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方 :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0

胡秉方,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有机磷、硫化学及有机磷农药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后期还深入研究有机磷、硫的手性化合物及包合物等,为中国农药生产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人物简历

1916年12月5日 生于常熟市县。

1934-1935年 任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练习生。

1935-1936年 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一年级(半工半读)。

1936-1937年 北平清华大学化学系一年级。

1937-1940年 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

1940-1945年 任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5-1948年 英国Leeds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48-1949年 任北平清华大学农化系副教授。

1949-1955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

1955-1988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理事、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

1916年12月5日,胡秉方出生于常熟市县一个小店员家庭,父亲是一家文具店

店员,母亲为农村妇女,生活艰难,因而他在初中毕业后考入可以就业的职业性专科,省立苏州中学化工科,毕业后被推荐到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当练习生(实验员)。一年后,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克忠教授认为他有培养前途,主动保送他进入该校化工系上学,免试、免交学费,并给予他半工半读的优厚条件。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与全国其他大学一样,南开大学开始罢课,并举行游行示威。胡秉方目睹日本侵略军的侵略行径,华北危在旦夕,故积极参加了这次运动,后学校决定复课,并举行考试,他未能参加,遂自动退学,离开了南开大学。在失去了学籍,同时还失去了职业的情况下,不得已于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重读一年级,翌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他随校迁昆明市,于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因为他成绩较佳,经系主任杨石先推荐,任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助教。1944年,他参加了公费留学生考试,以优秀成绩被录取,赴英学习,入里兹(Leeds)大学化学系,在F.查伦吉(Challenger)教授和H.伯顿(Burton)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芳香族类化合物的合成》,1948年底获得博士学位。他随即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农化系,任副教授,讲授有机化学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他仍任副教授,并从事有机化学教学。此后三四十年中,他一方面从事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级科技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有机磷化学、农药合成的研究,并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他在50年代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学报》编委,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80年代曾任中国农药学会理事,北京农药学会理事长;曾任大百科全书“有机化学”卷副主编。现任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批准设博士后研究生站。

初露头角

1932年,当胡秉方就读于苏州中学高中部二年级时,受到当时化学老师金仲眉的鼓励与支持,利用假日及晚上常常到实验室去做研究性实验。他重复里吉尔(Regel)著的工业化学教科书中一段关于糊精的制造方法,多次均告失败,因为得到的是团块或团粒,难以粉碎又难以溶解。于是他把喷洒稀盐酸改为使干燥后的淀粉吸收稀盐酸蒸气,在找到了淀粉干燥度、稀盐酸浓度、吸收时间,糊精化温度与时间等条件后,得到了合格的糊精。他把这项结果写成论文,作为“天厨征文”投送《化学工业》期刊(上海市出版),被该刊录用,并获得奖金。这件事对一位16岁的少年来说,鼓舞很大,因为他竟能修改了外国出版的教科书中的某些内容。这事件对他产生的另一影响是他对金仲眉老师的尊敬和对他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的钦佩。胡秉方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强调自学、启发,反对“满堂灌”也与此有关。第二件事是1942年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任助教时期成功地研制了“高真空油”的事绩。当时处于抗战后期,大后方处于长期的被包围与封锁中,高真空油就是一种既不能进口、又不能自制的产品。当时某委员会公开征求一些科技问题的论文,“高真空油的研制”就是征求论文题目之一。他与另一位助教杨琳,认为化学家有责任来解决这类问题,这也是对抗战做出的一种贡献。他们设计了利用麻油为原料,将它的分解产物——癸二酸正辛醇,缩合成为分子量近450、蒸气压极低的油状,符合高真空油的要求,经该委员会审查论文及分析样品后,评得一等奖,并发予奖金。这件事又一次坚定了他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信心。

教学工作

胡秉方自1948年以来,坚持授课直至1987年离休。他一贯认为基础课的教学,更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不赞成那种把研究生课程看成高于本科生的专业课、专业课又高于基础课的观点。他一贯不赞成那种在讲授有机化学时只靠一支粉笔的纯抽象理论的满堂灌。他认为有机化学是论述有机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应该尽量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并用演示来增强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他对年轻的同事说:“即使是讲过的课程,也要充分准备,还要经常吸收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不断充实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他在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时说:“研究生对所进入的学科领域的前沿来说,是陌生的,要熟悉它,深入地钻进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付出巨大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对导师来说,尽管他对这个领域并不陌生,但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中深入到的具体问题来说,往往也是新问题,甚至是疑难问题。无疑,导师也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此,他在每个研究生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教学成果

胡秉方以同时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努力方向,以培养的博士生的质量并不低于在国外培养的博士生的水平为奋斗目标。他与5位博士生合作共发表了14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于国外著名的专业刊物上,2项专利(有一项已作技术转让),有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农药学会年会,北京市农药学会,论文答辩委员会),有2位博士生的论文分别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有一位博士生由于他的论文受到布朗(褐色)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赏识而在100多位博士后研究者申请中被选中。

研究成果

自1951起至1961年,胡秉方陆续地进行了关于有机磷、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包括新类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与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其中第一件事是Schiemann反应的改进。利用Schiemann反应是制取芳香族氟化合物的经典方法,但它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即当芳香环上存在硝基、羧基时,其氟硼酸盐在受热分解时,分解猛烈,产物收率往往很低,有时是爆炸性分解,以致一无所得。胡秉方与叶秀林等改用氟硼酸亚铜盐、铜粉,或活性炭作为分解时的催化剂,在溶剂中,室温时分解,反应可以平稳地进行,收率明显提高。后来,匈牙利的福多(Fodor)院士在来信中肯定了这个改进方法的意义。

论文著作

在1956-1961年间,胡秉方共发表了关于有机磷、硫化合物的研究论文7篇,除了在《中国科学》刊登一篇外,其他都发表在《化学学报》上。这部分工作大都是结合对硫磷生产路线及探索新农药的基础性研究。胡秉方与陈万义证明了在氯化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成为氯代磷氯过程中的中间体为(Ⅰ),这对阐明氯化反应过程颇为重要。另外,发现了二硫代磷酸O,O-二乙酯乙基汞盐(Ⅱ)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虫脒性能和杀菌性能,它的杀虫效力与γ-666相近,而其杀菌能力则略高于当时著名的杀菌剂氯化乙基汞(西力生)。上述这些学术上的成就,大多被总结、收录在豪本—魏耳(Houben-Weyl)的《有机化学方法》(1960 年)及科索莱波夫(Kosolapoff)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化学》(1961 年)两本著作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