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虾目 :穴虾目

更新时间:2023-11-01 11:16

穴虾目(食虫类:Spelaeogriphacea),又称洞虾目,是囊虾总目的1目,包含盲虾科(Spelaeogriphidae)一个单型科。该目下仅有片足穴虾一种,体型小于十毫米,主要栖息于地下水域,如石灰岩洞穴、沙岩洞穴或含水土层中。穴虾目与原足目等足目相似,亲缘关系较近。

形态特征

穴虾目的生物体躯延长,略呈筒状,稍平扁,虾形,头胸甲小。仅与第1胸节愈合,两侧形成鳃室,后端覆盖第2胸节大部。额角稍突出,头胸部间有颈沟。胸部7自由节稍短而宽,与腹部体节无显著差异,腹部延长,包括6节和1尾节。有侧甲板,但不大。头部前端有眼叶,但由于在无光的深穴中生活,无角膜和色素。第一触角柄部3节,两鞭多节。第2触角原肢2节,外肢小鳞片状,内肢多节,鞭状。大颚在切齿与臼齿部间有带刺的活动片。第1胸肢变形为颚足,近似等足目。其基部内叶扩大,板状,上肢大,杯状,为呼吸器,突出于鳃室内,与原足类相似;触须(内肢)5节。其余7对胸肢为步足,各由6节构成,只有基节可见,似等足类;但前3对有鞭状外肢;后3对外肢囊状,为鳃;末对无外肢。胸肢的这种结构与等足类、原足类都不相同。腹肢前 4对为游泳足,双枝型,多节;第5对仅为痕迹,小棒状;第6对(尾肢)外肢两节,内肢1节,与尾节构成尾扇。雌性胸部有5对复卵板,构成育卵囊。卵少而大,在囊内发育。

生活习性

穴虾目的生物没有眼睛,适应于完全黑暗的环境。它们在水中游泳,速度较快。

分布范围

穴虾目的生物分布于南半球大陆的稳定岩层中,由于其分布广泛,一般认为穴虾目在特提斯洋出现前就已广泛分布于冈瓦纳大陆的地下水域中,之后因大陆漂移而分布在南半球的各大陆。

物种分类

穴虾目下现只存在四种物种,都属于地下生活的种类,分别隶属于Mangkurtu、Potiicoara及Spelaeogriphus三个属。其中,Mangkurtu属有两个物种,仅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地下含水层;Potiicoara属有一个物种,仅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洞窟发现;Spelaeogriphus属也有一个物种,存在于南非桌山。这四个物种基本上均栖息于淡水环境中,只有一个物种栖息在靠近内流盆地的稍咸水域。

化石记录

加拿大发现的化石生物Acadiocaris也被归入穴虾目,其生长在石炭纪,这个属最先于1962年由Brooks命名,唯一的物种Acadiocaris novascotica则是1957年由Copeland命名的(得名自加拿大的新斯科细亚)。1974年,Frederick Schram将Acadiocaris加入到了Acadiocarididae科的分类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