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树 :复旦大学副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8

胡裕树,男,1918年7月生,笔名胡附,教授,绩溪县人。194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上海市语文学会第五届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汉语语法,特别是对词类划分和句法分析有研究。著有《数词和量词》,合著有《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主编高等学校教材《现代汉语》、华侨教材《今日汉语》,作品入选《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

人物介绍

胡裕树(1918年7月24日—2001年11月22日),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任过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修辞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等职。《辞海》编委兼语言文字分科主编,《汉语大词典》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兼语法修辞分支主编。曾应邀去日本大阪访问,在大阪大学关西大学等校讲学,并访问了大阪外国语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等校。

研究方向

胡裕树教授在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等方面著述甚丰,成就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出版《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等学术专著10余部(含合作);主编教材、大中型辞书等10多种;参加标校、整理古籍《旧唐书》《旧五代史》《五代会要》20余册;已公开发表论文、序文160余篇(含合作,另有10多篇尚未刊出);主持过国家“七五”动词研究等重点项目。他发展了广义形态学说,倡导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学界影响深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不断修订,印数达150多万册,荣获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76-1982)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在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了繁体字本,在韩国有朝鲜语译本。主编的《今日汉语》荣获上海市优秀图书(1985-1988)二等奖。主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86-1993)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文(与范晓合作)于1995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所开课程

胡裕树教授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50余年,先后给中文系、外文系和新闻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大一国文”“理论文”“语法修辞”“写作实习”“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学”“汉语词类”“汉语语法学史”(包括研究生)、“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词法”(包括研究生)、“汉语句法”(包括研究生),此外,还给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语法名著选读”“语言学名著选读”等。直接指导的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名,直接指导的进修教师和国内外的访问学者27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