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簇舌巨嘴鸟 :绿簇舌巨嘴鸟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3

绿簇舌鞭笞巨嘴鸟(学名:Pteroglossus viridis),又名绿簇舌、绿阿拉沙或绿阿拉卡䴕,是鵎鵼科簇舌鵎鵼属的鸟类,是最小的巨嘴鸟之一。分布于南美洲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主要栖息于低海拔雨林、河岸树林、次生林乃至果园。以果实为主食,繁殖季节在2月至6月,会在树穴上筑巢。

形态特征

绿簇舌鞭笞巨嘴鸟是相当小型的巨嘴鸟,更是最小的簇舌鵎鵼属物种,全长30至39公分,体重最轻仅有99克。与同域的其他巨嘴鸟相比,绿簇舌巨嘴鸟的身形较为纤长。其背部、翅膀的覆羽和三级飞羽,以及尾羽皆为颇深的墨绿色,腰部呈绯红色,与同属其他物种相近,但仍能以喙部斑纹与身体腹面的羽色来区别。绿簇舌巨嘴鸟的上喙有一条贯穿鼻孔的黑色横纹,横纹以上呈鲜黄色,横纹以下的区域呈栗色,靠近基部转为红色至粉红色,齿缘则为象牙白;下喙基部呈赭红色至粉红色,往尖端逐渐转为深蓝色与黑色。许多簇舌鵎鵼属鸟类的腹面都有分明的粗横纹,而绿簇舌巨嘴鸟的胸部至尾下覆羽全为柠檬黄,没有横纹,同时胁部与腿部呈深橄榄色。雄鸟与雌鸟在体型上相去无几,但雄鸟的头部为黑色,雌鸟头部则为褐色,且雌鸟的喙整体而言较雄鸟短,是少数存在明显两性异形现象的鞭笞巨嘴鸟

虹膜红褐色至孛艮地色。眼周与眼先裸皮的颜色多变,通常为蓝色至蓝紫色,偶见蓝绿色、绿色,或喙部附近呈黄绿色者;眼睛上方至后方的裸皮则呈鲜红色。足部呈淡绿色、橄榄绿或蓝绿色。

亚成鸟羽色与成鸟相近,但色泽较黯淡,身体腹面较偏向肉桂色,尾羽较尖。喙的齿缘尚未发育,且斑纹不明显,大致呈淡褐色。

分布范围

绿簇舌巨嘴鸟是南美洲北部特有的留鸟,活动范围约166万平方公里,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盾地大致重叠,涵盖委内瑞拉奥利诺科河流域以南的亚马逊州与玻利瓦州、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内格罗-亚马逊河以北地区。此区域的海拔可高达近3000米,但绿簇舌巨嘴鸟仅在低海拔地带活动,已知最高也仅出没于海拔约800米处。

栖息环境

绿簇舌巨嘴鸟栖息于温暖湿润的森林中,包含未遭定期泛滥的常绿阔叶林(terra firme)、棕榈林、莽原的河岸林等,但也曾在气候较干燥的白沙林有出现纪录。除了原生林外,也生活于高大的次生林与农园。

生活习性

亦为最喧闹的森林鸟,可发出隆隆巨响声、号角声与刺耳嗄声。其巢筑在高高的树洞内。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很长的大嘴,把时间花在“吞”的过程中。绿簇舌巨嘴鸟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掠夺小鸟的巢穴,吃掉卵和雏鸟。

繁殖

繁殖季节是于2月至6月,会在树穴上筑巢,每次生2-4只白色的蛋。光滑白蛋即堆于未衬里的穴中,大约16天孵化。

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孵后约45天开始过自己的生活。在饲养下的绿阿卡拉鴷是繁殖最频密的鞭笞巨嘴鸟,也是以温驯而闻名。由于它们很活跃,故须一个较大的笼子。笼子内也要设置玩具以防厌倦。

保育状况

绿簇舌巨嘴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