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舞阳 :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更新时间:2023-08-29 11:35

秦舞阳(一说秦武阳),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燕国人,贤将秦开之孙。

秦舞阳年少时曾当街杀人,被称为燕国的勇士。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随荆轲咸阳市刺秦王。觐见秦始皇时,色变恐惧,周围秦国群臣都感到奇怪。荆轲刺秦失败后的经历史籍无载。

遗存或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常有雕绘“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如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陕西绥德墓门楣画像石、河南唐河针织厂墓画像石、四川麻浩一号崖墓画像石等。在这些画像石中,秦舞阳常以跪伏或惊惧的形象出现。后世之人对秦舞阳的评价中,多含批判之言。李白在其诗《结客少年场行》中评价秦舞阳县如同死灰,与这样的人交友做事不会成功。唐代诗人周昙在其诗《春秋战国门·秦武阳》中认为秦舞阳徒有勇士之名,耽误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人物经历

少年经历

秦舞阳,又称秦武阳,是战国燕昭王时期被称为贤将的燕国将领秦开的孙子。十三岁(一说十二岁)时当街杀人,众人畏惧。时人称其为勇士

入刺秦王

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燕太子丹入质于秦,因秦始皇对其不以礼善待,太子丹遂逃回燕国,并筹划报复秦王嬴政的方法。

经过与老师鞠武的商议,太子丹前去拜访田光,希望他能入刺秦王。田光以年老推辞,并推荐了荆轲。太子丹奉荆轲为上卿,极为优待。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并没有西行入秦的意思。燕王喜二十七年(前228年),秦将王翦攻破了赵国,兵临易水,进一步逼近燕国。太子丹再次请求荆轲入秦,荆轲决定以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州、固安县高碑店市等地)的地图进献秦王为借口,以期靠近秦王后行刺。于是燕太子丹打造行刺的毒匕首,并派遣秦舞阳担任行刺的副手。计划制定后,因荆轲等待的同行之人尚未到来,便迟迟没有出发。太子丹担心荆轲改变主意,提出先派遣秦舞阳入秦。在太子丹的催促下,荆轲与秦舞阳两人出发。太子丹以及门下知晓此事的宾客都身穿白衣冠在易水送行。

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秦始皇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一行燕国使者。荆轲端着盛放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则捧着燕国督亢的地图,渐次进宫。等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变了脸色,显得非常恐惧,周围的秦臣都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笑看秦舞阳,然后以“北方蛮夷粗鄙之人,首次觐见天子而害怕”的理由替秦舞阳解释。秦王并未追究,但让荆轲一人取秦舞阳所持地图上前进献。

荆轲遂拿地图进献秦王,图穷匕见,但刺秦王不中,最终被秦王拔剑击伤,然后被秦臣斩杀,刺秦旋告失败。此次刺杀使得秦王怒而增兵伐燕。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由于史书中没有记载秦舞阳奉图之后的事,故其结局不详。

人物关系

秦舞阳祖父秦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贤将,出身于鲁国贵族秦氏。秦开曾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人的信任。燕武成王时,秦开归国,后率兵袭击东胡,于约公元前300年将其击破,迫使东胡向北退却千余里。燕国在这片新开拓的边地上修筑长城,并设置了上谷郡、渔阳、右北平、辽西地区辽东五郡。后来,秦开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为界,取地两千余里。

人物评价

唐代诗人李白在其诗《结客少年场行》中评价秦舞阳:“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李白认为秦舞阳如同死灰一样,跟他这样的人结交朋友,不可能取得成功。

唐代诗人周昙在其诗《春秋战国门·秦武阳》中评价秦舞阳:“丱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轲。 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周昙认为秦舞阳徒有勇士之名,担任行刺副手耽误了荆轲的行动。如果在秦王绕珠奔跑时能辅助荆轲刺杀,或许事情就能成功。

清代诗人梁佩兰在其诗《易水行》中评价秦舞阳:“取持《督亢》色仓皇,咄哉年少秦舞阳!”梁佩兰描述了秦舞阳献图时的仓皇之色,对秦舞阳表达了轻蔑。

相关文物

武氏祠“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刘志建和元年(147年),嘉祥县武氏子孙开始在祖坟前修建武氏祠堂,历时数十年。武氏祠座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15公里处,以武梁祠为中心,另有前石室(武荣祠),后石室(武开明祠),左石室(武班,一说武斑祠)。祠内汉画像石有四十余块,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中国神话、经史故事、现世生活三种类型。其中有关“荆轲刺秦王”的画像石共三块,一是位于武梁祠西壁,二是在前石室后壁小龛西侧,三是位于左石室后壁小龛西侧。石上画像由阳刻而成,精雕细琢。

武梁祠西壁的“荆轲刺秦王”位于画像石的第四层右起第三部分。画面自右至左分别是头戴高冠,双臂上举,被人从身后紧紧抱住的荆轲;然后是趴伏在地上的秦舞阳;秦舞阳之下是盛装着樊於期人头的盒子,盒盖敞开;再往左有一柄短剑和一梁柱;最后是奔跑并回头手指荆轲的秦王。

武氏祠前石室后壁小龛西侧的“荆轲刺秦王”位于画像第二层。画面从右至左,首先是一执刀盾的卫士;然后是头戴武士冠,双手上扬,被拦腰抱住的荆轲;荆轲脚边匍匐着秦舞阳;秦舞阳前置一盒,盒盖半开,内盛樊於期人头;中部立一梁柱,柱上有一把横贯的带缨匕首;柱左侧是丢弃双履,奔逃回顾的秦王;最左边是惊扑倒地的两卫士。

武氏祠左石室后壁小龛西侧的画像共分三层,“荆轲刺秦王”位于画面的第二层。画面中间刻一柱,柱左为荆轲,被人从背后拦腰抱住,双腿叉开,上臂上扬,射出的匕首已刺穿铜柱;柱右侧,锋尖直指的为已经断袖的秦王;其身后有一武士,地上有一仰面跌倒的人;梁柱底部有一打开的盒子。

绥德“荆轲刺秦王”墓门楣画像石

出土于陕西绥德一处汉墓,长193厘米,宽36.5厘米。画像石边缘雕刻日月、蔓草玉兔、九尾等奇珍异兽。正中画面左右各一位搭弓射箭的武士。中间则刻绘了“荆轲刺秦王”的行刺瞬间。画中秦舞阳头戴进贤冠,着长袍,手捧地图跪拜;荆轲则跨步躬身,张手掷刃,匕首刺秦王不中而击穿铜柱。

唐河针织厂“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1972年,出土于河南唐河针织厂墓,位于北主室北壁东端,是西汉的画像石。画面自右至左为拔剑行刺的荆轲,起身横剑还击的秦王和大惊失色的秦舞阳。

麻浩一号崖墓“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出土于四川乐山市凌云山麻浩一号崖墓,是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面自左往右先是惊窜的二卫士;然后是已经断一袖的秦王,正回首欲击荆轲;再右是旋绕着匕首的铜柱,然后是怒发飘扬的荆轲;最右侧则是盛放樊於期首级的匣子和跪伏在地上的秦舞阳。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