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鳞狸藻 :狸藻科狸藻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7-13 15:29

盾鳞狸藻(学名:Utricularia punctata Wall. ex A. DC.)是狸藻科狸藻属水生草本植物。通常无假根;匍匐枝圆柱状,具稀疏的分枝,长6-20厘米,粗0.5-2毫米,无毛。叶器多数,互生,呈几达基部的2或3深裂,裂片先羽状深裂,后二至数回二歧状深裂;叶器的末回裂片都呈毛发线状;捕虫囊都侧生于叶器裂片上,为侧扁的斜卵球形,具短柄;囊口均为侧生,边缘疏生小刚毛,上唇具两条分枝的刚毛状附属物,下唇无附属物;花序皆为直立,中部以上具数朵疏离的小花,无毛,花冠为二唇形;果实皆为球形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细小的种子;种子都扁压,呈双凸镜状,边缘环生网翅;花期都在6-8月,果期都在7-9月。

盾鳞狸藻一般漂浮在湖泊、池塘、沼泽或者缓慢流动的溪流中;在中国生长于低海拔的稻田灌溉渠中。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福建省南部。

盾鳞狸藻在中国极为罕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可栽种于水族箱、水等处作为观赏。

盾鳞狸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水生草本。通常无假根。匍匐枝圆柱状,具稀疏的分枝,长6-20厘米,粗0.5-2毫米,无毛。叶器多数,互生,长2-6厘米,2或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先羽状深裂,后二至数回二歧状深裂;末回裂片毛发状,顶端及边缘具小刚毛,其余部分无毛。无冬芽。捕虫囊少数,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斜卵球形,侧扁,长1-2毫米,具短柄;口侧生,边缘疏生小刚毛,上唇具2条分枝的刚毛状附属物,下唇无附属物。

花序直立,长6-20厘米,中部以上具5-8朵多少疏离的花,无毛;花序梗圆柱状,粗0.5-1毫米,具1-2个与苞片同形的鳞片;苞片中部着生,呈盾状,卵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膜质,长2-2.5毫米;无小苞片;花梗丝状,直立或上升,花期长3-5毫米,果期长4-10毫米。花萼2裂达基部,无毛,裂片近相等,圆形,膜质,上唇长1.8毫米,下唇长1.5毫米。花冠淡紫色,喉突具黄斑,长6-10毫米,无毛;上唇近圆形,长为上方萼片的2倍半或3倍,下唇较大,横长圆状椭圆形,基部耳状,顶端圆形,两侧边缘内卷,喉凸隆起呈浅囊状;距圆锥状,稍弯曲,顶端钝形,略短于下唇并与其平行或成锐角叉开。雄蕊无毛;花丝线形,弯曲,上方明显膨大,长约1.5毫米;药室汇合。雌蕊无毛;子房卵球形,表面具微小的疣状突起;花柱约与子房等长;柱头下唇圆形,上唇微小,正三角形,葫果椭圆球形,长约3毫米,果皮膜质,无毛,室背开裂。种子少数,双凸镜状,宽1.5-2毫米,边缘环生具不规则牙齿的翅。

近种区别

相对于大多数狸藻属植物来说,盾鳞狸藻的植株显得比较小,其匍匐主茎最长仅在20厘米左右。一般的狸藻属植物匍匐茎多分枝,还会在秋季于匍匐枝及其分枝的顶端产生冬芽;而盾鳞狸藻的分枝较为稀疏,无冬芽产生。一般的狸藻属植物捕虫囊数量较多,蒴果内的种子数量也较多;而盾鳞狸藻则只有少数的捕虫囊,种子数也很少。还有最明显也最容易辨认的,就是花色:大部分1653分狸藻属植物的花冠是黄色的;盾鳞狸藻的花冠为淡紫色,只在喉突具黄斑。

生长环境

盾鳞狸藻一般漂浮在湖泊、池塘、沼泽或者缓慢流动的溪流中;在中国生长于低海拔的稻田灌溉渠中。喜光照充足环境,日照不可过强。喜温暖,怕低温,最适温度在20-30℃范围内,越冬温度不可低于10℃。

分布范围

盾鳞狸藻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4102(西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福建省南部。

主要价值

盾鳞狸藻在中国极为罕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可栽于水族箱、水榭等5261处2113作为观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16年,盾鳞狸藻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无危(LC)。

种群现状:从世界分布来看,盾鳞狸藻地理范围广,种群规模大,无明显威胁。从中国的分布情况来看,盾鳞狸藻分布十分狭窄,仅产于福建省南部低海拔地区的稻田灌溉渠中,如果不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湿地,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就会失去这种“活化石”般的食虫植物

濒危原因:盾鳞狸藻在中国濒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盾鳞狸藻具有稀疏的分枝和较少数的捕虫囊,这使得其生存繁衍面临着比其他狸藻属物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②生境易遭人为破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