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公园 :位于安徽阜阳市颍上县的公园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9

管仲公园位于安徽阜阳市上县,是依托千古名相管仲鲍叔牙的祠堂管鲍祠而建立的商业公园。公园内集合了网络会所、餐饮娱乐、体育休闲、宾馆住宿、特色小吃、儿童娱乐、服装专卖等商业设施。

公园简介

管仲公园位于安徽阜阳市颍上县,是依托千古名相管仲与鲍牙叔的司堂管鲍饲而建立的商业公园。公园内集合了网络会所、餐饮娱乐、体育休闲、服装专卖等商业设施。公园正门朝西,位于繁华的中心商业区,来往游客众多,店面林立,园内休闲设施齐全,绿化完善,空气新鲜,是颍上县内健身休闲,观赏游玩的不二之选,内有多种特色小吃、商品种类繁多、夏日饮品、游船于湖面,可谓闲来无事做,不如来走走。

公园内管鲍祠

管鲍祠位于颍上县解放北路,管仲公园院内。管鲍祠坐北朝南,门前有一条公园小河,水中还有一些游船,但因是雨天,没有游人。站在管鲍祠门前,仰望门楼,但见上方大书“管鲍祠”三个金色的大字,在右下方一块牌子写有“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等小字。

管鲍祠右侧种植一些花草,没有建筑物。来到大殿前,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大殿内塑有管鲍两人的塑像,正殿高悬:“挚交千古”额匾,两侧明柱子上还题有一副对联:“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这副对联和大殿前的对联同出一人之手,联可谓千古绝唱,字则恣肆汪洋。这两副对联是1987年,颍上县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所题。现在管鲍祠内最有价值的大约就是大殿内右面墙壁上嵌有的一块道光石刻经,内容是管鲍祠颂并序。大殿东西两端还各有一个园门,不过是个假的园门,是堵实的墙,一日“分金园”、一日“荐贤门”。

管鲍祠建于明朝。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当时县令、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1542——1605年)所修建,并作《管鲍祠碑记》以记其事。屠隆在颍知县时见有管鲍史实,而无管鲍之祠时感慨,“由管仲至今,数千年邑无祠”。于是广泛征求乡民、诸生意见,而做出修建管鲍祠的决定。并“捐俸掊金”,建管鲍祠。

管鲍祠修建之后,明末毁于战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主持重修,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毁于火灾。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大火。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募资复建。由此可知,管鲍祠历遭多次劫难,经历三毁三修之后,祠内当时还存正殿三间,堂内供管鲍两人的牌位。南临大寺塘,东有“九合桥”,奠念管仲“九合诸侯”之功;祠西有“四维桥”,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意。祠西南有管仲衣冠冢,当地称“管仲墩”。然而,历经多次劫难的管鲍祠在七十年代又未能幸免,文革再遭毁坏,“九合桥”、“四维桥”毁之不存。红卫兵并将其墓夷为平地。

1986年,管鲍祠获得新生。省人民政府行文将管鲍祠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任县长张新宇极为重视管鲍祠的修建工作,由政府拨款,重修管鲍祠。在祠前重建三间前门,修复了院墙,并将管仲墓移到管鲍祠院内,在祠的正殿塑了管鲍像,并在墓前重新复制了两块古碑。

其他信息

管仲简介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颍上县(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