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铜车马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

更新时间:2023-02-10 15:32

秦铜车马,秦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78年6月至1980年12月,两乘铜车马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相继被发掘出土,它是中国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是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考古队按照车的前后摆放顺序将两乘彩绘铜车马,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其中,1号铜车马通长2.25米,高1.52米,辕长1.834米,有铜伞且四周敞露,车上配备兵器,主要用于在前方开道警戒,2号铜车马通长3.17米,车高1.062米,辕长2.46米,配备车篷,用于供主人出行乘坐。两乘铜车马,均为四马系驾,分别用来驾辕和协助拉车。铜车马是按实物的一半用青铜铸造,由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装而成,另有一部分为金银饰品,总重约14公斤。 铜车马的零件含有的金属比例差异大,铜和锡含量较高。各个部件通过多种嵌铸、焊接、粘接等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是秦朝典型的单辕双轮车。铜车马通体彩绘,颜色绚丽,纹路图案多样,有龙凤盘错、几何纹饰等。

铜车马是秦始皇陵陪葬车马中保存最完整古代陪葬品。铜车马不仅再现了秦始皇銮驾的风采,反映出中华文化艺术的成就,而且对研究中国秦代冶炼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受环境、时间久远等因素影响,部分铜车马部件在出土时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的修复,在1989年陈列展出,后来又在上海、西安市等地先后展览亮相。2002年,秦铜车马被列为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文物外观

1号车

1号车,又称立车或高车。双轮单辕,辕的前端与衡连接,衡的上面有双轭。车前驾四匹铜马,两两服。铜车马通长2.25米,高1.52米,辕长1.834米。车(车箱两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较低,四面敞露。车舆平面呈横长方形,前边两角呈弧形,舆宽74厘米,进深48.5厘米,里面竖立着一个高杠铜伞,伞下有一名站立的驾驭者,腰系带,斜佩剑,双手执驭。车舆的前、左、右三面立栏板,前栏板顶端有轼,后面辟车门。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镞等兵器,车马革皮具上刻有小篆体文字,共49字。

2号车

2号车,又名安车。主要材料是青铜,双轮单辕,车前驾四匹铜马。铜车马通长3.17米,车高1.062米,辕长2.46米,车舆平面宽74厘米,进深48.5厘米。车舆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御手坐的地方,面积狭小。后室是主人乘坐的地方,平面近似方形,广78厘米,进深88厘米,车舆上部有一椭圆形的篷盖,把前后两室罩于篷盖之下。前室的舆、底同样有四,其左右侧和前面立有栏板。

铜车马通体白色,仅鼻孔、口腔等处为粉红色。在车舆里,头戴双卷尾冠,身穿长襦,腰佩短剑的御官俑,坐于车前室,手中握着索。后室即主舆,四周屏蔽,后边留门,门上装有可开闭的门板;前部和左右两侧开窗,前窗为菱形镂空窗扇,左右窗安装着能开启的菱格形镂空窗板。底部铺有绘满几何纹的铜板,车舆内外均有纹饰,运用色彩以朱红、蓝、绿等颜色为主。其中舆室屏蔽体和车盖装饰为龙与凤鸟纹图案,舆的周边及前室的内外装饰为流云纹、几何纹等。

材质

两乘铜车马,是按实物的一半用青铜铸造,四马单辕,由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装而成,并镶嵌有740件金器、817件银器,金银饰品总重达14公斤。其核心组件轴轮系统,由一轴、两轮和阻制车轮脱落的、辖及轴头的装饰飞组成。轴与车舆组合安装时,配备夹垫,并用皮条缠扎固定。铜伞部分,由青铜所铸造,伞盖122cm,由一片圆拱形的铜板及盖斗、盖弓、木专零件组成。2号铜车马,最薄的地方约为0.12~0.2厘米,厚的部分约有6厘米。粗的零件直径达到了5厘米,最细的部件为0.05厘米。含有的金属比例差异大,其中,铅占0.12%~3.76%、锡占8%~13%、铜占82%~86%。

工艺

铜车马综合运用浑铸、铸接、铸焊、拉丝、镶嵌、刻、抛光等机械热加工、冷加工和装配等多种高难度的工艺。发掘出的兵器,经化验证明,大部分经过熔化处理。车马工艺精湛,如装饰用的缨络,用细铜丝绞结而成。车马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金银纹饰精美,结构复杂,与浮雕结合,还原了马车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在二号车的车舆内外、车盖上,以白色作为底调,其余采用大片蓝色、绿色、黄色的似云似夔的纹样,黑线条的外轮廓内,填饰着白、黑、朱等色的鳞甲,色彩对比协调、鲜明。

发掘保护

发掘出土

自1977年起,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队对陵园展开了一次大面积的考古普查和勘探。1978年6月,在秦始皇陵西侧区域的一片小麦农田里,钻探队员用探铲挖出一个栗子般大小的圆形金属件,至此发现了深埋于地下7.8米深的两乘铜车马。1980年10月至12月,考古队对铜车马陪葬坑进行了发掘清理。由于年代久远,土层积压,部分秦铜车马已遭到坡坏,为能尽快使铜车马安全、完整地运入博入馆,考古人员打破常规文物处理办法,通过用钢板、木板等对文物进行封闭后,由汽车起重机吊装,在12月28日运送至兵马俑馆,整个挖掘工作历时50余天。

修复保护

放置两乘铜车马的木已经腐朽,上部的封土塌陷,导致两乘车出土时破碎为3000多块碎片,其中,一号车残破成1325 块, 断口2069个,缺失473处,大部分部件已经变形与锈蚀。二号车残破成1685块,断口2244个,缺失316处,裂缝55处。庆幸的是铜车马坑在历史上没有被盗掘过,保持原有的部件。对于负责清理修复的中国考古人员来说,如何进行矫形及焊接,是修复中两个比较大的难题。为了保证修复质量,由考古、文物保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专家组成清理修复小组,从1982 年开始对 2 号车进行修复。

后来经过考古专家人员的修复,在1983年8月,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987年5月,一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997年,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铜车马,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是国家一级文物。

车马作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多次出巡,每次出巡都伴有壮大的车马队伍,因此车马成为秦始皇树立威信的必要部分。为适应帝王“事死如生”的需要,大型的青铜彩绘铜车马逐渐成为了贵族皇室的陪葬品。在秦国的祭祀活动中,秦国以马牲作为常祭。另外,中原地区帝王陵墓的规模大小与帝王在位的时间,国家财力、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君主们在整个王朝中的地位有直接关系。民间葬俗中,墓往往象征着墓主身份,而秦始皇陵的封冢规模宏大,从侧面体现了秦始皇的皇权。

两乘铜车马均为四马系驾,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车上配置的胁驱和缰绳,是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能与服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同并驾齐驱。从秦陵铜车马的形制和结构分析,一号车有伞且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是在主人乘坐安车出行时,用于在前方开道警戒。二号铜车马形体较大,配备有车棚,驾车人坐姿驾车,除了御官俑的佩剑外,再无其他兵器装备,应为后车,主要用于供主人出行乘坐。东汉文学家蔡邕在《独断》中记述秦始皇法驾卤簿的车马仪仗时曾说:“又有戎立车以征伐”,《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引徐广日:“立乘日高车,坐乘日安车。”前者是说站立的御官俑驾驶的车是用来征伐的,后者是说站立的官俑所在的车叫高车,坐着的官俑所在的车叫安车。两处记载则说明了立车在皇帝车队中用以开路、警卫和征伐,安车用于皇帝出行。

历史意义

马车从商代起已是贵族墓葬的陪葬品,后来,周朝从礼制层面对马车陪葬进行规范,纳入墓葬制度。而秦始皇陵封土西侧车马坑及坑中出土的青铜车马,是秦始皇帝陵陪葬车马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古代陪葬品。秦朝运用古代冶金铸造技术仿实物打造,不仅展示了古代车马的系驾关系和古人工艺技巧。而且对研究中原地区秦朝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青铜器冶炼技术在商周已经达到高峰,器形相对固定,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铁逐渐取代了青铜器,但青铜器的器型开始发生变化。直至秦始皇统统一六国后,青铜器打造技术突破了前朝局限,在器形、彩绘、防锈工艺等方面得到提升。如表现在马的体形高大健硕、花纹色彩多样、兵器在经过时代演变后,依然能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因此,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不仅再现了秦始皇帝銮驾的风采,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文化艺术的成就,代表着中华文明在漫长历史中所达到的高度。

文物评价

关于关于秦铜车马的车辐与毂所采用的铸接手法,即红套法,中国机械工程研究者华自圭先生在《秦陵二号铜车连接技术的初步考证》指出,“说明当时掌握的红套技术已相当高明。”另外,华自圭等专家经过测试后认为“它与现代工程结构相似,结构复杂,设计合理”,给予了青铜铸造技艺高超的肯定。山西运城市河东博物馆文博馆员胡良仙认为秦陵2号铜车的毂,整体呈腰鼓形,中部最大,两端略小,轴与毂接触之处仅有小部分相切,中部保持一定间隔距。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车子能够做到转动灵活,行进快速,减少马的拖拉负荷,提高运输效率 。根据铜车马、兵马俑等研究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张铭恰先生认为从文物的侧面角度能反映出秦朝社会意识中将”地下世界“、巫术放在重要位置上。

文物现状及荣誉

2002年,秦铜车马被列为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2015年,珍藏于秦始皇陵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秦陵彩绘铜车马被列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工程成就类名单。

2021年5月18日,秦铜车马移迁至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距离当年铜车马的出土地仅百余米。

2021年,秦陵彩绘铜车马获得了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主要展览

2010年,“秦陵一号铜车马”在上海世界博览会组委会展示。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秦陵一号铜车马”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亮相。

2021年5月18日,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对游客开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