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志 :种松志

更新时间:2024-09-21 16:31

种松志,1955年10月生,项城市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1978年11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大学,历任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周口分院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刑检处副处长、起诉处处长、副检察长、焦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97年7月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1月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个人荣誉

种松志同志自1980年参加检察工作以来,长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曾办理数百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自1993年任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以来,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检察工作的实践,特别是致力于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公诉制度改革、检警关系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检察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荣立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三次,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优秀政法工作者”。

种松志同志长期致力于法学理论和检察改革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现行检察体制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获得了许多对司法实践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如1993年提出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设想,并在周口市检察系统率先实行“主诉检察官”制度,为高检院推行的“主诉检察官”制度提供了实践参考,并进一步深化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提出“职业公诉人“制度,在理论创新和实践运作方面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针对公安机关办案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检察指导侦查”的构想,并在周口市和焦作市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贯彻施行,取得了巨大的司法效益。此外,在主管反贪工作期间,针对自侦案件立案多、诉讼慢、判决少的不良状况,首创了“三三制”办案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自侦案件的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在全国检察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研奖项

《论现代公诉制度的构建》获2003年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文章类一等奖;《论律师见证制度》2003年3月获全国检察调研成果二等奖;《论现代公诉制度的构建》获中国法学会第五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调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轻微犯罪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获2004年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专题调研成果三等奖;《检警关系论》获河南省法学成果一等奖;《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一文获2001年河南省法学会调研成果二等奖;《三三制机制研究》获得2001年河南省检察调研成果特别奖;《检察指导侦查的探索与实践》获河南省检察机关2002年度优秀调研成果特别奖。

学术观点

他致力于中国刑事审前程序研究,认为刑事审前程序是诉讼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对于限制公权,保障私权,提高诉讼效率,实现程序公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建立司法审查、讯问时律师在场、录音、录像、检察官自由裁量等十余项具体制度设计;

他致力于现代公诉制度研究,提出了包括职业公诉人、公诉指导侦查、律师见证、庭前证据展示、改革证据移送方式、暂缓起诉、辩诉交易、量刑建议等具体制度在内的现代公诉制度构想;

他致力于检警关系研究,认为刑事诉讼就像一座大厦,其根基在于侦查,案件能否成功诉讼,关键在侦查的质量。因此应当重塑我国检警关系,建立检察指导侦查制度,提高诉讼效率,确保案件质量;

他致力于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监督性、司法性和独立性,这为正确认识我国检察权属性,科学把握检察工作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

他致力于检察工作机制研究,针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立案多、诉讼慢、判决少的不良状况,首创了“三三制”办案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自侦案件的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在全国检察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术成果

著作

1、《检警关系论》(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刑事审前程序构建》(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检察制度原理》(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现代公诉制度研究》(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域外检察制度研究》(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主编之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

1、《论现代公诉制度的构建》,发表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2、《赋予检察机关刑事案件侦查指导权初探》,发表于《人民检察》1999年第12期;

3、《三三制机制研究》,发表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借鉴保释制度完善取保侯审制度的设想》,发表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法理与案例评析》2003年第2期;

5、《论起诉裁量权》,发表于《中国检察论坛》2005年第5期;

6、《借鉴保释制度完善取保侯审》,发表于《中国检察论坛》2004年第1期;

7、《暂缓起诉制度及其我国的构建》(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国检察论坛》2005年第2期;

8、《轻微犯罪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法理与案例评析》2004年第3期;

9、《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2000年中澳首届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