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蕨属 :水龙骨目鳞毛蕨科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4

舌蕨属(学名:Elaphoglossum)是鳞毛蕨科下的一个属,化石植物。化石中除叶子外,尚有一些保存得好的生殖组织,可能是容纳种子的结构。舌蕨是舌蕨植物区系中的主要植物。

舌蕨植物区系还包括几个发现于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和南美晚古生代岩石的有亲缘关系的属,如Lidgettonia属和无脉舌蕨属。自1824年发现后,一直被认为是蕨类植物门,后归入裸子植物;或认为与被子植物门的祖先类型近缘。

形态特征

附生,偶为土生,中型或小型,很少为大型。根状茎直立或斜升,或为短而横走,很少为长且纤细而横走的,有网状中柱,维管束少数,无厚壁细胞束,被鳞片。叶簇生或近生,少为远生或疏生,二形;叶柄与膨大的叶足间有关节相连或无明显的关节;单叶,全缘,有时具软骨质狭边;能育叶通常较狭,有较长的柄;叶脉明显或不甚明显,小脉通常分叉,斜出,通直,平行,一般分离,偶有顶端相连。叶硬革质,有时质较薄,多少被小鳞片或近光滑。孢子囊群为卤蕨型,孢子囊沿侧脉着生,成熟时满布于能育叶的下面,不具隔丝;孢子囊的环带约由12个增厚细胞组成。孢子椭圆形,具周壁,形成多少不等的褶皱,上具不很清楚的小刺或颗粒,外壁较薄,表面光滑。染色体x=41。不敷出。

分布范围

原产西非圣赫勒拿岛,遍布热带各地。约400-500种,产于热带及南温带地区,主产于美洲 (约300种),尤以南美安第斯山脉最为丰富,其余产东半球热带地区,主要产于马达加斯加中原地区约有8种。

分类历史

舌蕨属为真蕨类中种类比较多且较复杂的属,一百多年来虽然有众多学者(Fee (1845、1852) 、Moore (1857-62) 、Diels (1899) 、Christ (1899) 、Christensen (1938)、Holtturn(1947)、Spome(1975)、Mickel &Atehoptuag(1980))对它进行过研究,但对属下分类等级的看法仍然分歧极大。Schelpe(1969,非洲)、Alston(1956,美洲)、Holttum(1978,马来西亚)和Sledge(1967,印度)对一些地区的舌蕨研究做了一些工作,但均为区域性研究,迄今对全世界的舌蕨属种类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下级种群

约400-500种,产于热带及南温带地区,主产于美洲 (约300种) ,尤以南美安第斯山脉最为丰富,其余产东半球热带地区,主要产于马达加斯加。我国约有8种。 中原地区6种:浙江省1种,温州市也有。

1.爪哇舌蕨 Elaphoglossum angulatum (Bl.) Moore

2.南海舌蕨 Elaphoglossum callifolium (Bl.) Moore

3.舌蕨 Elaphoglossum conforme (S.W.) Schott

4.吕宋舌蕨 Elaphoglossum luzonicum Cop.

5.琼崖舌蕨 Elaphoglossum mcclurei Ching

6.圆叶舌蕨 Elaphoglossum sinii C. Chr. ex Wu

7.华南舌蕨 Elaphoglossum yoshinagae (Yatabe) Makino

8.云南舌蕨 Elaphoglossum yunnanense (Bak.) C. Chr.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