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菊花 :水盾草科水盾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3:58

绿菊花草(Cabombacaroliniana)属于丛生类水草,莆科,原产自北美洲南部及南美洲北部区域,作为水族馆植物被引种至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近年国内的水族箱中也可见。其正常生长环境下增殖方式可以为插枝或侧芽分生,但繁殖效率较低。

形态特征

沉水草本,茎长可达1.5m,节间长2~7cm,除幼嫩部分有短柔毛外无毛。叶二型:沉水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扇形,长2.5~3.8cm,掌状五全裂,裂片3~4次二叉或三叉分裂,末回裂片宽近1mm;浮水叶少数,在花枝顶端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盾状着生,狭矩圆形,长1~1.6cm,宽1.5~2.5mm,边全缘或基部二浅裂。花单生枝顶端沉水叶或浮水叶腋;花梗长1~1.5cm,被短柔花;花被6,成2轮排列,无毛。外轮花被片浅绿色,椭圆形,长7~8mm,宽约3mm,内轮花被片绿白色,与外轮花被片同形,基部两侧有腺体;雄蕊6,花丝长约2mm,花药长1.5mm,无毛;心皮3,离生,雌蕊酒瓶状,长3.5mm,被微柔毛,子房1室,具3胚珠。果未见。

生长环境

主要从水中吸取养分,所以要保证液肥和弱酸性水质以及强烈底光照。

适应条件:水温22-28℃光照强光照,ph6.5-7.2,kh2.0-12.0°

层层堆成的环状羽叶,架构起绿菊旺盛的生命力。

绿菊有着水份丰富却极清脆的茎部,绿菊生长的速度很快,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初芽会带有些许的粉红色,相当美丽。

这是适合种植在中后景的水草,即使灯光暗一些也没关系,强壮的绿菊除了害怕高温,只要添加一些液肥,就可以生长的很漂亮!

生长繁殖

正常生长环境下增殖方式为插枝或侧芽分生,但繁殖效率较低。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在人工设置的环境下,通过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使植物达到快速高效繁殖、脱毒及育种等目的。在离体培养状态下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再分化的潜力,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有利的培养条件下可再分化出大量小植株,如控制得当是繁殖速度最快的方法。

1、基本培养基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在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中MS应用最为广泛,与White及B5相比,其无机盐浓度高,具有高含量的氮和钾,适用于双子叶植物的培养。而1/2MS是在其基础上所有成分都减半,降低了无机盐的含量,同时又不失其营养均衡性。从表1可以看出,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时对茎段愈伤的诱导率达到96.06%,同时愈伤组织较大且质地紧密;White对愈伤的诱导率也达到80%以上且褐化率最低,但质地过于疏松。因此选定1/2MS作为绿菊花草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基本培养基

2、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不同外植体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有时差异明显。无腋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8.43%,且质地紧密体积较大。叶柄与叶片相比诱导率高出20个百分点,且叶片的褐化率高达90%以上。而叶柄及茎段中的维管束组织,更易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此外,有无腋芽的两种茎段在诱导率上来看,带有分生组织的部位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选择无腋芽茎段作为诱导绿菊花草形成愈伤的最佳外植体。

3、单一激素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低浓度的ZT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好作用,且可生成黄绿色愈伤,而绿菊花草对KT不敏感,无愈伤组织生成,6-BA介于两者之间,与ZT相比需较高浓度才可起到诱导作用,且在3种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下均无褐化的情况。在3种生长素中供试材料对2,4-D最为敏感,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在96%以上,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褐化率,与此同时产生的愈伤较紧密且呈现绿色或者深绿色。而绿色且质地紧密的愈伤组织很难进行下一步增值及分化。NAA存在的情况下,诱导率低且褐化率高,但质地致密。IBA相比之下,既具备较高的诱导率同时褐化率可控制在30%以下,且质地颜色俱佳,适于绿菊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

4、激素配比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在不同类型激素配合使用的情况下,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比值偏高可以促进愈伤及根的形成,反之利于芽的分化。在ZT处于低浓度水平而IBA处于高浓度水平的情况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0%左右,使褐化率降为0,同时外植体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后,其鲜重可以增加9倍以上。在愈伤组织质地方面,颜色为黄绿色且不致密,有利于下一步的增值和分化。因此,确立0.2mg/LZT+1.0mg/LIBA作为诱导茎段形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