动物进入一定范围,雄鸟立即停叫,再接近时,雄鸟惊飞,雌鸟随之飞出。孵卵期约为16~18天。

育雏

初雏全身长满黑色丝状绒羽,喙、脚、跗均黑色。孵出的早成雏羽毛风干后,善于游泳、潜水及涉水,不仅能在水生植物上快速奔跑或跨步前行,亦可在横倒的芦苇叶上随亲鸟跨步慢行。部分卵孵出后由雌鸟带领在栖息地活动,当卵全部孵出后,亲鸟一起育雏:亲鸟在雏鸟前率领队伍,边走边发出简短的呼唤声,每前进5米左右,抬头瞭望,雏鸟亦止步,发现险情或意外,亲鸟停叫,雏鸟迅速分散躲藏于植物丛中,待周围安静亲鸟再呼唤,雏鸟又集中跟随;如亲鸟被迫惊飞,雏鸟则藏匿经久不出,待亲鸟返回原处呼唤再随亲鸟集中活动觅食。以这样的育雏方式,经一个月左右,早成雏长成基本与成鸟相似的幼鸟,亲鸟则进入第二次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06年,全球种群数量估计约为1万-10万只,由于栖息地改变对种群规模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种群趋势难以确定。

由于人为干扰,亲鸟被迫弃巢、补产,每年仅能繁殖一次,再加上栖息环境的破坏,白胸苦恶鸟数量日见减少。人类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的围湖筑堤、割草沤肥、对菱草、芦苇等野生植物的收割等活动破坏了白胸苦恶鸟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人为的捣巢毁卵,捕雏,捕猎成鸟作为野味,化学药剂的滥用等都直接导致了白胸苦恶鸟种群数量的减少;由于人类在野外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频率的增加,再加上白胸苦恶鸟警觉性高极易弃巢,因此每年两次的繁殖难得周全,大大影响了白胸苦恶鸟繁殖后代的数量。

保护级别

1981年,白胸苦恶鸟被列入《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

2000年,白胸苦恶鸟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白胸苦恶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2023年,白胸苦恶鸟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对比

相似种红脚苦恶鸟体型较小,下体为蓝灰色不为白色,区别明显容易辨认。

文化内涵

由于繁殖期间白胸苦恶鸟雄鸟在晨昏会激烈鸣叫,古人根据这一习性称其为“姑恶鸟”或“苦恶鸟”。民间传说认为姑恶鸟是被姑婆折磨而死所化,所以叫声似“姑恶”,大有含恨喊冤之意,古人诗作甚多,常以姑恶鸟代指媳妇。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五禽言》中写道:“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明朝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以及清代史震林在其所著的的《西青散记》中,都对白胸苦恶鸟进行了客观的描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