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人体骨骼

更新时间:2023-09-06 08:59

脊柱(vertebral column),位于躯干后部中央,构成人体中轴,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由椎骨借助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结所构成。椎骨可分为颈、胸、腰、骨和尾5段。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厘米,女性的略短,约60厘米。从前面观察脊柱,自第2颈椎到第3腰椎的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从后面观察脊柱,可见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脊柱有支持体重,承托颅,容纳和保护脊髓、神经根及被膜,参与构成胸廓、腹盆腔后壁及运动等功能。

脊柱常见疾病有椎间盘突、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裂、脊椎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

形态结构

形态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厘米,女性的略短,约60厘米。其长度可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静卧比站立时可长出2-3厘米,主要由于站立时椎间盘被压缩所致。椎间盘的总厚度约为脊柱全长的1/4。老年可因椎间盘胶原蛋白成分改变而变薄,骨质疏松症而致椎体加宽而高度减小,以及脊柱肌肉动力学下降致胸曲和颈曲的凸度增加,这此变化都直接导致老年脊柱的长度减小。

脊柱前面观

从前面观察脊柱,自第2颈椎到第3腰椎的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自骶骨耳状面以下,由于重力经髂骨传到下肢骨,椎体已无承重意义,体积也逐渐缩小。从前面观察脊柱,正常人的脊柱有轻度侧屈,惯用右手的人,脊柱上部略凸向右侧,下部则代偿性地略凸向左侧。

脊柱后面观

从后面观察脊柱,可见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颈椎棘突短而末端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脊柱侧面观

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胸曲和骶曲在胚胎时已形成,胚胎是在全身屈曲状态下发育。婴儿出生后的开始抬头、坐起及直立行走对颈曲和腰曲的改变产生明显影响。也有认为凸向前方的颈曲在胚胎时也已显现,这是胚胎伸头动作肌肉发育的结果。脊柱的每一个弯曲都有它的功能意义: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稳固的直立姿势:而胸曲和骶曲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结构

脊柱由椎骨借助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结所构成。椎骨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1块尾骨

椎骨

椎骨(vertebrae)由前方短圆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vertebral body),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松质,表面的密质较薄,上下面粗糙,借椎间盘与邻近椎骨相接。椎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 foramen)。各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vertebral canal)。

椎弓(vertebral arch),为弓形骨板,其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根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两侧椎弓板于中线会合。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即棘突(spinous process)1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到;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对,伸向两侧,棘突和横突都是肌和韧带的附着处;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2对,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胸椎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椎体自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其失径较横径略长,上部胸椎体近似颈椎,下部则近似腰椎。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处,有半圆形浅凹,称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在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关节面则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第1胸椎棘突粗大并水平向后,椎体有圆形的全肋凹和一半圆形的下肋凹。第9胸椎可能存在下半肋凹缺如,第10胸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

颈椎

颈椎(cervical vertebrae),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上突起称椎体钩(uncus corporis vertebrae)。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如椎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的症状和体征。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有椎动脉(穿1~6横突孔)和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有明显的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可暂时止血。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atlas),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dental fovea),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连接前后两弓,上面各有一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后弓较长,上面可见横行的椎动脉沟,有椎动脉通过。

第2颈椎又名枢椎(axis),椎体向上伸出齿突(dens),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prominent vertebra)棘突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腰椎

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乳突。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

骶骨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形,呈三角形。底向上,尖朝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promontory)。盆面中部可见四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处为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sacral cormu),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骶粗隆。骶骨参与构成骨盆后壁,上连第五腰椎,下接尾骨

尾骨

尾骨(coccyx),由3~4块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游离为尾骨尖。跌倒或撞击可能导致尾骨骨折。

椎骨的常见变异,椎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出现变异。如两侧椎弓后端融合不全,则形成脊柱裂,常见于腰骶部。较轻者为脊椎隐裂,常出现腰痛,重者则脊膜、甚至脊髓和马尾经此膨出。椎骨的数目也可发生变异,如第1骶椎不与其他骶椎融合,而成第6腰椎,则称骶椎腰化;反之如第5腰椎与骶骨融合,则称腰椎骶化。

椎管及其内容物

1.椎管(vertebral canal),由贯通各椎骨的椎孔和骨的管连成,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管裂孔而终。其内容物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椎管是一骨纤维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段称骶管(canal sacral),为骨性管道。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脊髓(spinal cord)在椎管内并非纵贯全长,其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干的延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向下以终丝附于尾骨背面。脊髓表面包被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各层被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由外向内组成硬膜外隙、硬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

脊柱的连结

方式包括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既有椎体间的连结又有椎弓间的连结。重要的连结结构有以下几种。

椎体间的连结

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相连。

1.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s),位于相邻两椎体间,共23个。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构成。上、下软骨板紧贴于椎体上、下面;纤维环为围绕于髓核周围的纤维软骨,其前份较厚,后外侧份较薄:髓核呈胶状,位于纤维环中央偏后。椎间盘富有弹性,可缓冲外力对脊柱和颅的震荡。随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易发生退行性变,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称椎间盘脱出症,其中以第4~5腰椎间和第5腰椎与第1椎间最多见。

2.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是骶椎体前面延伸的一束坚固的纤维束,宽而坚韧,上自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椎椎体。其纵行的纤维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3.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面,窄而坚韧。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椎体的覆膜相续,下达骶骨。与椎间盘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紧密连结,而与椎体结合较为疏松,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椎弓间的连结

包括椎弓板、棘突、横突间的韧带连结和上、下关节突间的滑膜关节连结。

2.钩椎关节(uncovertebral joints),又称Luschka关节,由第3~7颈椎的体上面侧缘样突起的椎体钩uncus ofvertebral body与上位椎体下面侧缘斜坡样的唇缘构成。

1.黄韧带(ligament flava),又称弓间韧带,是连于相邻两椎弓间的节段性的弹性结缔组织,参与构成椎管的后外侧壁。黄韧带可防止脊柱过度前屈。随着年龄的增长,该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导致椎管狭窄,使脊神经根受压,尤以腰段多见,引起腰腿痛。

2.棘间韧带(interspinal ligament),连结相邻棘突间的薄层纤维,附于棘突根部到棘突尖。向前

与黄韧带、向后与棘上韧带相移行。

3.棘上韧带和项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 and ligamentum nuchae),棘上韧带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的纵行韧带,前方与棘间韧带相融合,都有限制脊柱前屈的作用。而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项韧带常被认为与棘上韧带和颈椎棘突间韧带同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达第7颈椎突并续于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附着的双层致密弹性纤维隔。

4.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 ligament),位于相邻椎骨横突间的纤维索,部分与横突间肌混合。

5.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eal joint),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属平面关节,只能作轻微滑动。

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1.寰枕关节(atantooccipital jint),为两侧枕髁与寰椎侧块的上关节凹构成的联合关节,属双轴性椭圆关节。两侧关节同时活动,可使头作俯仰和侧屈运动。关节囊和寰枕前、后膜连结。寰枕前膜(anterior atlantooccipital membrane)是前纵韧带的最上部分,连结枕骨大孔前缘与寰椎前弓上缘之间。寰枕后膜(posterior atlantooccipital membrane)位于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之间。

2.枢关节(atlantoaxial joint),包括3个滑膜关节,2个在寰椎侧块,1个在正中复合体,分别称为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由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寰枢正中关节,由齿突与寰椎前弓后方的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构成。

位置与毗邻

位置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毗邻

脊柱区域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肌层等软组织结构。

1.皮肤,脊柱区皮肤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皮脂腺,是皮脂腺囊肿和肿的好发部位。

2.浅筋膜,背部的浅筋膜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浅筋膜相延续,但致密而厚实,含有较多脂肪,并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的浅筋膜含纤维较多,故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可分两层,其间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3.深筋膜

脊柱区的深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薄弱,覆盖在斜方肌背阔肌表面。深层很发达,在项区的为项筋膜(nuchalfascia)。骶尾区的深筋膜与骶骨背面的骨膜相附着。第12肋与髂嵴之间的深筋膜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被称为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4.肌层,脊柱区的肌可分为浅层肌,中层肌和深层肌。

(1)斜方肌

斜方肌(trapezius),为浅层肌,是位于项区和胸背区上部宽大的扁肌,由副神经支配。肌的血供丰富,主要来自颈浅动脉和肩脾背动脉,其次来自枕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该肌可作为肌瓣或者肌皮瓣进行移植。

(2)背阔肌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为浅层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以及腰动脉的分支,以肩线为界,其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在临床上,该肌可以胸背动脉为蒂,做成转移或游离肌瓣或者肌皮瓣。

(3)竖脊肌

竖脊肌(erector spinae),为深层肌,位于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脊柱区深筋膜的深面,是背深肌中最长、最粗大的肌,以腰部和下胸部最为明显,由脊神经后支呈节段性支配。依照肌纤维的位置和起止点,坚脊肌可分为外侧的骼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和内侧的棘肌。

(4)其他背肌及相关局部结构

背部还有浅层的腹外斜肌后部,中层的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及深层的夹肌、横突棘肌等。

血管淋巴与神经

神经

神经的构成分部及纤维分布

脊神经(spinal nerves)为连接于髓的周围神经部分共31对。每对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组成。前根连于髓前外侧沟,由运动性神经根丝构成;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由感觉性神经根丝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一条脊神经,由此成为既含感觉纤维又含运动纤维的混合神经。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其中含有假单极感觉神经元

脊神经根分两段,走行于硬脊膜囊内的一段称蛛网膜下隙段,走行于硬脊膜外的一段称硬膜外段。脊神经根的硬膜外段较短,穿经椎间孔处最易受压。椎间孔的上、下壁为椎弓根的下、上切迹,前壁为椎间盘和椎体,后壁是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因此,椎间盘向后外侧脱出、黄韧带肥厚和椎体边缘及关节突骨质增生,是压迫脊神经根的最常见原因。

根据脊神经与脊髓的连接关系,可将其分为5部分,分别为颈神经(cervical nerves)12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12对,腰神经(lumbar 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5对,尾神经(coccygeal nerves)1对。

所有脊神经都经同序数锥体上方或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或骶管,形成特定的位置关系。第1颈神经在寰锥与枕骨之间的间隙离开椎管,第2~7颈神经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则在第7颈椎下方的间孔出椎管,所有胸神经和腰神经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1~4骶神经从同序数的骶前孔和骶后孔出骶管,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

不同部位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的走行方向和走行距离有明显差别。颈神经根最短,行程近于水平,胸神经根较长,斜向外下走行;腰神经根最长,几近垂直下行,在无脊髓的椎管内形成了马尾(cauda equina)。由脊神经前、后根合成的脊神经干均在椎间孔处穿出椎管,因此,该部位的损伤和病变都可能累及脊神经,导致感觉和运动障碍。在椎间孔处,脊神经有如下重要毗邻:其前方为椎体及椎间盘,后方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上方是上位椎弓的椎下切迹,下方是下位椎弓的椎上切迹。另外,尚有伴随脊神经一起走行的脊髓动、静脉的分支及属支和脊神经的脊膜支进出椎间孔。

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由躯体神经纤维和内脏神经纤维合成,而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因此,脊神经实际含有4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人脊髓,周围突则组成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腿和关节等身体部位,将皮肤浅感觉(痛、温觉和触觉)以及肌、腱和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和位置觉)信号传人中枢。

2.内脏传入纤维

也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组成后根进人脊髓,周围突则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受器,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3.躯体运动纤维

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所构成,分布于躯干和肢体的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髓12个节段和腰髓1-3节段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中枢)以及骶髓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该处神经元的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效应器,支配心肌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

神经的分支

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这些分支包括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前支(anterior branch)

是脊神经干发出的最粗大分支,为混合性神经支。前支与其他分支相比,神经纤维的含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主要涉及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人类胸神经前支仍然保持进化早期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的特点,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在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前,相邻前支相互交织成神经从,并重新编织成新的神经干。除12对胸神经外,其余脊神经前支共形成4个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由这些神经从发出神经分支分布于身体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2.后支(posterior branch)

是脊神经发出的一系列向躯干背面走行,分布于项部、背部和腰骶部的分支,亦为混合性神经支。后支较前支细小,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骶神经后支则经由骶后孔行至臀区。大部分脊神经后支均可分为肌支和皮支两大类,前者分布于项、背、腰、骶和臀部的深层肌,后者则分布于枕、项、背、腰、骶和臀部的皮肤。脊神经后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特点。

某些脊神经后支形成较粗大的神经干,分布范围较大,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第1颈神经后支又称枕下神经(suboccipital nerve),该支直径粗大,在寰椎后弓上方与椎动脉下方之间穿行,支配椎枕肌。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称为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erve),该支穿斜方肌腱膜到达皮下,分布于枕、项部皮肤。第3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称为第3枕神经(third occipital nerve),该支也穿过斜方肌至皮下,分布于枕部下方皮肤。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粗大,分布于臀上部皮肤,称为臀上皮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s)。第1~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域,称为臀中皮神经(middlegluteralnerves)。

3.交通支(communication branch)

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可分为两类:白交通支由发自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其纤维成分属于内脏运动纤维,为源于脊髓灰质侧角多极神经元的节前神经纤维;灰交通支为发自交感干的无髓神经纤维,由起于交感干的节后神经纤维构成。

4.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

为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发出的一条返回椎管内的细支。该支返回椎管后,迅速分为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每条脊膜支均接受来自邻近灰交通支或胸交感神经节的分支。上3对颈神经脊膜支的升支较大,可至颅后窝,分布于硬脑膜。

血管

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即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椎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动脉(anterior spinal artery)和脊髓后动脉(posterior spinal artery),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颈、胸和腰部动脉发出的节段性动脉分支的补充,以保障脊髓足够的血液供应。

左,右脊髓前动脉在延髓腹侧合成一干,沿前正中裂下行至脊髓末端。脊髓前动脉行至第5颈椎下方,开始有来自节段性动脉分支的补充血液供应。

脊髓后动脉自椎动脉发出后,绕延髓两侧向后走行,沿脊神经后根两侧下行,直至脊髓末,一般在第5颈节的下方开始有节段性动脉补充供应血液。

脊髓前、后动脉之间借环绕脊髓表面的吻合支互相交通,形成动脉冠,由动脉冠再发分支进人脊髓内部。脊髓前动脉的分支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侧索。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则分布于脊后角的其余部分、后索和侧索后部。

由于脊髓动脉的来源不同,有些节段因两个来源的动脉吻合薄弱,血液供应不够充分,容易使脊髓因缺血而损伤,称为危险区。如第1~4胸节(特别是第4胸节)和第1腰节的腹侧面。

脊髓的静脉

脊髓的静脉较动脉多而粗,收集脊髓内的小静脉,最后汇集成脊髓前、后静脉,通过前、后根静脉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淋巴

脊髓的硬脊膜为致密的纤维组织膜,硬脊膜套在脊髓周围,形成硬(脊)膜囊。硬膜囊与椎管壁之间存在着一个间隙,为硬膜外腔,其中充满脂肪组织、静脉丛和淋巴管。脊膜间隙包括硬膜外腔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等,硬脊膜囊与椎骨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间隙,称硬脊膜外间隙(腔),内含淋巴管。

生理功能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支持和保护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椎前左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髓关节额状轴平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脑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在剧烈运动或跳跃时,可防止颅骨、大脑受损伤,脊柱与肋、胸骨和骨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

运动功能

脊柱具有很大的运动功能,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相关疾病

椎间盘突出症

病理病因椎间盘突出是在髓核和纤维环变性的基础上,髓核经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的病理状态。多见于30~50岁男性,好发于腰4~5椎间盘、腰5骶1椎间盘及下颈椎诸椎间盘。主要症状为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症状,反复腰痛和一侧坐骨神经通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椎间盘突主要依靠CT或MRI检查,可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形态、程度及硬膜囊受压情况。

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导致椎管有效容积减少而引起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在50~60岁出现症状。椎管狭窄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和混合性三种,以获得性最常见。先天性者如软骨发育不全症、黏多糖病以及不伴有其他骨骼发育异常的特发性狭窄。获得性者系各种原因如退行性变、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椎骨肥大增生和软组织增厚所致,以退行性变导致最多见。混合性椎管狭窄是在先天性异常基础上并有获得性疾患所致。该疾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呈进行性,男性多于女性。依据狭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椎管形态及大小、椎体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和(或)钙化、椎间关节退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以及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移位等表现,不难作出诊。

脊柱肿瘤

常见为骨髓瘤和脊索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肿瘤,恶性浆细胞异常增殖,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生成。好发于40岁以上,以50-70岁最常见,男性多于女性。骨髓瘤主要发生于富含红骨髓的骨内,以中轴骨多见,如椎骨、颅骨、骨盆等。病变初期可局限在髓腔内,骨外形正常,后期可破坏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依据瘤细胞种类可分为浆细胞型和网状细胞型,有时两型混合存在。也可依据是否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临床表现为轻度短暂的疼痛,白天较重,负重或活动后加重,常出现不适、疲劳、体重减轻、发热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高血钙、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尿中可见本周蛋白。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发育过程中脊索的残余组织。该肿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4%,占恶性骨肿瘤的1%。脊索瘤生长缓慢,发生于脊索异常残留的部位从颅底至尾骨,但不发生于椎间盘,最常见于尾区、斜坡、第2颈椎,其中尾部约占1/2。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及压痛。发生在骨者可压迫膀胱、直肠引起二便困难或失禁,可有部包块。

脊柱裂

脊柱裂可分为完全性脊柱裂和部分性脊柱裂两种类型。完全性脊柱裂是广泛的、完全的神经管融合缺陷,常伴有严重的先天性颅裂,多为死胎,临床意义不大。部分性脊柱裂可发生在脊柱轴线的任何部位,以骶尾部较多,颈部次之,在部分性脊柱裂中,只有椎管的骨性缺损而无椎管内容物膨出者称为隐性脊柱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应争取在生后13个月内实施。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症包括功能性侧弯和结构性侧弯两类。功能性侧弯不是真正的侧弯,只是在姿势不正确、腿有长短差异、坐骨神经痛等情况下出现,一且病因去除,侧弯就消失。结构性侧弯是真正的侧弯,是脊柱弯曲和椎体楔形变、扭曲同时存在,不能自然治愈,需要进行治疗。

结构性侧弯原因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前者包括先天性、神经病变、肌肉病变、神经纤维瘤病结缔组织病(马方综合征)等病因。后者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占脊柱侧弯的70%。特发性脊柱侧弯中,青春期侧弯最多,尤其是女孩(男孩的8倍)。该疾病身体的特征是两侧肩膀不一样高,肩胛骨不一样高,身体的腋线、腰线不对称,一侧肋骨隆起。

对于有显著骨骼生长的患者,可以考虑支具或脊柱矫形器。虽然支具不太可能永久纠正侧弯,但它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当侧弯超过25°时,就应该使用支具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典型病例X线表现骶髂和脊柱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该疾病为常见风湿性疾病之一,在中国患病率约为0.25%。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1,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以20~30岁为高峰。16岁以前发病者称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45~50岁以后发病者称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

迄今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一般认为病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治疗原则首先是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其次是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体育治疗、物理治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

社会问题

2018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中老年人群97%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问题,呈逐年递增且年轻化趋势。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提醒,随着年龄增长,脊柱韧带容易骨化,椎管出现狭窄、骨质增生等,导致中老年人颈椎病、腰椎病高发,患者一般等到疾病加重后才来就诊,使得很多患者不得不面临手术。

2019年,在全中国范围内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发放儿童脊柱健康筛查表,筛查共覆盖全国各地共上万名孩子。据调研数据显示,3-14岁的儿童中久坐易疲劳的占到14.15%,站姿不规范占到3.41%,书写姿势不规范占到22.93%,坐姿不规范占到13.66%,这些不良习惯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脊柱发育。调研中,8%的孩子发现了脊柱健康问题。可见,儿童脊柱健康亟待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内科专家王天天医生建议家长们要对孩子进行定期的脊柱健康问题筛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过去,脊柱手术的成败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随着医疗设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脊柱微创手术已日趋成熟并渐成趋势。在中国脊柱外科医师的努力下,脊柱微创技术发展很快,患者以普遍接受。“微创”日益成为外科主流技术,“精准化”和“微创化”是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