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地胆草 :菊科地胆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1

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是菊科地胆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牛舌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现生长在中国的福建省、台湾、广东省以及海南省等地区的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也在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该植物喜湿润土壤,较耐阴、耐践踏。其根状茎粗壮,斜生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散生于茎上,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白花地胆草可入药,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水等功效,但其药用价值不及地胆草E. scaber。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0.8-1米,或更高,基部3-6毫米,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散生于茎上,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厘米,宽3-5厘米,顶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厘米,宽1.5-2厘米,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部叶极小,全部叶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具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被密长柔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状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圆形,长8-10毫米,宽1.5-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有时顶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毫米,顶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个,椭圆状长圆形,长7-8毫米,顶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毫米,管部细,裂片披针形,无毛。

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毫米,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毫米,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分布及栖息环境

白花地胆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省福建省、台湾等省地。在各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白花地胆草常生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木丛中,喜湿润土壤,较耐阴、耐践踏。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白花地胆草 Elephantopus tomentosus.植物智.2024-08-03

白花地胆草 Elephantopus tomentosus.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8-03

白花地胆草 Elephantopus tomentosus|iPlant 植物智.植物智.2024-09-18

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inn..植物通.2024-09-18

苦地胆.中医世家.2024-09-18

白花地胆草.轻识.2024-09-18

ElephantopustomentosusL..植物智.2024-09-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