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代医药学家

更新时间:2023-03-16 09:32

李时珍(公元1518年-公元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青年时曾考取秀才,此后一直随父行医。曾受楚王朱英燎举荐,在太医院任院判之职,为正六品,主要为太医院供应宫廷医药与御医配置,在这期间通览太医院所藏医书,并时常出入御药库、寿药房以及京城著名药店。后认为太医院不宜久留,故而辞去职务,回乡行医。晚年时,李时珍被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经过多年的行医实践与对前人著作的细致阅读,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门类齐全,收录药物、药方种类丰富,并且附有药物形态图,为中国医药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之外,还著有《浙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时珍改变了过去对于药物较为混乱和模糊的人为分类方法,创立了科学的药物分类体系,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对已有的药物品种进行了科学辨析分类,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药物种类,对我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朱厚照正德十三年(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瓦硝坝的医生家庭。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以行医为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深受群众爱戴。李时珍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幼便对于药草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能够辨别出许多药草的名字。父亲还时常将他带到山中教他辨别药草,观察药草的生长情况,使得他关于药草的知识逐渐丰富。

科举之路

李时珍幼时出身贫寒,父亲李闻言四处行医维持生计,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李时珍自幼便热爱医学。但由于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参加科举,获得功名。李时珍于嘉靖十年(1531年)考取了秀才,但此后应考并不顺利,三次均落榜。因此李时珍决心放弃入朝为官,转走行医之路。

李时珍在准备科举考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学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通过对四书、五经及其他文史典籍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又进一步了解了古代的科技、天文、地理等知识,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些知识为李时珍从事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李时珍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并为医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医著书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进入太医院任职。李时珍在太医院供职期间,频繁出入寿药房和御药库,实地观察名贵药物,为重修本草扩充了药物知识。李时珍在太医院供职仅一年,便托故回乡。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时珍自太医院回乡后正式创立东璧堂,此后正式开始坐堂行医,致力于药物的考察研究。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楚王府因听说李时珍的医名,将他请去为世子治病,世子痊愈后,封其为王府奉祠正,即主官祭典的七品官,还要他兼管王府的“良医所”,作为王府的专用医生。

由于常年在民间治病救人,李时珍进一步了解了百姓的治病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采集药用植物并解剖。对于外形相似的植物,仔细辨析他们在气味、功效以及用法方面的差异,因此发现了众多旧本草存在的弊端和错误,并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观点,为写作《本草纲目》作准备。此外,李时珍还走访各地,采集珍贵的药物标本,写下访问记录。嘉靖四十三(1564),李时珍根据其父李言闻所著《四诊发明》一书,增补精要,完成《濒湖脉学》一卷。

晚年生活

晚年时期,李时珍自太医院还乡,放弃仕途,从事著述,继续编写《本草纲目》,并且与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相互切磋,探讨学问。为了使《本草纲目》早日刻印出版,李时珍于万历八年(1580年)前往太仓市拜访著名学者王世贞,请其为《本草纲目》作序。万历十八年(1590),《本草纲目》得到南京藏书家、刻书家胡承龙的支持开始刻印,即最早的版本——金陵本。而王世贞也对《本草纲目》予以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其内容广播但不繁琐,详细且有要点,通过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体会到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此书所讲述的医学知识对百姓而言也十分珍贵。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去世,享年75岁。

主要作品

李时珍精通医术,且长期的行医经历使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还用更大的精力从事本草研究。编撰了《本草纲目》,脉学著作《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关于三焦、命门理论的《三焦课难》《命门考》;关于临证医疗经验的《滨湖医案》,可见其一生著述颇丰。

《本草纲目》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开始到万历六年(1578)撰成,他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医学巨著,期间不断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民间积累实践经验,并对前人著作进行广泛阅读和资料收集。他不仅查阅了历代本草专著41种、各种医书271种,还引用了许多历朝著作和科学著作,如《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郭璞的《山海经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张华的《博物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祯的《农书》等。李时珍的编撰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药物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分类标准和编写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始终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尽管如此,李时珍仍然坚定地深入百姓生活,时常外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解剖各种药材,并向百姓请教有关药材的问题。他还收集了众多珍贵的药材标本,对其进行辨析,并将其记录在册,为《本草纲目》的编写提供了众多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李时珍主要是修稿定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编写过程中,建立了新的药物学分类体系,并创立了医药学发展史上新的科学分类体系。他将药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共分为十五部、六十类,方便百姓日常查阅。李时珍在书中明确了药物的主要功效,从八个方面对药物知识进行了概括,并对不同药物的功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此外,《本草纲目》图文并茂,李时珍绘制了1100余幅药物形态图像,帮助人们认清药物的种类和功效。这些药物形态图像是李时珍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结果,方便百姓在阅读时将药物名称与种类对进行对应。这也为后来的药物研究和识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草纲目》文稿共修改三次,分为五十二卷,列为十六部,每一部都各自分类,共六十类,以类为纲,以药为目,共增加药物种类三百七十四种,药方八千一百六十个,建立了新的药物学分类体系,大大扩充了药物和药方的种类,对药图进行了改进,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是一部脉学著作,共一卷,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主要论述了27脉形状、主要疾病类型及其相似的脉象鉴别。李时珍在这一部分中,详细描述了不同脉象的特点和与之相关的疾病类型,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四言诀》是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五脏平脉、杂病脉象及真脏绝脉等,在充分继承前人思想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并对前人经验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脉学理论进一步成熟。

《濒湖脉学》继承、参考了众多医家的著作和学说,收录了各家著作关于脉象的论述并标明出处,为读者提供更多参考,对于脉象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首创了以阴阳属性来分类脉象的方法,将脉象主要分为四大类,这一分类方法不仅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而且对中医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李时珍还在书中对脉象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并将其撰写成“体状诗”的形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濒湖脉学》为当时的中医诊断学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客观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且较为完整的中医脉学体系。李时珍在研究时参考了众多过去的中医书籍,对其中的脉学进行归纳整理,使得中医脉学的成果得以进一步传承下来,从而对当代的中医学理论思想产生作用。

医药学思想

观察与试验

李时珍在研究药物的过程中,主要采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他一方面继承了采集、尝试的本草研究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又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发明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本草学,为本草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不仅通过观察外部形态来辨别药物,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包括采集不同种类的药物,仔细观察其生长过程、结构、采摘时间、制作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分类,以确保对药物的辨别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盐麸木,前人对其的记载说法不一。李时珍通过观察五倍子的生长过程、外形、结构、采摘时间、制作方法,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最终纠正了对于五倍子的分类错误,将其归入了虫部。

此外,李时珍还通过解剖和品尝药物等方式对药物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了对药物特征的认识和辨析能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例如关于麻醉药物曼陀罗花的辨别,李时珍一方面阅读前人书籍,另一方面又亲自到武当山访问药农,重新确定了这味药物,这种药物在当地被称作风茄儿。为证实风茄儿与曼陀罗是同一种药物,李时珍一方面尝试证实关于它的传说,另一方面验证了曼陀罗花须与火麻子花同用才具有麻醉作用,最终为病人减少了医治时的痛苦。

可以说,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精神,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仅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中医药学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较和分类

在研究多种药物时,李时珍大多采用比较的研究手法,揭示相同外形的药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外形差异较大的药物在气味和治疗功效上的相同之处,从而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

为了对药物进行精细的比较,李时珍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对于收集到的药物进行加工整理,深入了解药物的具体形态、气味、功效等特征,深入了解药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便通过比较方法,纠正了众多曾经本草的错误,这其中包括名字上的错误,药物产地错误,气味错误以及主治功能错误。例如:石龙子,其本身为动物性药物,经比较后得出同一类动物,因生长的自然环境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保护色,形态也小有差异。

李时珍还运用科学分类的方法,确定药物本身的纲目。分类方法在医药学上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李时珍在继承古代药学分类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又按照药物的主治功能,发展了“百病主治药”分类法;按照药物归经原理,创立了“十二经血气”分类法。不同分类法的创立,为本草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分析与综合

李时珍还深入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是指从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入手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到每个部分的性质、特点、作用;而综合则是将部分合成一个整体,综合看待整体的功能和特点。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分析又以综合为依托。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注重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构建了科学的药物体系,这都是建立在对药物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的,是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见证。

批判与继承

李时珍在创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充分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众多本草学著作中的医药学知识集于一书。在思考问题以及药物分类方面也是从前人成果出发,经过细致的思考,反复验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前人的弊端予以纠正。

李时珍在实践观察的过程中,坚持推陈出新,发展本草学。先参考前人诸家成果,收集基础资料,辨证考察诸家说法的异同,汲取前人的正确见解,补充缺少的部分,纠正错误的部分,并补充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本草纲目》归纳整理了前人的主张,提出个人观点,并进一步纠正前人的错误说法,体现出其独创性与专业性。

李时珍还通过研究前人成果,发展出自己的医学思想,他从日常的行医经验中得出医学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医学理论。李时珍将人看作是统一的生命过程,也将生命和自然看作是统一的运动过程,展现了“天人和通”的宇宙观。而从《本草纲目》中也能看出李时珍“以人文本”的思想内涵。

人物影响

李时珍在民间行医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并且总结前人的医学知识,写作《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著作,为本草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在本草学发展方面。李时珍充分汲取了历代本草的编撰经验,改变了古本草的旧的分类方法,采用多级分类法。使得全书结构清晰,形成了独特的纲目体系与新的中药学分类方法,且建立了科学的药物分类系统。李时珍所作的《本草纲目》充实了药物学的宝库,对于药物的名称、形状、产地、性味、主治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补充了新药374种,极大地丰富了中药学内容。《本草纲目》新增单方、验方800多个,共附方11000多个。附方集十六世纪前中国医方之大成,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此外,还批判了道家鼓吹的“长生不死”之药以及“炼丹成仙”之术,从科学立场出发,反对炼丹、长生、修仙之说,对于盲目迷信炼丹术士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严厉批判,从而进一步打破了昌盛修仙的主张。

第二,李时珍同样也对其他自然科学做出了贡献,查尔斯·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其涉及多种无机化合物、植物、动物,而关于动植物、矿物、农林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对植物学动物界农学、矿物学的研究影响显著,对古代自然科学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李时珍的著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为了说明药物的产地、性味、主治特点,经常引用名家诗篇,全书共有十多处引诗咏药。例如,《本草纲目》中的《鹿茸·发明》中,引用了《澹方》中所记载的一首道人所唱的民俗音乐,借此说明“斑龙丸“的主要功效。此外,《本草纲目》中还引用欧阳修诗中谈到的银杏,杨万里诗中所写的枇杷、状鲈鱼,陆龟蒙以诗讽鸦舅以及刘禹锡以诗咏枸杞等,征引诗句也进一步提高了全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使得这部著作更加通俗易懂,便于百姓理解和接受。李时珍还善于写作散文,他的作品大多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李时珍继承父亲的志向,写作《蛇传》,他注重实践,亲自观察蓟蛇的生活习性,并访问擅长捕蛇的老农,向其汲取经验,写成传记,文章精炼简洁又极具专业性,便于理解。

第四,李时珍的著作和影响世界,也成为世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思想家。《本草纲目》曾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国家,被作为医药书籍流传、翻印、翻译、学习。还通过西方来华传教士和驻华使馆人员传入西方,为西方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指导;除此之外,《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也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物评价

李时珍是历史上杰出的名医,他对医术严谨认真,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称为“医圣”。

当代哲学家唐明邦在其《李时珍评传》中对李时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本草学思想影响广泛,将我国的本草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既重视对基本的药理学进行分析研究,又重视对药物的名实考订、栽培、采制、临床运用等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李时珍的努力使得本草学日益演化成为更加成熟的独立科学,《本草纲目》则对于中原地区古代植物学动物界农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郭沫若为李时珍墓碑题词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广罗博采,曾费二十年之殚精;造福民生,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着民族生命永生。”

英国史学家李约瑟博士也提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著作的巅峰,也是明代伟大的科学成就。他认为李时珍获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无人能出其右。

影视形象

人物轶事

铁拐李三试李时珍:李时珍铺晒完草药后,看见一位农夫坐在门口的石墩上很痛苦的样子,李时珍上前为其切脉。而这位农夫却坚持拒绝。李时珍的一位病人饿坏了肚子,便吩咐吴氏熬粥,倒出茶水为其温胃解渴。农夫喝完茶后从怀里拿出一本医书,李时珍这才明白,“肚里饥”是“度李基”的意思,自己小名正是叫李基,这名老农实际上是铁拐李,他是特意来点化、提携李时珍的。此后,李时珍将铁拐李的药书当做了仙书,并熟读熟背,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饮药有宜忌:李时珍开始行医后,一次一个病人高烧不退,李时珍给病人切脉后,根据医理常识,让病人家属去抓药,给病人喝下。然而中医有许多饮食方面的禁忌,当时的李时珍还未完全掌握这些。他开完处方后,病人家属询问可否吃鱼,他便同意了。然而李时珍离开后不久,病人家属忽然跑来说,病人吃鱼后忽然眼眶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幸好李时珍的父亲采药回来,抓了几味草药为病人煎水,过一会儿病人就平息下来。李时珍这才明白,给病人看病不仅要准确诊断,还要注意饮药后的食物禁忌。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李时珍,蕲春地方政府对李时珍墓进行修整,建了李时珍陵园。陵园大门前立有青石牌坊,牌坊的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医中之圣”和“科学之光”的题字。第一道台阶上矗立着李时珍半身塑像,头戴纶巾,凝眸远视,目光如炬。底座是红色大理石,正面镶嵌白色大理石,上刻郭沫若亲笔题词。塑像两侧是两座新建的绿瓦飞檐纪念亭,李时珍墓在第三道台阶上,坐东南,向西北。墓前立有石碑,墓后还有石碑群,刻着李时珍生前所作的诗句和历代文人为李时珍的题词,尤其有一块李时珍儿子建元、建中、建木所立的青石碑,是李时珍葬于此地的历史见证。李时珍陵园于1982年定为中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此后,又在陵园的基础上增加了百草园和药物馆,更加直观的展示李时珍的学术成就,是在本草药学的脉络中纪念李时珍。1983年,李时珍的塑像在湖南长沙落成,系由恢复高考后湖南医学院(湘雅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捐给母校,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亲自创作设计,湘雅医学院老校长、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张孝骞亲笔题词。此后,还修建了李时珍纪念馆以展览与李时珍相关的文献、名人题词等,纪念馆仿古大门上还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

家族成员

以上主要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