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岩羊 :哺乳纲偶蹄目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1

矮岩羊(学名:Pseudois schaeferi),是洞角科岩羊属动物。矮岩羊体型中等,同龄雌性雄性小,冬毛银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性角粗壮,雌性角短小较直。

矮岩羊群居性,以草本植物为食,11月发情交配,每胎产1仔,栖息于海拔2400-4600m之间的干热河谷、高山栎林、杜鹃云杉林、亚高山灌丛云杉林和高山灌丛草甸,仅分布在中国。

矮岩羊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概述图来源: )

形态特征

岩羊体型中等,体长在80cm以下,体重约为岩羊的一半,雄性体重28-29kg,体高70-80cm,雌性更小。雄性角粗壮,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角尖向后微向上,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棱,在基段较直,近角尖微向外侧扭转。雌性角短小较直,纵棱几乎不向外侧扭转,角从基至尖向外扭转约180°。头骨前部狭窄,眼眶伸出侧面,泪骨几乎在脸部的上面,其表面无明显凹窝,颅基轴与脸面部形成相当大的角度。前颌骨细长而尖,其上端与鼻骨相连,鼻骨之后端粗大,前端趋于削尖,而前后不呈等宽状,脑颅后部极为狭小,其后端下弯呈近直角。牙齿的齿冠甚高,前臼齿短而略呈方形,三个前臼齿的总长度略小于其后面的臼齿,第一、二前臼齿外侧前后角及中央均有加厚的齿棱,第三前臼齿的前后角亦有,三枚臼齿由前至后相继变大,臼齿内齿谷间无小齿柱,其外侧面的前角及中央则有显著加厚而突出的齿棱。

矮岩羊冬毛银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体口鼻到额部具暗褐色纵纹,体毛基部和中部为黑褐色,毛建草为淡黄色。

栖息环境

矮岩羊栖息于海拔2400-4600m之间的干热河谷、高山栎林、杜鹃云杉林、亚高山灌丛云杉林和高山灌丛草甸

生活习性

矮岩羊群居性,少的仅3-5只,一般为7-35只,聚集群常在50只以上,多见于冬季。黄昏要到比较固定的地方去饮水,冬季舔冰或食积雪。每年6-8月还有到固定地点去舔食盐分的习性。

矮岩羊以草本植物为食,最喜食的植物有黄精、小管草等12种,喜食植物有小黄菊、星状凤毛菊等25种,较喜食的植物有獐牙菜龙胆等8种,偶食的植物有醉鱼草、旱蕨等8种。

矮岩羊主要天敌有豺、金钱豹、云豹、狼,金雕兀鹫福特猛禽袭击幼仔。

分布范围

矮岩羊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

繁殖方式

矮岩羊11月发情交配,妊娠期约6个月,翌年4-5月产仔,每胎产1仔,寿命约15年。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数量

胡锦矗1998年调查结果显示,矮岩羊种群数量受猎杀强度的影响,严重猎杀地区密度为0.5-1头/km²,一般为1-2头/km²,分布面积约50000km²,总数估计约7000头左右。据吴毅、蔡昌平1978-1988年的调查,1-2岁个体约占45%,3-6岁约占38%,7-8岁约占17%。种群结构为增长型,在成年个体中雌性较多于雄性,繁殖潜力大,从幼体到亚成体的存活率高达71%-85%,只要保护有力,种群数量容易恢复。

2001-2006年调查矮岩羊在中国西藏和云南省等地区的种群数量下降但有减缓的趋势,分布范围狭窄。

致危因素

胡锦矗1998年调查结果显示,猎杀是该种致危的主要因素。当地猎民随意猎杀,利用其皮张坚韧制成毛皮褥,并将角煅烧后刮用其焦粉作药用。猎民常埋伏于饮水径猎杀,或于晨昏到山岩进行伏击,导致种群数量急剧降低,种群结构在3岁以上的雄性逐渐减少,8岁以上的雄性个体极少。由于过度猎杀,种群很少有活到壮年和老年的个体。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