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顶娘娘庙 :中国北京市的明代皇家寺庙

更新时间:2023-04-28 13:45

北顶娘娘庙,是一座皇家敕建的明代庙宇,北京市著名的五顶之一。该庙坐落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与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毗邻。

北顶娘娘庙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清乾隆年间再次奉敕重修,庙内供奉仙圣母碧霞元君,两旁有天花娘娘、送子娘娘等女神。整座庙宇总面积为9950平方米,其建筑面积为1670平方米,原有四进五层殿,现只遗存二进殿、山门和钟楼等几座古建筑。

2003年,北顶娘娘庙被评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文物部门共同出资对北顶娘娘庙进行修缮。

命名

按明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刘侗和于奕正的《帝京景物路》所说:“碧霞元君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这便是北京人将碧霞元君庙称为“顶”的缘由。其中“顶”取“泰山之顶”之意,泰山的顶上建有碧霞元君庙,庙在山顶,故称顶。至于“北顶”之名,则由于供奉碧霞元君的庙都称“顶”,难以分辨,于是加上地理方位,以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区分,遂成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北顶”因位于北京的北方,因此而得名。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北顶娘娘庙从康熙年间起就主要供奉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玉阜大帝,日香火兴盛,一直延续到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据爱新觉罗·奕劻奕励《重修北顶娘娘庙碑记》记载,每年四月十八日人们会前往北顶给天仙圣母、东岳大帝、玉皇大帝进献冠袍带履,并举行各种仪式,这些进献活动和仪式已经传承百年。

京城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胜过其他神祇。清代光绪三十一年,为修缮歌功颂德,立《重修北顶庙碑记》。在这段碑刻中,提到北顶娘娘庙的塑像只有天仙圣母、眼光娘娘、送子观音,东岳大帝、玉皇大帝却没有提到。根据采访北顶村老人的资料,50年代北顶还存有玉皇大帝的塑像,清末至明国年间,丫髻山、庙峰山掀起的碧霞元君的信仰高潮,表明当时京城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胜过其他神祇。

兴建历程

北顶娘娘庙始建年代从目前的资料看有三种说法:

其一,依据北京市档案馆编1997年版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始建年代是明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其二,从有关的历史传说来看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相传北顶娘娘庙初为十地庙,就是因为朱厚熜的母亲郊游,来到庙里许愿,而后生下世宗,深感其灵验,在此修建一座娘娘庙。其三,北京地方志史料记载,北顶娘娘庙建于明代。“中顶庙在北顶。北顶即北极寺之东,其庙乾隆敕修。庙内炉一,明万历年造。钟一,宣德年造。”

清代乾隆年间,北顶娘娘庙再次下敕重修,至此其主体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钟楼以及鼓楼,其门上有“敕建北顶娘娘”的牌匾。

光绪末年,北顶娘娘庙第二次重修。重臣爱新觉罗·奕劻奕励又出资重修,历时三年,使北顶娘娘庙神像光垂灿烂,殿宇焕然一新。

民国时期,北顶娘娘庙逐渐衰败,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只遗存了二进殿、山门和钟楼三座古建筑。后又经历“文革”,存有山门、鼓楼、钟楼以及前殿。

建筑布局

北顶娘娘庙占地约一千余平方米,经过修复后,北定娘娘庙现存有两进庭院,三门殿、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和玉皇殿等主体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其中,共有四个院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内有万历年间的铜炉一个,宣德年间的铜钟一个,以及钟鼓楼一座。

楼门

寺院正面的楼门为三间,山顶,平顶瓦顶,檐下绘有旋子彩画,明间辟火焰门,券门上嵌有“敕建北顶娘娘庙”石额,在其前面有三阶两边各有一条斜放的条石的台阶。

娘娘殿

娘娘殿横向有五架梁的宽度,歇山滚棚前三间,青釉瓦黄装饰顶部。东、西配殿各有三个房间,硬山式屋顶,屋顶是筒瓦构成。

天王殿

天王殿有三个房间,歇山式屋顶,筒瓦屋面,前立面敞开的房间有四扇门,次房间窗台有四扇窗户,前面有五个台阶;后立面的开放式房间有五扇抹灰门和四扇门,大厅两侧用隔墙连接,以分隔内外。

钟楼和鼓楼

钟楼和鼓楼位于第一个庭院里,山顶,筒瓦屋顶,一层内向辟火焰门,在其前面有五阶两边各有一条斜放的条石的台阶,前出,上层东西向辟券窗。

建筑特征

庙内雕刻

北顶娘娘庙寺院正面的楼门两侧的次间都是开的三交六碗菱花券窗,券面石雕刻有精美图案。大门的两侧与“一封书”式八字形照壁相连,照壁位于山顶,屋顶为平瓦。屏风墙的中心和四个角落处装饰有雕刻图案。

建筑风格

北顶娘娘庙为传统道教风格,道教宫观的择址位于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城镇、远离世俗喧嚣的名山绝谷之地、山林清幽之所。充分体现了道教以“自然为本”的思想,道家提倡“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教在此思想的引导下崇尚清静无为、修炼成仙,反映了他们去华取实、顺乎自然、返璞归真的旨趣。

布局特征

北顶娘娘庙的布局特征充分反映了道家与天、地、人相对的“天人对应”思想,通观北京地区的道教宫观建筑的基本形制,总体来说较佛寺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和突破,选址于平原地区的城镇道教宫观的空间布局往往采用均衡对称式布局。此种对称布局根据八卦方位,在乾南坤北的中轴线上布置所供奉尊神的主体殿堂,两侧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布置配殿以供奉诸神,这体现了道教“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

文物遗存

一品夫人双喜点翠凤冠

一品夫人双喜点翠凤冠,以点翠嵌、累丝为主要工艺制成,凤冠上方正中有一""字纹,两边沿边均匀布局“日月一品夫人"字样,凤冠主体纹饰为三龙纹饰,上正龙口含宝珠,下面二龙戏珠。凤冠下沿设计七只凤鸟、每只凤鸟口衔福(编)在眼前(钱)”纹饰,并用三行珍珠加间。

清银点翠“平安富贵”头钗

清银点翠“平安富贵”头钗为清代时期的金银器,长18厘米,宽8.5厘米。钗正中间主题纹饰为宝瓶上插盛开的牡丹,牡丹花心选用红色珊瑚珠,周围围绕蝙蝠、芭蕉扇、葫芦等六个吉祥纹饰。整件作品寓意平安富贵。现收藏于北京民俗博物馆

清蝴蝶纹博古富贵荣华长命锁

清蝴蝶纹博古富贵荣华长命锁为清代时期的金银器,长31厘米,宽23.3厘米,厚2.2厘米。珐琅彩工艺,项圈内刻有“”字纹,整个锁呈蝴蝶状,寓意长寿,锁上刻“平安富贵”字样以及博古图,均表达祈求富贵吉祥之意。现收藏于北京民俗博物馆。

开发与保护

自民国衰落以来,北顶娘娘庙一直未得到应有保护,能够被保存的史料也并不多。因此,北顶娘娘庙的修复工作极具挑战。为尽可能确保对修缮的准确性,尽可能的还原北顶娘娘庙的原貌,北京民俗博物馆号召全社会帮助,收集了大量关于该庙的建筑样式以及相关的历史信息。收藏范围包括文史资料、匾额、老物件、民间故事、图像资料、对联相关文物、老照片、数据线索等。除了公民自愿捐赠这种方式外,民俗博物馆同时接受公民通过复制、收藏等形式提供的有关于北顶娘娘庙的信息。

1976年,北顶娘娘庙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翻盖,进过改建,转变为北顶小学,仅仅保留了山门和前殿的原貌。

2003年,北顶娘娘庙被评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经市领导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准,确定采取局部复建的方案对北顶娘娘庙进行修缮,即恢复第一、二进院落,恢复其中的鼓楼、二重殿及其东西配殿。同时对后院进行整理,找出围墙基础和各殿基座作为遗址保护。

2007年,北顶娘娘庙修缮工程开始。目的是彻底保护北定娘娘庙及其遗址,并在原有基础上恢复北顶娘娘庙辉煌的原貌,再现明清建筑风格和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修复了八字影壁及其院落围墙四百余米以及三、四进院。

2008年3月12日,“北定娘娘庙开放专家研讨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为让北顶娘娘庙能够在奥运会期间如期开放,让古庙重现昔日风采,会议讨论了北定娘娘庙的功能定位、用途、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在奥林匹克公园拆除期间,本应在原计划被拆除的北顶娘娘庙,却因对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特殊的传承意义而免于拆除,同时还被列入北京的“人民奥运会文物保护计划”。现如今,北定娘娘庙的修缮工作已基本完成。一座由红墙琉璃瓦构成的古庙现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内,与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馆等一些现代奥林匹克场馆相互辉映。

重要事件

在奥运工程“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发现“水立方”的建设地点和新勘测出来的北顶娘娘庙的旧址距离太近,为了尊重北顶娘娘庙的历史格局,奥运工程指挥部和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文物局协商后决定,水立方”在原来的选址处往北移100米,以保护北顶娘娘庙原址。

相关文化

碧霞元君信仰

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独具影响力的女神。其确切记载始于宋代,发展至明清,其神格逐渐完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鼎盛时期,民间传说中的碧霞元君已是神通广大,能满足人们的各种诉求。尤其在保佑生育方面,她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女神。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格外虔诚。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奉有加。明清两代北京地区陆续修建的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北顶娘娘庙是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寺庙之一。

五顶八庙

北京有著名的五顶八庙,北京的五顶分别是行宫庙南顶娘娘庙、西顶娘娘庙、北顶娘娘庙、中顶娘娘庙。其中北顶娘娘庙最为著名。八庙为北京的太庙,北京故宫内的奉贤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唐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