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沥村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22:57

细沥村位于东涌镇的西部,南沙大道中段,由一河面狭窄的河涌流经该村而得名,辖东大涌、沥尾、新涌、斜涌4个自然村。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细沥村

全村总面积3.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89亩,分为17个生产队,1个经济社,1间小学,总户数1173户,常住人口4012人,劳动力人口2810人,流动人口800人。全村经济工农业共同发展,村内有内外资企业2家,主要有机械设备、砖厂项目;农业以种植花卉、甘蔗及香蕉为主。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1333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862万元,占总产值的59%;农业产值5473万元,占总产值的41%。全村集体纯收入48万元,农村人平收入8547元,劳平收入11824元。

细沥村位于东涌镇的西部,辖东大涌、沥尾、新涌、斜涌四个自然村,由一河面狭窄的河涌流经该村而得名。清代光绪二十四年以樊、王、梁三姓建村。村民姓氏主要有梁、郭、陈、黄、冯等。细沥村位处交通要道,南沙大道由北向南贯穿其中,并与经过的广州南部城市快速路、黄榄快线形成番禺南部中枢纽带。细沥村有很多历史遗迹。在1931~1939年间,建有天后庙、兄弟庙、合作社总部炮楼、海口炮楼、洲西炮楼、东一炮楼、沥尾炮楼、上围炮楼及 12队炮楼等,有些是沙湾何生利农场兴建,有些是国共合作组织——合作社兴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些炮楼有的是因为时间久而腐烂,有些是因为大炼钢铁或建学校而拆除。由于合作社反对地主豪绅和土匪,保护农民耕种,使得拥有细沥围的地主沙湾何氏家族利益受到侵害,始终对合作社怀有怨恨。1939年12月20日,李鸡带领禺南日伪军300余人进犯鱼窝头,在细沥涌口与县国民党兵团林国乾部和农民自卫队发生激烈战斗。1930年前后,细沥天后庙(北顶娘娘庙)附近形成比当时鱼窝头其它地方热闹的渔农集市。1948年,细沥村开办单科小学1间。同年,成立“自力”篮球队和醒狮队。至2009年底,全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0亩,共有17个生产队,1个经济社,1间小学,1间幼儿园,总户数1505户,常住人口4052人。全村经济以工农业协调发展,村内有内外资企业3家,主要有机械设备、砖厂等项目;农业以种植花卉、甘蔗及香蕉为主。

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镇细沥村

鱼窝头镇细沥村村名的来历有此一说:沙田河涌交错,按平常习惯河宽超过50米的称沥,50米以下的称涌。若河涌在200米以上又称大沥镇,而50至100多米的河又称细沥,该村较早时候有一河宽100来米,细沥由此得名。

营造绿色长廊

细沥村农村人口有3923人,有土地5550多亩,农民以种植业为主。南沙大道在细沥横穿而过,沿线近4公里。路通财通,村“两委”干部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和原有的农业基础,围绕南沙大道做文章,营造绿色长廊。他们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走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的路子,积极引进花卉、蔬菜、香蕉、草皮、粉葛、养鱼、盆桔等种养项目。去年,全村引进和签订花卉种植项目合同28份,花卉种植面积达1304亩,甘蔗种植面积达609亩,粉葛、冬瓜、香蕉、蔬菜等种植面积达1512亩。

发展“三高”农业也培育了一批种养能手,有四五十户“田秀才”外出到顺德区东莞市种植香蕉、莲藕。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农民争相外出“食”,技术学到手后便自立门户。

“三高”农业也促使一部分农民“洗脚上田”,外出经商,搞第三产业。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还到城市购房。

招商引资有进展

细沥村招商引资的势头良好,成绩显著。去年下半年,村“两委”换届之后,新班子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根据政府工业集聚控制性规划的要求,以广州市为“南拓”为契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积极招商引资,效果比较明显。从去年10月至12月,该村引进了联建不锈钢有限公司、赛锐特机电厂、文扬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尚盈装饰有限公司、通达运输有限公司、永安彩印有限公司、溢达工艺厂、金妮宝食用油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签订土地转让合同8份,转让土地面积近200亩,合同利用外来资金1932万元。这批项目的引进和上马,将会给该村村队两级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将会成为全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